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廳商業問題對策研究
時間:2022-03-07 05:19:00
導語:建設廳商業問題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要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政府行為。隨著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其他改革的牽制作用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治理商業賄賂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財政管理體制、金融監管體制等改革,健全國有資產監管等制度。特別是要進一步打破行政性壟斷及地區性封鎖,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化市場體系,改變以行政手段為主管經濟的方式,從源頭上根治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
要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商業賄賂的相關制度。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及個人的信用管理制度、社會信用聯合管理制度、會計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等。建設行業要加快制定從業人員行為準則和職業規范,推行反商業賄賂承諾制,逐步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要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辦事公開,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堅決鏟除商業賄賂等腐敗行為的生存土壤。總之,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對商業賄賂進行全方位治理,才能不斷鏟除商業賄賂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要深化體制改革。要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把政府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給企業、市場、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要深化投資體制、金融監管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等改革,建立健全防治商業賄賂的有效機制。通過改革和完善制度,有效防止決策失誤、權力失控和行為失范。積極推動建立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建立查處商業賄賂的協作機制。建立健全財會信用制度,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沒有完善的信用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發展起來。因此,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法人及個人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實施企業誠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重構我國會計監管體制,加大對公司、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和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防止因商業賄賂做假賬行為。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完善治理商業賄賂的內控機制,防范集體決策帶來的“集體免責”風險。推進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企業自律,推動企業守法經營,公平競爭。制定專門的《反商業賄賂法》,或者修改、完善現有的刑法規定。
經營者要加強自律建設和自查自糾工作。要加大對經濟組織廉潔經營的宣傳教育力度,努力使廉潔經營成為每一個經濟組織經營理念、企業形象、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打造健康的商業文化,樹立以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為核心的經營理念,積極發展健康進取、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國有資產出資人對商業賄賂行為的監管和約束作用。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要綜合運用行業管理措施和手段.依法加強對行業內經營組織的引導、監管和約束,及時發現和處理有關問題。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組織要依法制定各種行業標準、行業行為規則,努力在行業內形成良好商業傳統和慣例。加強綜合性經濟管理部門、社會監督力量等對商業賄賂行為的監督。
- 上一篇:建設廳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報告
- 下一篇:建設局商業賄賂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