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黨員老干部報告

時間:2022-10-23 04:13:00

導語:農村老黨員老干部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老黨員老干部報告

一、健全生活保障機制,著力解決農村黨員和老村干部的后顧之憂

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過積極貢獻,針對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生活比較困難的實際,全市上下采取得力措施較好地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一是健全定額生活補貼制度。市委下發了專門文件,對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每人每年一次性補貼1200元;對累計擔任村書記、村主任10年以上,且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生活困難的在職和離任村干部,由各縣(市、區)根據當地實際每年給予定額補貼300元至1200元。二是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多數縣(市、區)制定了有關實施辦法,把累計任職10年以上的現任村書記、村主任列為養老保險對象,保險費由縣(市、區)、鄉鎮財政和個人按一定比例承擔,在男60周歲、女55周歲之后,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大多數鄉鎮也對其他村干部實行了養老保險。三是健全定期走訪慰問制度。每逢重大節日前,各級黨組織堅持走訪慰問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及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并贈送慰問金和慰問品。今年春節前夕,全市各級黨組織共籌資84萬多元,慰問了3079名農村黨員干部。四是健全幫扶服務制度。組織涉農等部門常年為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提供資金籌集、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等服務,扶助農業生產,增加經濟收入,增強發展能力。今年以來,全市農村信用社共提供貸款750多萬元,扶持11785名老黨員和老村干部發展庭院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

二、健全教育管理機制,著力提高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

市委始終把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的教育管理擺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要位置,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強化,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為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村黨組織堅持每兩個月至少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傳達上級文件精神,通報本地經濟形勢,并組織觀看電教片。針對他們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大的特點,市委統一編發了有關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簡明讀本,著重進行黨的基本理論教育,使他們離崗不離黨,始終緊跟形勢,保持進取精神,熱心支持村組工作。二是完善干部聯系制度。全市普遍建立鄉鎮、村兩級黨員干部聯系老黨員和老村干部制度,規定鄉鎮班子成員和現任村干部每人負責聯系3至5名,每季度談心一次以上,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對有情緒、有意見的人員,注重分析具體原因,認真做好教育和疏導工作,防止矛盾積累和激化。三是實行分類管理。全市各村普遍成立了老年協會,并逐步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隸屬村級黨組織管理,由村組分管干部或有較高威信的老黨員、老村干部擔任支書或組長。

三、健全作用發揮機制,著力弘揚農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的先進性

利用農村老黨員、老村干部政治素質高、工作經驗豐富等優勢,積極搭建平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一是開展設崗定責活動,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全市2256個村級黨組織全部開展了設崗定責工作,為老黨員、老村干部設置了參政議政、民意收集、村組事務財務監督、治安維護、老年活動等崗位,共組織13706人上崗履責。二是成立村組民主理事會,發揮參政議政作用。組織他們參與村務管理,對村組經濟發展規劃、財務管理、公益事業、重點項目等重大事宜提出意見、建議,為現任村組干部當好參謀。目前全市共有4925人參加了各類議事協調組織。三是建立政策宣傳和社情民意反饋渠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充分發揮他們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引導群眾與黨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及時向鄉、村反映群眾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協助解決,維護農村穩定。四是實行新老結對,發揮傳幫帶作用。采取“一幫一”、“一幫幾”的方式,組織資歷深、精力足的老村干部、老黨員與新任干部、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結成對子,傳授工作經驗,加強思想教育,促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