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賄賂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10:45:00

導語:商業賄賂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賄賂調研報告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以排斥競爭對手為目的,為使自己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業務活動中獲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對人及其職員或其人提供或許諾提供某種財物或其他利益,從而實現交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主要手段有:回扣、手續費、禮品和禮金、報銷各種費用等。我們在檢查中發現,許多企業的稅收違法問題,都有商業賄賂的影子存在,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造成不正當競爭,更侵蝕了國家的稅基。

一、商業賄賂在稅收上的表現:

1、商業零售企業發售各類購物卡

許多零售企業為了提升業績,年底均推出了購物卡銷售,即購貨單位先付貨款,商家發放等額的購物卡(或券)。我們在檢查中發現,這些商家在收款、發卡的同時,大部分開具的是普通發票,也有部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開具的貨物名稱大部分為辦公用品。這些購物卡被用于職工福利或用于送禮等,成了商業賄賂的一種形式。從我們對購卡單位的跟蹤調查情況看,這些企業將購買購物卡的這些支出都作為正常的辦公費用在管理費用或經營費用中列支了。不難看出,企業通過購買購物卡,至少將應作為業務招待費或工資、福利支出的費用,演化為了正常的辦公費用,擠占了國家稅收,偷逃了企業所得稅甚至增值稅。

2、生產、銷售廠家為了打進大商場,明扣暗扣并舉

如今大商場所經營的商品,一般分為自營與代聯銷兩類,對黃金、鐘表、化妝品等質量要求高、價值變化不大的商品一般采取自營方式,即自行采購自行銷售方式,庫存歸商場所有;對其他商品如服裝、鞋帽、日用品等價格起伏較大,季節性特征較強的商品則采取代聯銷方式,也就是供應商進場方式,庫存歸供應商所有。對后者,商場一般與供應商簽訂代聯銷協議,雙方根據銷售品種、預計可實現銷售額制訂不同的扣率,即明扣,供應商每月底根據商場提供的進場商品當月銷售金額扣除扣率后的金額向商場開具銷售發票。這種銷售形式占整個零售商場業務量可達70%以上。還有一種就是暗扣,是零售商在進貨扣點以外收取的款項。由于零售商占據強勢地位,不停的在明扣以外以種種理由向供應商索取進場費、廣告費、貨架費等費用,攤派促銷人員工資;供應商為了保持不被踢出場,不僅默認這些費用的存在,而且同類商品的供應商之間彼此不良競爭,使這些暗扣水漲船高。這些暗扣,商場收取時一般不開具正規發票,無形中形成了小金庫,偷逃了國家稅收。而供應商支付的這些暗扣,由于不能在稅前扣除,往往采取虛開一些發票沖賬的辦法,同樣損害了國家利益。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在其他有供銷關系的雙方同樣也存在。

3、保險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隨意提高手續費、傭金比例

隨著保險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呈白熱化。各個保險企業為了保持、擴大市場份額,使用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提高手續費、傭金的比例,而且這些費用的相當部分無法獲得收取方的合法憑證,雙方收付款的真實性難以確認。據知情人反映,為了擴大業務,確有部分傭金、手續費是支付給相關企業的負責人。這種行為涉嫌商業賄賂,同時還偷逃了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等。

4、賬外經營、私設小金庫

近幾年來,稽查部門一直將對賬外賬的檢查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賬外經營、私設小金庫現象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從我們今年對舉報案件的查處情況看,無論是賬外經營的案件個數,還是被查實的小金庫數額,都較以往年度呈增長趨勢。分析這些企業發生上述情況的原因,除了偷稅這個主要目的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些非正常的回扣、費用支出,無法在賬面上支出,便想方設法將一些收入轉移到賬外,以便消化這些支出。這些回扣、支出等往往用來賄賂客戶,打通關節,使偷稅問題與賄賂問題并存,無形之中使國家也承擔了一部分賄賂費用。

5、虛假勞務費支出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除特殊企業外,企業工資實行計稅工資,同時規定計稅人員必須與企業簽訂書面的正式勞動合同或正式的勞動協議,凡不符合計稅人員確定標準的用工人員,應取得“勞務費專用發票”。由此,“勞務費專用發票”被作為合同外用工工資支出的合法憑證被征納雙方所接受。但如今演變的趨勢是:勞務費專用發票上的支付金額,實際并未被運用于勞務工資的支付,而是被運用于許多不能公開支付的賄賂、回扣等的支出。企業用8%-10%不等的稅款,一方面就解決了賄賂、回扣等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就將這些費用合法化,在稅前扣除,從而少交33%的企業所得稅。由此可見,虛開勞務費發票形成的虛假勞務費支出,為商業賄賂提供了便利。

二、稅務部門對商業賄賂行為的一些對策

作為稅務機關,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商業賄賂問題,但可以稅收的角度遏制商業賄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商業賄賂帶來的稅收違法問題

據有關部門計算,僅在全國藥品行業,由于商業賄賂行為,每年侵吞國家資產達約7.72億元,約占全國醫藥行業全年稅收收入的16%。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不能不給我們帶來震驚。因此我們要將整治商業賄賂與稅收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克服商業賄賂整治工作與稅收工作關系不大的錯誤想法,通過稅收杠桿作用,從源頭上遏制商業賄賂的資金來源。

2、規范相關稅收法律、法規,使其與其他法律法規相配套

要從稅務角度遏制商業賄賂并打擊由此造成的稅收違法問題,就必須規范相關稅收法規。最近,有關部門公布了《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根據該辦法:零售商不得強迫供應商無條件銷售返利、不得要求供應商派遣人員到零售商經營場所提供服務,零售商禁止收取合同外的促銷服務費,不得以簽訂合同為由收取或變相收費,不得向使用店內碼的供應商收取超過實際成本的條碼費,在未提供促銷服務時,不得以節慶、店慶、新店開業、重新開業等為由收取促銷服務費等,這些費用可以轉移到扣點中。因此,稅法應明確規定:銷售返利、派遣到零售商場的勞務人員工資、促銷費等,除在正常扣點即合同約定的扣點中反映并在開票金額中反映的以外,不得在稅前扣除;對收取方收取的上述費用,應作為取得供貨方的價格折讓,在進貨成本中抵減,否則作偷稅論處。

3、加強對商業賄賂易發企業或行業的管理及檢查

要將近幾年涉稅大案、要案較多的行業,以及檢察機關等對商業賄賂案的處理較多和社會反響較大的如醫藥行業、商業零售行業、金融保險行業等,作為今后稅收管理及稽查的重點行業或企業,通過日常評估管理或專項檢查的形式,及時發現其中的稅收違法問題,及時進行處理,并通過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及時將查處情況進行公告。

4、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共同治理商業賄賂及由此造成的偷稅違法問題和其他違法問題

我們稅務機關在查處稅收違法問題時,對涉及回扣、返利、小金庫等行為,除按稅收征管法的規定進行嚴懲外,還要加強同公安、檢察機關的合作,對其中涉及商業賄賂問題的,要將有關人或事及時向上述部門移送或通報。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有關部門對商業賄賂案件的查處情況,對涉及稅收違法問題的,要及時介入調查,及時按稅法規定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