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系統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2-20 06:06:00
導語:審計系統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稅系統計算機審計工作是近年來在地稅征管工作信息化建設基礎上逐步開展起來的,總體上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適應監督客體的電子化進程,提高審計工作的技術含量和技術水平,提高在依托地稅系統現有信息化條件下開展審計工作的能力,是當前地稅系統內部審計部門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地稅系統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必要性
1、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當前,全省地稅系統普遍使用的安徽地稅征管信息管理系統、稅收執法信息管理系統、納稅評估(預測)信息系統、安徽地稅網上申報納稅服務系統、財務部門使用的華興集成財務軟件系統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使用的博思固定資產軟件系統以及眾多的內部管理系統,都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網絡互聯,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的。這些系統科技含量高,操作簡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地稅系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將計算機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科學的手段廣泛運用到日常監督檢查中,加強業務管理、強化內部控制,實現審計目標。
2、審計工作規范化的需要。手工審計條件下,內審人員在各自負責的項目范圍內開展工作,資料搜集、核對、計算、編制工作底稿、編寫審計報告等工作存在相對的獨立性。在利用計算機審計的情況下,每個審計人員工作的中間結果可由大家共享,對某一項目的各個部分可根據專業分工同時開展工作,然后把結果匯集到一起,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工作成果,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和進度。同時,通過計算機輔助管理,將文字處理、審計程序及審計工作底稿、電子表格等建立規范的模板,使審計工作實現規范化,審計手段實現現代化。
3、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的需要。在手工作業方式下,內審人員往往憑借經驗判斷來發現被審計單位的違規違紀問題,并且難以實施科學的抽查或詳查,其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很難保證。而通過計算機輔助審計,就可以對業務量眾多的的財務、征管資料進行全面檢測,并與審計人員的經驗判斷相結合,使審計結果的科學性大大增強。此外,計算機技術還可以使內審人員對收集的各種電子數據,高效、快捷地進行統計、分析,從而節約審計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二、地稅系統計算機審計工作現狀
各級地稅部門按照省地稅局關于系統內審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在項目審計中,積極運用A0審計軟件開展財務收支和經濟責任審計,勇于實踐,大膽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AO審計軟件運用實例
1、項目管理
通過該模塊完成審計項目的建立、項目人員的管理、審計事項管理,并對審計項目信息和項目人員資料進行打包導出,形成審計項目信息包和項目人員資料包。如:在AO系統中建立審計項目“XX縣地稅局”和審計事項“xx縣地稅局原局長離任審計”,同時,按照資產負債表的一級會計科目設置具體的審計事項。具體操作如下:
進入A0系統后,點擊“項目管理”-“準備管理”-“建立項目”,進行手動建立項目。
2、采集數據
該模塊是將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財務數據從憑證錄入環節進行采集,繼而通過AO系統生成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總賬、明細賬以及資產負債表和收支總表,審計人員可將系統生成的資產負債表和收支總表與被審單位提供的資產負債表、收支總表進行比對審核。具體操作如下:
打開審計項目:XX縣地稅局
選擇“采集轉換”-“財務數據”-“財務軟件備份數據”-“采集數據”進入“電子數據管理界面”。點擊“新建”,輸入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電子數據名稱,如“ZW2001.MDB”,并在行業類別中選擇“行政”,確定后選擇存儲文件夾進行保存。選中被審單位、被審年度電子數據名稱進行雙擊,進入“采集財務軟件備份盤數據”,選擇轉換模板為“[810]華興財務軟件7.0備份數據”,打開數據源,如:打開XX縣地稅局2005年備份的財務數據,C:\DocumentsandSettings\tlds\MyDocuments\XX縣地稅局財務備份\04-06\l歷年財務備份\2005\TZ001\ZW2005.MDB,選擇會計年度,點擊“開始”。利用這個模塊依次采集轉換XX縣地稅局2001年至2006年備份的財務數據,生成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審計數據臨時表。此時,系統提示:“數據導入完成,請進行會計期間和科目調整”,確定后,點擊“科目余額調整”,對匯總后的科目余額不匹配的科目進行調整,再進行賬表重建,系統自動生成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總表。
