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稅收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09:31:00

導語:和諧稅收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稅收調研報告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努力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也是做好國稅工作的內在動力。金湖國稅局結合為納稅人服務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索為納稅人提供有效服務的方式和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目標考評先進單位”、“軟環境(行風)建設十佳單位”、“創建‘法治江蘇合格縣’先進集體”。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轉變服務理念以公平構建和諧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要求的首要內容,構建和諧稅收征納關系,要求把依法治稅貫穿稅收工作的始終,為各類經濟主體和全民創業營造一個平等的稅收法治環境,促進征納和諧。

1、轉變“唯收入”觀念,用科學發展營造公平。該局圍繞發展經濟、服務經濟這個大局,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稅收收入與經濟發展的和諧。一是實現稅收收入與經濟規模的協調增長,200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3億元,較上年增長19%;財政收入4.22億元,增長25.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82億元,增長28%。國稅收入也穩步提高,全縣國稅收入21936萬元,比上年增收5808萬元,增長36%,并突破了2億元大關。二是發揮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的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節約利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資源綜合利用,扶持再就業工程,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轉變“唯服務”觀念,用依法治稅營造公平。《征管法》的頒布實施,確定了納稅服務的法律地位。該局樹立“公正的執法是最好的服務”新的服務理念,將納稅服務與依法治稅作為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堅持執法與服務并重,將公正、公平、文明、高效的稅收執法作為對納稅人最根本的服務,不因為強調依法治稅就淡化納稅服務,也不因為改善稅收服務就弱化執法剛性甚至隨意變通政策,做到在優化服務中規范執法,在規范執法中優化服務,實現征稅與納稅的良性互動,執法與服務的有機融合,聚財為國與執法為民的和諧統一,努力為納稅人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完善服務機制以效率構建和諧

納稅服務是促進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和稅務機關依法誠信征稅的基礎性工作,實現征納和諧,關鍵在于稅務部門優化納稅服務。該局在稅收征管活動中,注重方便納稅人,以納稅人滿意為目標,以“便捷、高效、熱情”為服務理念,建立多層次、多渠道、方便快捷的納稅服務平臺,著力構建高效的稅收服務體系。

1、推行政務公開,讓納稅人看得明白。該局圍繞納稅人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運用國稅網站、新聞媒介、公示欄等載體,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所有稅務行政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外,都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例外。同時,統一制作有“服務e站”標識的崗位工作牌、辦稅流程圖、宣傳欄、公告欄、資料架等,以整齊、干練的形象展現在納稅人面前。通過公開稅收政策,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通過公開辦稅流程,提高納稅人辦稅效率;通過欠稅公告,提高納稅人清欠緊迫感;通過公開偷稅案例,提高納稅人納稅遵從度。

2、簡化辦稅環節,讓納稅人辦得快捷。該局依托CTAIS2.0系統,簡化辦稅程序,按照流程化運作模式,合理設置工作崗位,明確規定崗位職責,對納稅人辦稅涉及較多的稅務登記管理、發票購領、發票認證、IC卡報稅、納稅申報等項目,實行所有涉稅事項在一個大廳辦理,同一事項在一個窗口接單、內部運作辦結,并對這些事項作出具體承諾,按時限流轉,限時辦結。征收服務廳的每個窗口都經辦咨詢、受理事務,努力提高納稅人辦稅效率。辦稅服務廳設立值班領導,由分局正副局長輪流值班,為納稅人提供涉稅咨詢、納稅指引,并監督辦稅服務廳人員服務質量。在征收高峰期,辦稅服務廳增設辦稅服務窗口,避免納稅人排長隊等待。真正實現征收服務“一窗式”管理、涉稅事項“一站式”辦結、納稅資料“一戶式”查詢、辦稅過程“一條龍”服務。

