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流通監管難點與對策

時間:2022-03-19 09:22:00

導語:糧食流通監管難點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流通監管難點與對策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糧食問題已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o“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永恒話題。在糧食市場全面放開的新形勢下,如何對其監管,做到有序流通、質量合格、食用安全是當前糧食工作的一項全新課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下稱條例)以及《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暫行辦法》(下稱辦法)的頒布實施,為糧食商品的依法規范管理提供了法規依據,但在具體執行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難點一是隨著糧食市場的全面放開,在社會上形成了“放開就是不管”的模糊認識,特別是近幾年國內糧食供求形勢的好轉,不少人認為長期困擾我國經濟建設的糧食短缺時代已結束,有些還認為“只要市場有供應,農民有口糧,有錢就能買到糧”,尤其在主產區對糧食市場的監管顯得不那么重要。加之其他一些經濟類型的糧食經營者依法經營意識不強,對糧食部門的管理不認知,不習慣,甚至抵觸,而且糧食部門依法管理還缺乏有效的手段,工作處于被動。二是隨著糧改的不斷深入,一些糧食主管部門退出了行政序列,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有的糧食主管部門仍是事業單位,沒有獲得政府授權,也不具備執法主體資格;有的雖是行政機關,但人員編制少,又沒有專門的工作經費,不具備執法條件。三是糧食主管部門多年來一直從事糧食購、銷、調、存、加等各流通環節的業務管理,雖然其職能已由行政命令式向適應市場規律、依法管理糧食轉變,但對于行政執法這一全新的課題,其從業人員對各項政策法規、執法程序、處罰辦法等業務水平還有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二、對策(一)加強執法體系建設各糧食主管部門應按照《條例》和《辦法》的規定和要求,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一是給予糧食行政執法授權,建立相應的執法專門機構,取得執法主體資格;二是給予行政編職,配備執法人員,組織專業執法隊伍;三是撥給費用,解決糧食行政執法工作的專項經費。使糧食主管部門真正成為執法主體,并有條件擔負起糧食流通監管工作。(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依法實施糧食流通監管,事關糧食流通秩序,事關糧食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事關糧食部門的形象。因此,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優良的執法隊伍尤為重要。首先是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對執法人員進行政策、法律法規和糧食流通業務培訓,使之對執法依據、處罰標準、處罰程序和糧食流通業熟練掌握;其次是強化從業人員資格和服務意識,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高效”的原則,持證上崗,公開執法,接受監督;三是健全監管制度,嚴格標準,嚴格要求,嚴格程序,按照國家賦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對糧食流通進行全程監管。(三)加強政策法規宣傳《條例》和《辦法》的頒布實施,雖為有法可依提供了依據,但如果不注重宣傳,社會認知度不高,那么糧食部門行政執法和監督管理工作就難以有效開展。因此,一是加強對《條例》和《辦法》的宣傳,讓全社會了解糧食部門的工作職能和執法職能;二是加強糧食收購許可法規的宣傳,嚴格糧食收購資格審核認定,使廣大糧食經營者知法、懂法,做到持證收購,合法經營;三是加強社會糧食統計工作,對轄區內各種類型的糧食流通企業的統計業務納入管理范圍,并按照國家規定實施有效監管。(四)加強部門配合《條例》明確規定,糧食流通執法和監管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因此,糧食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范圍正確行使職權,并積極主動爭取工商、質監、衛生等有關職能部門支持,經常性地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形成齊抓共管的糧食流通監管格局,共同管理好糧食流通市場。這樣,既可以鍛煉糧食執法隊伍,又能有效地保證執法效果,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五)加強糧食市場監管糧食流通主要表現為糧食購銷行為。對糧食購銷市場的監管,首先是監管收購,糧食收購是糧食流通的源頭。要從嚴格糧食收購行政許可準入入手,對申請收購資格準入的經營者,應嚴格按照《條例》和《辦法》的有關規定,嚴格審核把關,杜絕違規違法辦證和無證經營。并加強糧食收購市場的監督檢查,統一收購碼單,建立統一臺帳,幫助和支持糧食經營者規范糧食收購行為,有效地維護糧食流通秩序。二是監督銷售,監督糧食銷售重點是監督質量。在糧食銷售環節上加強質量監管,把好質量關尤為重要,既不能讓質量差的糧食流入銷區市場,更不能讓不合國家標準的糧食進入口糧市場,把“放心糧食”售給消費者。只有這樣,才能監管好糧食質量,保證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