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審議意見整改措施報告

時間:2022-11-02 09:13:00

導語:犯罪審議意見整改措施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犯罪審議意見整改措施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

**年5月28日,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副縣長左益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全縣未成年人保護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一是對《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簡稱“兩法”)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二是未保工作的組織機構還不健全,工作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三是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和社會保護還較薄弱,未成年人犯罪、吸毒率呈上升趨勢,急需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針對上述問題,縣政府作了專題研究,并采取措施積極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兩法”宣傳廣度和深度不夠的問題

縣政府將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充分發揮各自職能,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兩法”的宣傳,首先將針對全縣青少年法律知識淡漠,犯罪低齡化明顯的狀況,從編印發放普法材料入手,結合實發案例,組織相關部門編寫通俗易懂的《未成年人法律法規教育讀本》,納入全縣普法內容之一,在全縣掀起學法、用法的熱潮,使相關法律知識普及面不斷擴大。同時,組織有關部門采取舉辦知識講座、理論學習、專題研討、經驗交流等形式,消除社會及群眾對法律的模糊認識,加深對未保工作知識的了解。其次是提高全社會對維權工作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各類宣傳陣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維權青年志愿者和中小學生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宣傳青少年維權的意義、目的和方式,充分引起社會的關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大足新聞周刊》等宣傳工具,開辟專欄,宣傳相關法規、政策,讓廣大群眾了解維權內容;通過召開座談會、邀請法律工作者參與維權活動等,增強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對維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他們履行維權義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二、關于健全機構和工作機制的問題

一是成立組織,健全機構。縣政府已成立“大足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由分管領導任主任,團縣委、公安、司法、教育等單位和部門領導為成員,下設辦公室于團縣委負責未保工作的具體事宜。同時,要求各街鎮鄉成立相應機構,為未保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二是加強協調,部門聯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優勢互補、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縣政府將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同志的講話精神,以“五四”、“六一”、“七一”、“十一”、“成人節”等重要紀念日為契機,及時組織各成員單位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三是強化制度,建立工作機制。首先,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全縣未保委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新舉措,解決新問題,不斷推動工作開展。其次,深化督查制度。定期組織未保委和聯系會議成員單位深入到街鎮鄉、社區、學校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預防青少年犯罪進行現場督查。再次,建立調查研究制度。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為研究未成年人的思想問題和工作決策提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三、關于為保護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問題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縣政府將充分發揮未保委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職能,切實調動社會、學校、家庭各方積極性,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等各種手段,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一)加強家庭保護。積極建立家長學校,采取定期召開家長會等措施,加強學校與家長的協調溝通,幫助和促進家長運用正確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子女,共同擔負起教育未成年學生的責任;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強對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法制教育,使其明確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義務,依法履行監護職責,主動配合學校、司法等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和矯治工作;鼓勵舉報、投訴家庭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對縱容、教唆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家庭要給予批評教育,堅決查處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家庭暴力、虐待、遺棄行為,情節特別嚴重的要追究法律責任,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圍。

(二)加強學校保護。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實施素質教育,減輕未成年學生的課業負擔;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一是完善“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履行農村義務教育的責任,增加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二是加大有關政策落實的督查力度,從**年起,對“普九”鞏固、提高工作進行督查,獎勵先進、鞭策后進。此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下半年將接受市里復查驗收。三是以農村初中為重點,開展爭創“無流失生學校”教育示范鄉鎮活動和城鎮學校與農村貧困地區學校的對口支援活動,繼續實行貧困家庭學生費用減免制度,進一步降低農村初中輟學率。到目前為止,由共青團牽頭實施的“希望工程”籌資58萬多元,救助貧困學生5000余人,援建學校1所;“明德獎學金”資助小學生150名,資助大學新生25名;“春蕾計劃”籌資4萬多元,資助貧困女童140多人;縣教委籌資每年資助不少于1000名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累計慰問天山、高坪、寶頂、回龍、季家、石馬、鐵山等鄉鎮的貧困學生和縣特教校師生萬余人。四是加大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力度,為農村兒童接受教育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目前,已投資815萬元改造農村中小學危房項目8個,建設總規模17326平方米,今年底前全部完工。五是完善流動兒童學籍管理制度,加強流動兒童入學情況的跟蹤管理力度,完善流動兒童的借讀標準、履行手續、審批權限等的管理,切實保障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同時,深入開展校園治安整治工作,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凈化校園環境;加強對廣大教師的法律教育、師德教育,堅決制止侮辱、歧視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發生。將預防犯罪教育作為法制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法制教育活動,并將教育的效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的管理教育,指導教師、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監護人有效地防止、矯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要求各中小學校借鑒推廣“未成年人自護夏令營”等自護教育活動的成功經驗,廣泛開展以未成年學生為對象的“法制講座、自護能力訓練、心理健康咨詢”等活動,提高廣大未成年學生的自護意識和能力,抵御侵害,預防犯罪。

(三)加強司法保護。堅持打擊與預防并重,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一是加大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案件的打擊力度。對于殺害、虐待、拐賣、綁架未成年人,奸淫幼女以及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重大惡性案件,快偵快破,嚴懲不怠。今年以來,已成功破獲數起傷害未成年人案。二是努力做好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和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工作。要求司法機關通過以案釋法、庭校共建、模擬法庭等教育形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使他們懂得違法犯罪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的危害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認真執行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開審理,定罪從嚴,處罰從寬和限制宣傳的各項規定,為保護未成年人的進步成長做出努力。三是努力做好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工作。縣政府將命名設立首批“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站”。各級未保組織也要建立“青少年法律服務所”、“未成年人法律服務站”、“青少年維權熱線”等服務機構,并以此為依托,向未成年人提供優先、優惠、便捷的法律服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社會保護。進一步加強為未成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創造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社會環境。要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為重點,強化未成年人道德品行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增強他們的道德意識、是非觀念和榮辱觀念;進一步改善和加強青少年宮等青少年活動設施建設,為未成年人學習和成長提供更多的陣地;繼續抓好未成年人醫療保健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做好未成年人的醫療和保健服務,確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切實抓好網吧、兒童食品衛生和書店書攤等環境整治工作,清除滋生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土壤。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嚴格各類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重點加強對“三廳一室”的監管力度,對違反《未保法》和《預防犯罪法》規定的非法經營場所、經營項目加強治理和處罰力度,對屢教不改的要堅決取締。繼續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工作,以“創新、發展、探索”為指導思想,從青少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充分發揮各系統、各創建單位的職能優勢,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作出更大的努力。同時,結合“青年文明社區”創建,在社區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通過印發青少年維權聯系卡、建立社區青少年法制學校,逐步實現未成年人在學習、娛樂、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能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五)加強特殊保護。進一步關心殘疾未成年人的成長,切實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嚴厲譴責和制裁歧視、侮辱、虐待殘疾未成年人的行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積極做好棄兒、孤兒、流浪兒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收容、教養和安置工作,加強教育和管理,切實加強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的管教、挽救和轉化工作,深入開展思想道德、法制觀念的教育,促進社會特殊群體健康成長,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