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法律素質報告

時間:2022-10-10 02:39:00

導語:領導干部法律素質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法律素質報告

領導干部法律素質的高低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服務人民群眾的水平,也直接關系到領導干部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的轉變。新形勢下,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對于依法執政、科學執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是新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形勢要求

法律素質,是一個人知法、守法、依法辦事能力與水平的綜合體現。領導干部必須懂得法律法規,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并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項事務,這是新的歷史時期對領導干部的必然要求。

第一,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歷史任務,要求領導干部必須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黨和政府歷來強調,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必須學會運用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尤其是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來保障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正常秩序,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成果。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因此,重視法制建設,抓好普法工作,必須列入黨政領導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也自然成為對領導干部的一項客觀要求。

第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依法管理經濟的能力。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基礎。而市場的統一性、開放性、競爭性等特點,客觀上要求以法制為其健康發展作保障。法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條件。市場經濟越發展,要求法制越健全,對經濟運行的決策者、領導者的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

第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發展,要求領導干部具有依法治國、依法管理各項事業的本領。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諸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均有賴于法律的調節和保障。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完善,依法辦事已成為領導干部必須恪守的重要原則。一個健全的法制國家,其各級管理者、領導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否則依法治國、依法管理各項事業就無從談起。

第四,群眾法律意識的普遍增強,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當前“民告官”的現象日益突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增強,有些群眾的法律意識甚至比我們的領導干部還高,而領導干部如果不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勢必影響執政水平和執政效果,終將為歷史、為現實、為群眾、為組織所鄙棄。

二、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質是根治當前違法執政行為的現實需要

中央在法制建設上突出強調了領導干部的普法重點,使各級干部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都明顯增強。但是,當前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人治意識尚未根除。我國封建主義制度延續了兩千多年,多少還對人們民主與法制意識的樹立產生消極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盡管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在逐步發展,但仍然時不時地為人治思想所干擾。因此,在我國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任務仍然十分艱巨。一旦法制教育有所松懈,干部隊伍中重人治、輕法制的封建思想便容易抬頭和滋長。

2、依法行政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長期以來我國的干部習慣于用行政手段處理公務,而對法律手段的運用則比較陌生。改革開放以來,這種狀況雖有較大改變,但仍有一些干部習慣于傳統的行政辦法,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缺乏依法行政和運用法律手段進行管理的本領。

3、由于缺乏法律約束意識而造成的違法違紀現象仍然存在。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有少數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走上了犯罪道路。究其原因,固然主要是由于這些人經受不住腐朽思潮的誘惑和侵蝕,但同時與他們的法律意識不強有關。有法不知、知法不依、依法不嚴的情況并非個別。還有些人頭腦中只有利益驅動,沒有法律約束。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由于缺乏自我法律約束能力,利用手中的權力干出了種種違法亂紀的事情。這在現實生中已經屢見不鮮。

4、執法不嚴、殉私枉法的問題屢屢出現。少數領導干部搞“法錢交易”、“法情交易”,使執法活動受到干擾。有的干部甚至殉私枉法,嚴重敗壞了黨的干部隊伍形象。在某些人情風、關系網嚴重的地方,法律天平“傾斜”,當事人稱打官司為“打關系”,使法律在人們的心中貶值。

三、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質必須在建立依法執政長效機制上下工夫

一是努力增強“兩手抓”的自覺性。“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是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干部必須根據新時期的工作特點,認真學習,深入領會這一工作方針,從思想上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法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質。

二是繼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法律素質,學法是基礎。不可能要求領導干部都來自法律專業院校,因此繼續深化普法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普法工作中,凡是要求群眾學會的,領導干部自己首先要學好。組織人事部門也應向干部提出這方面的要求。領導干部不僅要學法,而且要依法管理,并要在依法治事中強化法制觀念,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依法管理的本領。

三是結合領導干部培訓,強化法制教育。在干部培訓中應當認真組織學習鄧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加大法律課程份量。對干部的法制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個別法律法規的了解上,而應盡可能地讓各級領導干部系統地掌握法學理論,全面了解我國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和行政執法機制,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干部法律素質不高的問題。

四是加強立法和建章立制工作。目前盡管國家和地方立法工作進展很快,但仍有許多空白點和欠完善之處。應當針對領導體制存在的弊端,加強立法和建章立制工作。

五是切實加強執法檢查、監督工作。立法是基礎,執法是關鍵。加大執法檢查、監督力度,以確保領導干部自覺守法,嚴格執法,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六是把法律素質列為選人用人的重要條件。組織部門在選人用人時,把干部的法律素質列入考察內容。對缺乏法律意識、法制觀念不強的干部,小心使用,甚至不能進領導班子。這一點應該作為選拔領導干部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