3、審計分析-賬表分析
點擊“審計分析”-“電子數據管理”,選擇被審年度的電子數據名稱進行雙擊,進入“賬表分析”。該模塊以賬表的形式存放被審單位財務數據。一是審查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點擊AO系統中賬表分析-報表審查-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總表。二是審查總賬和明細賬。點擊AO系統中“賬表分析”-“會計科目審查”,通過科目樹可以查看每個會計科目的明細賬。三是審查記賬憑證。點擊AO系統中“賬表分析”-“會計科目審查”,在顯示科目明細賬時,雙擊任何一條記錄來查看該筆業務的記賬憑證。四是審查日記賬。點擊AO系統中“賬表分析”-“日記賬審查”-“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五是設置查詢條件。點擊AO系統中“賬表分析”-“會計科目審查”,在顯示科目明細賬時,可單擊“顯示查詢條件”來設置篩選條件。如:查詢XX縣地稅局2006年全年固定資產貸方金額大于10000元的記錄,設置查詢條件為:貸方金額〉10000。
4、審計分析-數據分析
該模塊以數據表的形式存放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一是篩選抽查憑證。因憑證庫中包含了被審單位、被審年度的所有憑證記錄,因此可以跨科目審查憑證。例如:篩選2005年金額大于10萬元的所有記賬憑證,在AO系統中“審計分析”-“數據分析”-“SQL編輯器”中輸入SQL語句:“Select*From[憑證庫]WHERE[借方金額]>100000OR[貸方金額]>100000”,
點擊“執行SQL到排序表”,形成圖表。二是定位單張憑證。例如:查找2005年4月份30號憑證,在AO系統“審計分析”-“數據分析”-“SQL編輯器”中輸入SQL語句:Select*From[憑證庫]WHERE[會計月份]=4AND[憑證號]=""30"",點擊“執行SQL到排序表”,形成圖表。
5、審計分析-審計方法-自動審計
在“審計分析”-“審計方法”-“自動審計”模塊下從審計署方法庫中選擇審計方法來進行“自動審計”。例如:利用選擇審計署方法庫中的“現金方法1”來進行自動審查超現金結算起點的憑證記錄。
6、審計分析-疑點管理
一是生成疑點。例如:將“2006年固定資產貸方金額大于10000元”的憑證記錄生成為疑點。在“審計分析”-“賬表分析”中查詢出2006年固定資產貸方金額大于10000元的憑證記錄后,點擊“生成疑點”即可。二是落實疑點。在“疑點管理”-“落實疑點”模塊中,對照每條記錄翻閱原始憑證,確認不存在問題的就可以落實疑點,右鍵單擊該記錄就會出現“落實疑點”菜單。三是生成證據。在“疑點管理”-“已落實疑點”模塊中點擊“導出Excel”可以將已經落實的疑點導出為Excel格式的“現場審核結果表”,在此基礎上添加修改即可生成審計證據。
7、通過AO系統編寫審計日記、制作審計證據和審計底稿,規范審計證據資料的編制工作
選擇審計事項,點擊“審計底稿”-“審計日記”-“新建日記”;“審計底稿”-“審計底稿”-“新建底稿”;審計底稿”-“審計證據”-“新建匯總證據”。
(二)AO系統運用效果
1、利用AO系統采集數據,被審單位無需提供打印的賬冊
運用AO系統建立審計項目后,將被審單位的財務備份數據通過采集轉換模塊進行數據采集。系統所采集的數據是被審單位憑證錄入環節的數據,而不是被審單位已形成的財務賬表數據,故而數據源真實可靠。然后通過AO系統進行賬表重建產生被審單位新的電子賬簿和電子報表,進而對相關科目的原始會計憑證進行調閱、查證核實。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被審單位只需提供被審年度的財務備份數據和會計憑證即可。
2、利用科目余額調整表,賬賬不符的項目一目了然
運用AO系統對被審單位2006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采集后,由系統自動生成該單位2006年度科目余額調整表,對金額不匹配的條目系統自動顯示異常顏色,共有21條,全部為固定資產及其明細項目。經審計人員仔細分析后發現,該單位固定資產期初余額明細賬與總賬不符,再進一步審查該單位固定資產實物賬發現,該單位存在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現象。
3、利用科目樹列表,審查被審單位會計科目設置情況
被審單位財務賬套數據轉換完成后,AO系統軟件右側會出現科目樹,反映該單位核算使用的一級會計科目至最末一級會計科目。審計中我們發現:被審單位“暫付款”最末一級科目僅設置到“對沖往來”和“非對沖往來”;“暫存款”科目竟然沒有設置明細科目。截止2006年9月份,被審單位“暫付款”期末借方余額為187139.91元;“暫存款”期末貸方余額為1098813.61元,均沒有設置明細項目,造成往來款項核算內容不清。
4、利用SQL語句的編輯,篩選抽查和定位單張會計憑證
在AO系統中通過“審計分析-賬表分析-科目明細賬”模塊進行查詢條件設置。如對銅陵縣地稅局2006年全年固定資產貸方金額大于10000元的記錄進行查詢,系統可自動生成該單位2006年度固定資產明細賬中貸方發生額大于10000元的所有記錄,共12筆,總計金額為6425299.39元,審計人員可據此調閱相關原始會計憑證,對違規處置固定資產的事項進行進一步查證核實。
(三)存在主要問題
1、硬件配置跟不上實際工作需要。目前內審部門未全面配備專用手提電腦和打印機,有的地市只能與有關部門共用一臺手提電腦和打印機,造成系統數據庫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更不用談在一個項目審計工作中做到參審人員人手一臺手提電腦,實現審計組成員數據共享的目標。同時,由于沒有專用打印設備,AO系統產生的各種審計資料難以及時打印輸出,這種現狀使得AO系統在基層單位的廣泛推廣運用比較困難。
