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執法環境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09 11:21:00

導語:工商行政執法環境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行政執法環境調研報告

近幾年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通過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執法環境得到了一定改善,工商行政管理執法工作逐步得到社會各界認同。但是,目前工商系統執法環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了執法工作,降低了執法效能。認真研究、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營造良好執法環境,推進監管職能到位,建樹工商執法權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執法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執法手段相對匱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部門,但現行法律法規賦予工商部門的執法手段不多,行政強制措施很少,致使對違法行為打擊不力。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僅能對違反《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和《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采取扣留、封存措施。從當前市場交易活動的實際情況看,僅靠法律授予的詢問、暫停銷售、取締、不得轉移、隱匿和銷毀有關財物等手段,查處違法行為的難度很大,在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中,尤為突出。由于監管執法手段的不足,致使基層工商人員遭遇暴力抗法、甚至受到人身傷害的現象時有發生,工商監管職能難以全面到位。

(二)法律法規不夠完備。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立法工作相對滯后。現行的工商法律法規中許多都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制定的,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亟待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部分法規規定比較原則,操作性不強,而不得不作出許多行政解釋,這些解釋法律效力如何,在司法審判中時常不被認同。如:《行政復議法》對工商行政管理等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門的復議管轄問題,規定得不具體、不明確,致使政府法制部門與工商部門爭復議管轄權,削弱了工商行政管理內部的監督力度。

(三)執法經費難以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現行的財務管理體制下,依法收取的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款全額逐級上繳省局,納入省級財政預算管理。而在下撥經費時,嚴格實行部門預算管理,每一項開支都不得突破年初預算,造成直接用于行政執法工作的經費得不到保障。由于經費短缺,不能保證配備行政執法工作必要的通訊、交通工具及辦案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行政干預時有發生。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行垂直管理以后,行政干預有所減少,但在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干預。一些地方、部門為保護本地區、本部門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直接干預工商部門對經濟違法行為的查處,有的上門說情,有的利用各種評議活動施加壓力,有的采取其他形式橫向干預,地方保護主義成為行政執法的社會障礙,并給執法人員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挫傷了執法辦案人員的積極性,影響了行政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如地方黨委政府對重點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和民營經濟大戶實行掛牌保護,禁止工商等部門檢查或者實行檢查審批制度,為工商執法制造障礙,使正常的執法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執法環境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當前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存在的問題,不單是工商行政管理獨家面臨的問題,而是諸多行政執法部門共同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和形成,有深刻的社會背景。

(一)經濟社會發展不夠是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政治環境不佳的主要因素。在宜昌,最大的問題是社會穩定問題、社會發展問題。一方面無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移民、低收入者、農民構成了社會弱勢群體,這部分群體往往法律意識很低,法律素質不強,在市場經營中極易違法經營,給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制造障礙;另一方面,中部處于后發狀態,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壓力很大,科學發展觀從理論到考評操作之間還有差距,科學發展與現實吃飯之間還有矛盾,發展五小企業、部門權力尋租、不正當競爭牟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支持著財政吃飯問題,政府必然給予保護,從而形成行政執法壁壘。

(二)立法不協調是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法律環境不佳的主要因素。一是部門法之間不協調,尤其是私法與公法對同一行為的不同評價,使行政執法乏力,如關于合同欺詐行為問題;二是責、權配置不科學,致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部分市場行為有責任監管,但是沒有監管的手段,或缺乏法律依據,如流通領域中食品衛生監管,文化市場中的掃黃打非,商品質量法定技術標準問題等;三是法律對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強制力的限制較多,行政執法中保全制度支持不足。

(三)由于各行政執法部門、司法部門共同面臨環境不優,責、權、利配置失衡問題,經常出現有利就上,有責就讓的現象。致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爭取支持、配合力量時經常處于被動狀態,從而形成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的法制環境不佳的局面。

(四)預算制度不科學是當前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經濟環境日趨艱難的主要因素。繼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三提五統”后,稅務機關又提高了征稅的起征點,在這種環境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征收行為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五)在垂管體制下,部分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人員重視改善主管領導機關的環境,疏于協管領導機關環境的改善。有的甚至淡化、漠視協管領導機關的環境,對營造行政執法環境的行為不甚重視。

三、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執法環境的對策建議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大系統就是環境。環境就是政治。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是提高行政執法質量和效率的必要條件,是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領導干部依法執政的主要內容,需要全體行政執法人員共同努力,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必須堅持服務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必須堅持“三個不變”必須堅持著眼全局。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應該遵循“務實、及時、靈活、效能”方針。

(一)從宏觀看,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要確定環境戰略。統一思想,提高全體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對環境的認識。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把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提高到對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起到提綱掣領作用的高度,納入本級發展戰略。提高到戰略高度,就是要把它當作一項重要工程,長期地、不斷地、主動地去建設,不以個人的偏好而左右,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更替。而且自上而下,從領導到群眾,都要強化這種戰略思想。

2、著力調整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結構,重點對低效大摩擦型職能進行制度性調整。建議以市場規制法為工商行政管理理論基礎,突出公權干預經濟職能,配合民事調解職能,逐步退出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健全行政執法保障體系,強化行政執法權威性,使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有力、有威、有位。

3、盡早著手建立科學的預算體制。

(二)從實際工作看,建議從以下七個方面著手:

1、把支持、配合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作為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建設的切入點。發展是第一要務。但是,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發展的方式和表現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一方面,通過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支持、配合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在支持、配合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中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環境。

2、工商行政管理各級領導機關與同層級黨委、政府機關要建立制度化互動機制。避免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協調改善本級協管領導機關環境時,因上下級關系和協管關系的不對稱而造成力度不夠,效果不佳問題。

3、繼續堅持“三輕三重”、“四寬四嚴”的行政執法原則,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維護主要秩序,在突出查辦大案要案中整體推進市場秩序的好轉。在行政費用征收上,基于現行體制,應正確引導,合理取舍,強化公平,弱化對抗,突出監督。

4、正確地把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方針運用到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工作上來,靈活運用大眾傳媒工具,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正確的思想引導人,確實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的輿論環境。

5、積極主動與司法部門和其它職能協調,確實改善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的法制環境。

6、把提高行政執法的質量和效率作為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中心工作。按照提高行政執法工作質量和效率的要求,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機構的職能資源,努力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執法的水平。

7、加強和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信息管理。加強和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上、下、左、右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管理,確保渠道通暢、信息真實、效能處理、反饋及時;加強和改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共信息管理,確保公正、準確、及時、公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