農戶小額信貸保險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23 03:42:00
導語:農戶小額信貸保險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以來,寧夏各保險公司與農信社、農行等金融機構聯合開辦了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即農戶小額信貸保險(以下簡稱小額信貸保險),為農村金融機構引入保險機制,防范和降低信貸風險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一、基本情況
(一)銷售規模
小額信貸保險是專門針對在金融機構辦理短期貸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傷害身故的風險而量身定做的險種,既保證了銀行貸款順利收回,同時也為借款人一旦發生的人身意外提供了保險保障,開辦以來業務規模逐年擴大。寧夏目前8家保險主體中有5家開辦了小額信貸保險,其中壽險公司1家,產險公司4家。國壽寧夏分公司于2004年最早開辦,人保財險寧夏分公司則從2007年才剛涉足這項業務。2006年各公司保費收入共計480.91萬元,保險金額為13.97億元,共承保47549人次;發生賠案70筆,賠款支出87.9萬元。
從寧夏歷年開辦以來的數據看,開展小額信貸保險業務的公司數量和銷售規模逐年增長,但保費集中度較高,國壽、平安產險兩家分公司的市場份額在96%以上。
(二)銷售方式
目前各公司主要合作對象均為農村信用社和農業銀行,因此投保人主要為辦理小額信貸的農村居民。為便于金融機構銷售,各公司都制作了卡折式保單,保費由上述機構代為收取,并轉賬支付給保險公司。各公司賬面上支付給機構的手續費比例一般在8%-30%之間,多數控制在10%左右。
因強制投保屬違法違規行為,各保險公司和農村金融機構一般不會明確強制投保。但銀行出于增加中介業務收入和規避貸款風險的考慮,會積極引導貸款人投保小額信貸保險。到目前為止,保監局未收到有關強制投保的投訴。
(三)產品情況
在寧夏開辦小額信貸保險業務的5家公司中有3家使用專門的借款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產品,2家使用普通意外險產品,但受益人指定為農村信用社或農業銀行。
(四)承保和理賠情況
1、小額信貸保險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小額信貸保險的投保人是被保險人本人或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的其他人;被保險人為具備貸款條件并向金融機構申請并獲得貸款的個人;第一受益人為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數人為身故保險金的第二受益人,其中第一受益人是不可變更的。
2、保險金額情況。多數保險公司的小額信貸保險條款約定保險金額由雙方協商確定,一般不低于投保時的貸款余額。部分公司的條款確定了保險金額的上限。
3、賠款方式。如發生保險事故,保險賠款通常的操作方式是: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第二受益人(或合同中約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三方協商理賠事宜,如無異議,保險公司在保險金額以內,先將未償還的貸款額直接支付給金融機構,如保險金額高于未償還的貸款額,則將超過部分直接支付給第二受益人。
二、小額信貸保險業務發揮的積極作用
農戶小額信貸保險屬于典型的保障類產品,盡管保費低廉,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卻不容忽視,不僅可以達到借款農戶、農村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三方共贏的目的,更是在服務“三農”和創新銀保合作模式方面探索了一條新路子。
(一)實現了借款農戶、農村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的共贏
首先,借款農戶一般都是家庭的支柱,因此一旦遭受意外,對其家庭的打擊是致命的。而辦理了小額信貸保險后,借款農戶只需花不多的錢就能獲得數萬元的保障,大大減少了借款農戶因意外致貧的可能,借款農戶及其家屬的后顧之憂得以解除,他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第二,農村金融機構的小額貸款大部分是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或農戶聯保貸款,通常如果貸款主體發生意外,則所借貸款極難追回,易成呆賬。小額信貸保險可以幫助農信社等金融機構有效轉嫁貸款風險,解決了因借款人意外身故或傷殘后帶來的無力償還債務、形成不良貸款的問題,提高了貸款安全系數,從而有效防范信貸風險。同時依法獲得了手續費,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有效提升了經營效益和質量。第三,對保險公司而言,小額信貸保險賠付率較低,是典型的效益型險種。保險公司在擴大保險服務領域、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保費收入。
(二)探索了保險業服務三農的切入點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保險的本質和功能,決定了保險業應該而且可以在服務“三農”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保險意識較差,如何在開發之初就精心培育好“三農”市場至關重要。要讓農民真正信任保險、放心買保險,最關鍵的就是要滿足農民的真實需求,讓農民真正體會到保險的作用。小額信貸保險這種費率較低而保障較高的險種無疑能夠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三、潛在風險
(一)強制投保風險
雖然目前保監局尚未收到關于強制投保小額信貸保險的投訴,但是金融機構出于增加中介業務收入和規避風險的考慮,小額信貸保險的意愿比較強烈,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金融機構與貸款人員數量越來越多,積極引導一旦超越尺度,違反自愿原則,將造成強制投保的法律風險。
(二)退保帶來的成本支出風險
小額信貸保險的保險期間一般相當于貸款期間。當借款人提前還款并要求退保時,保險公司已按照保費收入支付給金融機構的手續費可能無法追回,給保險公司成本支出的核算造成不利影響。
四、促進小額信貸保險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一)擴大宣傳,為小額信貸保險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2006年末,寧夏僅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余額就達到71億元,為小額信貸保險業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如按3.5%的平均費率測算,小額信貸保險的市場潛力達2500萬元,可服務25萬借款農戶。小額信貸保險業務的開展,一方面為保障金融安全、服務“三農”、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險公司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經營效益,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效益險種。保險業應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的溝通,宣傳開展小額信貸保險的重要意義,為其在農村金融領域的發展爭取政策支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宣傳典型案例,使農民深入了解小額信貸保險的保障作用;創造條件加強保險公司與金融機構的聯系與溝通,妥善解決小額信貸保險市場存在的問題。
(二)加強指導,確保小額信貸保險市場健康發展
目前小額信貸保險市場的經營比較粗放,競爭手段還停留在降低保險費率、提高手續費等方式。應加強指導,積極引導公司提高經營水平,如督促保險公司要合理確定保險費率和保險金額;引導風險管理水平較高的公司積極參與此項業務;通過行業自律、現場檢查的方式制止違規支付手續費行為等。監管部門還應積極關注小額信貸保險的市場秩序,避免引起新一輪手續費率惡性競爭問題。
(三)深化銀保合作,嚴格控制風險
小額信貸保險業務費率低,保額高,風險的控制是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小額信貸保險開展過程中的強制投保風險,可以引導保險公司按照《關于規范銀行保險業務的通知》(保監發〔2006〕70號)的要求,加強對銀行銷售人員的培訓,提高銷售人員素質,規范產品銷售。對于退保帶來的成本支出風險,可以引導保險公司與銀行進一步加強深層次合作,約定手續費按照已到期保險費數額定期支付。
(四)引導市場主體嘗試開展小額農貸保證保險
在目前小額信貸保險業務操作模式下,銀行、保險公司、借款人(投保人)三者風險與收益不對等。投保人要承擔保險費,但身故賠償的第一受益人為銀行;保險公司既要支付手續費,又要全部承擔保險風險;而銀行既降低了放貸風險,又獲得了可觀的中間收入。此類業務如果采用貸款保證保險的形式開展則更為合理,即由貸款銀行作為投保人,為銀行貸款業務投保,降低貸款風險,銀行自行承擔相應保險費用,保險公司在貸款人無法及時足額還款時承擔保險責任。因此,建議下一步引導產險公司開發包括小額農貸保證保險在內的更多的保證險產品,以滿足小額信貸保險市場反映出來的潛在保險需求,找準信貸與保險業務的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