3、減少資料報送,讓納稅人跑得輕松。該局認真落實《納稅人財務會計報表報送管理辦法》,切實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清理、簡并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各種報表資料,避免納稅人重復報送,讓納稅人輕松辦稅。同時通過聯合辦理稅務登記,減少了國地稅之間資料的重復報送。

4、優化網絡服務,讓納稅人繳得方便。依托上級國稅網站,該局拓展網上交互的范圍,積極推行遠程申報、網絡認證、稅庫銀聯網,擴大網上辦稅的項目,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金融支付結算工具,實行劃卡轉賬、支票轉賬多種繳款方法,方便納稅人繳納稅款。

三、拓展服務寬度以周到構建和諧

該局結合地方政府開展的“整頓機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活動,把納稅人的滿意度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本著“敞開胸懷聽意見、拉長耳朵聽呼聲、靜下心來找差距、誠心誠意抓整改”的思想,深入納稅人中間,虛心聽取稅收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打造全方位的納稅服務體系。

1、網絡服務,想看就能看到。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立法級次較低,補充規定較多,條例規章變動頻繁,增加了納稅人了解稅法的難度。納稅人了解稅法是遵從稅法的基礎,該局在電視、報刊等媒體宣傳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稅務網絡專業宣傳的主渠道作用,讓納稅人既看到稅收政策、又看到辦稅程序,既看到稅收強制、又看到稅收優惠,即看到稅收知識、又看到會計知識,既看到法規宣傳、又看到政策咨詢,既看到交稅業績、又看到欠稅公告,既看到納稅受獎的光榮、又看到偷稅被罰的可恥,促進納稅人掌握稅法知識、熟悉辦稅業務。

2、電話服務,想聽就能聽到。該局向納稅人廣泛宣傳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同時,還向納稅人公布了政策服務與技術服務兩個電話,在政策咨詢方面,讓納稅人聽到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的解答;在辦稅指南方面,讓納稅人聽到辦理稅務登記、發票購領、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的程序和手續;在投訴監督方面,讓納稅人聽到對服務質量的改進措施及違法違紀的投訴處理;在技術咨詢方面,讓納稅人聽到網上申報及微機使用常見故障的技術支持。

3、窗口服務,想問就能問到。窗口服務是機關作風的一面鏡子,該局做到:有問必答,按照首問責任的要求,首問責任人對納稅咨詢做到“一口清”、“一紙清”;答有熱情,對于納稅人的多次詢問,做到熱情、耐心、不厭其煩,針對詢問者的會計水平和對稅法掌握的程度,作出讓其理解并滿意的答復;答要及時,對于能夠即時準確解答的問題當場答復,不能即時準確解答的問題限時答復,并告知納稅人答復時限;答要準確,提高咨詢答復的規范性,避免納稅人多頭跑、多次跑。

4、辦公服務,想用就能用到。辦稅服務廳是納稅人集中辦理涉稅事宜的重要場所,該局無償提供一些辦稅用品,努力為納稅人創造良好的辦稅環境,使納稅人感受到國稅機關人性化的服務。一是辦稅用品服務,在辦稅服務廳設置多媒體觸摸屏、資料架,放置桌椅、計算機、計算器、筆墨紙張、印泥、復寫紙、宣傳資料、意見箱等;二是休息用品服務,在辦稅服務廳設置書報欄、休息座,放置報刊雜志,提供飲水水、紙杯;三是其他用品服務,在辦稅服務廳配備供納稅人使用的公用電話、供老人使用的老花鏡、供雨天使用的雨傘等。

5、輔導服務,想叫就能叫到。按照總局《納稅服務工作規范(試行)》規定,該局對于設立稅務登記、取得涉稅認定資格的納稅人,及時進行辦稅輔導。對需要納稅服務援助的老年人員、殘疾人員、下崗人員、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納稅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稅收援助,到納稅人生產、經營場所進行辦稅輔導或為其辦理有關涉稅事項。該局把納稅人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作為輔導服務的重點,在開展“稅法解讀日”、“千名稅官進萬戶企業”等活動的基礎上,還將管理員的聯系方式告知納稅人,無論是涉稅政策輔導、還是微機應用輔導,只要納稅人需要,就有稅收管理員或是信息中心技術人員上門輔導服務。

