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產業化發展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3-09 02:56:00
導語:畜牧產業化發展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畜牧業發展是發揮農業的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不少地方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全面提升畜牧業產業化、組織化、規模化發展水平。但是,當前畜牧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治安狀況不佳,影響了農戶養殖的積極性。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創業,農村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兒,防范能力不強,農戶因怕被盜而不搞養殖。
二是政策扶持跟不上,影響了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在資金方面,由于每頭牛犢的價格都在二三千元左右,養殖戶要想形成一定規模,加上場房投資就需數萬元以上的資金,僅靠養殖戶手中的積蓄,遠遠不夠,養殖戶貸款難,籌措資金難,特別是現在鄉鎮一級金融部門僅留下農村信用合作社一家,其他銀行已全部撤走,有限的放貸資金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發展的需要。在用地方面,隨著農業稅的取消,農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高漲,協調征用土地十分困難,這些都制約了農戶的規模養殖和集中連片發展。
三是畜牧業大個少,規模小。大多數還是,分戶飼養,形不成規模效益和品牌效應。
四是缺乏龍頭組織,轉化增值能力不強。全鎮畜牧加工龍頭企業不多,畜產品不能有效加工增值,帶動能力不強。
五是市場體系不健全,農民缺乏有序的市場引導。沒有建立完善的產品銷售市場體系,雖然,養殖戶在村黨支部的引導下,自發形成了養殖協會,但養殖協會缺乏有效的引導和幫扶,功能發揮不夠到位,帶領農民找信息、創市場的能力較弱,大部分產品還是自產自銷,或是銷到周邊縣、鎮,市場拉動能力有限。
六是科技服務體系滯后,科技長入步伐緩慢。鄉鎮一級僅依靠畜牧站及農村的零星獸醫點充當著服務的功能,不符合規模發展的需要。在飼養方式上,種草養牛、青貯養牛等先進喂養方式被群眾接受少,影響肉牛的產出質量和效益。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做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創造平安養殖環境。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圍繞土地、資金等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和解決辦法。
三是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培育和引進。要通過優化發展環境、出臺優惠政策、創新招商機制等措施,大力引進畜牧龍頭組織。
四是加強科技普及和人員培訓,完善服務體系。要對技術人員、飼養和管理人員,進行先進、實用、配套技術培訓,盡快提高其職業素質。要盡快完善畜牧獸醫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功能。
五是積極推介,創優品牌。要打響畜產品基地的招牌,積極尋求合作,爭取能夠與一些國內知名肉食品企業取得合作,推動畜牧業的大發展。
- 上一篇:農業廳農業品牌化工作方案
- 下一篇:春季教育收費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