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農村思想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0 01:03:00
導語:新時期農村思想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農村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取得很大成績,廣大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在這樣一個新的時期,不僅要解決好農村面臨的各種經濟、政治、社會問題,而且必須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解決整個農村社會和廣大農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因此,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項奮斗目標的一件關系全局的大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反映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建設是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內容,也是主要保證,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通過對本區域內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調查研究,總體上看取得了長足發展,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多可喜的變化,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逐漸增強。廣大農民正在從傳統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過去依戀家鄉、依賴土地的思想觀念和生存方式正在變化,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使生產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外出務工、出國勞務、經商的農民逐年增加,加之征地搬遷,進入城區后,使一部分農民變成了具有城市居民身份但還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產業工人,并且這種趨勢還在進一步發展擴大。
二是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農村經濟的意識逐漸增強。學科學,信科學,用科學已經成為風氣,科技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科學技術的貢獻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通過科技推廣,發展特種畜牧養殖,不斷翻新養殖新品種,逐年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農民群眾的文明意識逐漸增強,農民的民主意識、參政意識、奉公守法、社會公德意識等都在逐步增強,求真、求善、求知、求富、求美的一些現代觀念,已經被農民普遍接受,注重公共衛生、遵守交通規則等已成為日常生活的行為規范,可以說廣大農民的精神面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巨變。
二、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問題
當前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相比,仍然是一個薄弱的環節,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比,仍有許多不相適應之處。鎮村干部的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工作作風等,與廣大農民群眾“求富、思穩、盼服務”的愿望在某些方面還不吻合,影響了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建設的關系擺不正。有的基層組織在思想工作和經濟工作中一手軟一手硬,布置工作只強調經濟建設,考核工作只重經濟指標,解決問題只靠經濟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將經濟工作和思想工作混在一起,工作不分家,遇到什么抓什么,想起什么干什么。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不適應。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的、具有明顯成效的宣傳陣地,如文化廣場、閱覽室、有線廣播等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正在日益萎縮,即便是有也已經設施陳舊,破爛不堪、利用率低,特別是文化廣播和鄉村電影,幾乎絕跡,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不強。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干部滿足現狀,看家守業意識濃厚,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意識與能力不夠強。對農民所思、所想、所盼知之不深,說不清,道不明,對農村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征地拆遷中的熱點問題,缺乏理性思考,工作上就事論事,照本宣科,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
四是教育與解決各層次思想問題的需求不適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農村農民的階層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農民私營企業家、知識分子、農村管理者等等。他們的思想和以往相比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有些基層組織沒有抓住他們的脈搏,工作滿足于能過得去,能應付,不出亂子,教育內容與農民思想不合拍、不切合實際,理不在點子上,話不在心坎上。
三、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對策
一是注重導向。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帶領農民奔小康相結合,不斷增強滲透力。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同帶領農民奔小康結合起來,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才能取得實效。要通過開展“學科技、用科技、比貢獻”和全民讀書活動,樹立依靠科技搞活農業的觀念。要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把經常性工作與集中下鄉結合起來,推進農村的兩個文明建設。
二是深化認識。進一步明確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地位與作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新型農民的需要。只有不斷提高認識,才能進一步擺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做好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的執政能力,國家的安定團結,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一定要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真正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抓緊抓實。
三是注重服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滿足農民實際需求相結合,不斷增強凝聚力。要多從農民的需要出發,多做雪中送炭,排憂解難的工作。通過廣泛開展創“文明村”、“文明戶”、“文明村民”等活動,教育和引導農民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自覺履行各項義務,維護集體利益。通過開展遵紀守法戶、安全村評選活動,教育和引導農民增強法制觀念,自覺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
四是注重實效。將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農民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增強說服力。廣泛開展以“教育農民、引導農民、服務農民、致富農民”為宗旨的各種活動,既要幫助群眾解決在發展經濟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又要及時掌握群眾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解疑釋惑工作,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五是注重氛圍。將思想政治工作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相結合,不斷增強親和力。依托陣地抓教育,要在農村建立健全基層黨校、黨員活動室、鄉鎮文化中心等教育陣地,充分利用黨報黨刊、板報、圖片、村務公開欄、有線電視、有線廣播等途徑,對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經常性正面教育與灌輸。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老少皆宜的活動,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讓廣大農民廣泛參與其中,寓教于樂。
六是加強調研。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在方法和手段上缺乏系統性,盡管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也不少,但由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經驗交流的多,理論探討的少,造成工作水平整體不高的現狀。要改變這一狀況,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到農村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研,著重研究和解決阻礙思想解放、影響干事創業、干擾科學發展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研究分析,以提高政治工作實踐和理論水平。
總之,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針對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