四、挖掘服務深度以實效構建和諧

有效的納稅服務是構建和諧稅收的基本要求,該局在服務的深層次上下工夫,通過行之有效的納稅服務,既促進國稅機關的稅收征管,又促進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

1、從開展微笑服務到滿足實效服務。微笑服務是納稅服務文明的表象,納稅人到國稅機關來的目的是辦稅,所追求的辦稅成功的實際效果。該局一是提高為納稅人服務的素質,通過業務培訓、崗位練兵、能級考試等學習方式,提高稅收業務水平,增強為納稅人服務部的本領;二是增強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努力做到“九個不讓”:不讓上級布置工作在我這里延誤;不讓稅收業務傳遞在我這里中斷;不讓正常辦理事項在我這里積壓;不讓任何差錯在我這里發生;不讓辦稅同志在我這里受到冷落;不讓不良習氣在我這里出現;不讓規章制度執行在我這里受到影響;不讓首問負責制在我這里落空;不讓國稅形象在我這里受到損害。

2、從開展共性宣傳到滿足個性輔導。該局及時了解納稅人所想、所需,突出納稅服務內容的針對性、方法的靈活性,滿足不同納稅人的個性需求。一是滿足其稅收政策輔導,納稅人反映:依法誠信納稅,依法是法律要求、誠信是道德要求,不少稅收違章行為不是道德上的故意行為、而是法律上的無知行為。因此,及時向納稅人宣傳政策,使他們熟悉有關稅收政策,正確計算應納稅額。二是滿足其會計處理輔導,由于稅收處理與會計處理存在差異,稅收政策變動頻繁,有些納稅人需要會計制度及其與稅法的差異的輔導,同時,需要幫助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掌握《會計工作規范》、《企業會計制度》等。三是滿足其辦稅事項輔導,對新辦企業或是新手會計,該局結合稅務登記、發票領購、一般納稅人認定、所得稅匯算清繳等內容滿足個性輔導的要求;對新申請網上申報的納稅人進行網上申報的輔導。

3、從要求納稅如實到滿足用稅知情。和諧稅收的要點是保護納稅人權利,知情權是納稅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納稅人按稅法要求如實履行了納稅義務,得不到權利實現,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導致納稅義務的逃避,對構建和諧征納關系十分不利。該局改變過去多強調納稅人義務、少關注納稅人權利的做法,在一年一度的稅收宣傳月活動和日常的稅收征管活動中,加大對稅款使用的宣傳,讓納稅人知道自己繳納的稅款進行了哪些國家建設與地方建設,滿足了納稅人稅款使用的知情權,讓納稅人感受到自己真正是國家的主人,從而自覺地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提高依法納稅的遵從度。

4、從要求納稅人接受檢查到主動接受納稅人監督。提起稅收上的檢查與監督,人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國稅機關對納稅人的檢查與監督,隨著征納雙方法制意識的提高,納稅人開始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積極關注與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為此,該局強化了行政監督,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將權力運行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環節都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切實保障納稅人對執法過程的監督。一是公開監督內容,推進政務公開,擴大政務公開范圍,梳理行政審批和管理項目,公開審批管理的條件和程序,增強執法透明度。二是暢通監督渠道,加強執法監督制度建設,規范稅務信訪接待行為,設立服務投訴電話和征求意見箱,為納稅人實施監督創造條件,建立以納稅人為核心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三是靈活監督方式,健全稅收管理員向納稅人述職述廉制度、執法監督聯系卡制度,開展“納稅人評議國稅人員”活動,聘請納稅人為稅務執法監督員,完善納稅人對征稅人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