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不正之風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10:15:00

導語:治理不正之風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治理不正之風調研報告

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是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種消極腐敗現象。如果不堅決、不徹底糾正將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和聲譽,破壞黨群關系,破壞干群關系。所以我們應要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治理方略,從根本上糾正不正之風。筆者以為必須從抓積極因素入手,內啟動力,外增壓力,走糾建并舉之路,從根本上糾正不正之風。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一段時期以來,有的部門和行業對不正之風的認識模糊,或糾風的自覺性差,行動遲緩,沒有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關系看到糾正不正之風的必要性。因此,首先要統一糾風工作思想,提高對糾正工作的認識和自覺性,認識上必須解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關系問題,必須克服輕視和放松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偏向。二是要重視抓行業部門的思想作風建設,正確分析思想上產生不正之風的內在原因。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行業的黨組織及單位領導同志要認真學習中央關于糾風工作的文件、規定,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到糾風工作的重大意義,自覺地將糾風工作納入到部門與行業的重要決策中,將糾風工作與經濟工作一起落實,實行層層建立領導責任制。明確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其他領導按照職責對分管的部門、單位負責。如果由于不認真抓糾風工作,監督失職,致使本部門、本系統出了嚴重腐敗問題,要追究部門領導的責任。

三、堅持不懈地抓好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不斷加強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是糾正不正之風的根本措施,也是解開不正之風盛行的癥結之關鍵。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教育要抓好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使黨員、干部明確我們所進行有一切經濟建設,都是在為實現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指導下進行的,明確改革同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宏偉目標的關系;要把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與當前經濟建設的實際聯系起來,克服無的放矢、空洞說教的偏向,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給黨員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地進行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用銳利的思想武器,從根本上打消產生不正之風的念頭;要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使黨員從生動具體的事例中受到黨性黨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增強抵御不正之風的抗力。

四、深入調查研究。要對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對行業不正之風的易發地作為工作重點來抓,如果抓好了這些地區和單位的行風,即對其他系統其他部門的行風有導向和示范作用,要確立一個“抓龍頭、帶全局”的工作思路將大部門、大行業或將這些行業部門的基層單位為重點,定期召開部門、行業系統糾風工作會議,在會議題中對行風建設進行總結。對不正之風屢發地、糾風不認真的單位,要通過發現問題線索登門調查核實,予以嚴肅處理,達到以一儆百效果,各系統要先管好系統的行風工作,同時積極配合指導基層系統對糾風工作的全行業管理,共同搞好行業作風建設,各地、各部門在直接派調查組深入基層調研外,也應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本地各部門、行業的行業作風狀況向社會進行大型問卷調查,最后統計有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比較、排列;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人士、新聞單位參加考評,對行業不正之風進行逐單位逐項評議,評議后公布行風狀況,并以新聞形式向社會曝光。

五、加大糾風工作力度、樹行業新風典型。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為有效、切實遏制行業部門不正之風,必須制定具體、細化、嚴格的工作制度和一些強硬的有關規定。要求部門和行業對違反制度和規定者,視情節輕重與年終考核,評職稱、聘任、提拔、評先進以及獎金掛鉤;對于疏于管理,查處不力的要追究分管領導的責任、直至主管部門主要領導的責任。要把行業作風作為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各級部門、行業領導政績的重要依據,如有行業不正之風狀況或有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且領導處理不力的;都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