2、人員問題。目前我省地稅系統的內審機構設置實行的是省以下監審合一的形式,市縣級的內審崗位均是一人或一人兼職,而一個審計項目的完成,單靠內審人員來實施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符合審計項目雙人開展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開展審計項目,必須要抽調內審人才庫中的人員,而這些人員都分散在單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若要求他們對AO系統熟練掌握并應用則比較困難,這就造成了AO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缺乏必要的專職人員。
3、技術問題。隨著系統經濟責任審計、效益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地稅部門的內部審計工作不再只局限于系統財務收支審計,涉審范圍已拓展到稅收業務以及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而在實際工作中,目前地稅部門經常使用的6個計算機業務系統中,都沒能設置和保留審計業務數據接口,使得AO系統與稅收管理等信息系統難以實現數據對接。同時,這些稅收業務軟件的操作系統和監督管理系統不能聯網運行,無法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四、推進地稅系統計算機審計的思考
(一)以提高認識為前提,大力推進計算機審計。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審計人員不掌握計算機技術,將要失去審計資格”、“審計機關的領導干部不了解信息技術也將失去指揮資格”這兩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廣大內審人員要堅決摒棄計算機審計“要不要推進”、“晚點推進也無妨”等錯誤觀念,認真分析系統內計算機審計的現實情況,充分認識計算機審計的重要性、可行性,積極運用計算機審計的的各項功能,為推進計算機審計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以業務培訓為基礎,大力推進計算機審計。培養和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內審人才隊伍,不但是做好計算機審計工作的基礎,也是計算機審計工作本身的基本要求。事業靠人,人靠素質,素質靠培訓,因此必須強化計算機知識的業務培訓。在培訓中要注意四點:一是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以應用為導向,“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做到學用結合,使學習內容能很好滿足推進計算機審計的實際需要。二是要突出重點,培養骨干,以點帶面。在搞好全員計算機基本技能普及培訓的基礎上,重點要加強內審業務骨干計算機中高級培訓,將其逐步培養和鍛煉成為推進計算機審計的“排頭兵”。三是注重培訓工作的連續性、系統性。讓更多的內審人員通過培訓、實踐、再培訓、再實踐的良性循環,拓展技能、提高能力,滿足不斷推進計算機審計的需要。四是要立足現有人員,自主培養。在當前內審人員,特別是計算機專業人才不太可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我們要立足對現有內審人員進行自主培養,通過強化計算機技術培訓,使一批內審業務精湛的同志能夠盡快掌握實地審計必備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同時建議省局在適當的時候組織系統內審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和AO軟件應用知識的培訓。
(三)以實踐應用為關鍵,大力推進計算機審計。審計信息化只有與審計實務相結合,在審計實踐中開花結果,它才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是推進計算機審計的根本目的,因此計算機審計必須以實踐應用為主。現階段重要的工作是抓好AO軟件的操作使用。這是審計署當前大力推廣的一個審計軟件,也是計算機審計最主要的應用。它利用現成的數據模板,可以直接將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導入審計軟件,簡易直觀的完成數據的采集。AO軟件的價值在于應用和實踐,要在掌握其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運用AO軟件實施現場審計,從建立項目、數據采集和轉換、審計分析和生成所需資料等方面,認真按照AO軟件操作方法和步驟開展好內部審計工作。邊干邊學、邊學邊干,積極探索、反復實踐、不斷總結,由點帶面地推進計算機審計。
(四)以濃厚氛圍為動力,大力推進計算機審計。目前計算機審計在系統內應用不理想與我們現有的激勵考核機制和氛圍有著直接的關系。為此,首先要強化對審計項目使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的考核力度,通過激勵機制的導向作用,著力營造開展計算機審計的氛圍。對于運用計算機審計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內審項目及內審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對于開展計算機審計項目條件較好,但未著手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要提出批評。要把計算機審計開展情況作為評選財務監督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次要加強計算機審計經驗的交流總結。及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總結,互相啟發,成果共享;各地也要把開展計算機審計的情況與當地審計部門及時聯系,爭取支持和幫助,為盡快提高計算機審計整體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審計崗位資格認證辦法
- 下一篇:淺析內部審計問題思考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