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產業園區建設調查思考
時間:2022-03-23 02:54:00
導語:糧食產業園區建設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產業基礎薄弱,城區糧食企業發展空間有限,倉儲設施和加工設備比較落后,亟待改善。因此,搶抓機遇,對接政策,拓寬思路,開拓創新,統籌規劃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不僅是糧食市場放開和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后發展糧食產業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勢下重塑糧食行業形象,振興糧食產業經濟的必然選擇。遵照省政府關于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的部署,經充分調研論證,我局提出了適合淮北實際的園區建設思路:統籌規劃、分類指導、重點推進。一是以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新建園區,二是以民營龍頭企業為依托擴建園區,三是發展縣域民營糧食加工基地過渡為園區。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園區建設勢頭較好,成效較為顯著。
(一)以市糧食局為主體的新建園區進展順利。
1、**糧食物流中心項目。定位在糧食購銷倉儲、加工、商務、物流于一體,占地150畝,總投資7500萬元,分三期三年完工。一期工程(20**年8月-20**年6月),建設三棟倉庫,容量0.5億斤,加上工藝設備、輔助工程等,概算3000萬元(含土地征用費)。二期工程(20**年7月-20**年3月),建造交易場所198套、電子商務樓、散裝散運配套及附屬設施,概算2000萬元。三期工程(20**年3月-20**年12月)建造0.3億斤容量倉庫、0.7億斤淺圓倉以及收發系統、面粉精細加工廠和配套設施等,造價為2500萬元。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2、百善農產品加工園項目。為**三堤口糧食收儲中心退城進郊項目,選址在濉溪縣百善鎮,總規劃面積75畝,總投資2000萬元,一期工程征地50畝,新建1.5萬噸倉容和日產300噸面粉加工企業及辦公樓附屬工程;并預留二期發展用地25畝。三堤口糧食收儲中心原有25畝土地的土地出讓金按有關政策全部返給企業,用于企業改革和糧食產業發展。利用外商看中三堤口糧食收儲中心的契機,對該糧站進行易地重建,按經濟、適用、便于管理的原則,變舊為新、變落后的倉儲設施為先進的倉儲設施。目前,百善農產品加工園已已完成了土地平整、規劃設計等基礎工作,按照一邊抓工程建設,一邊抓項目對接的思路,三堤口糧食收儲中心和園區一墻之隔的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魯南集團谷王食品公司及民資外商達成了三方合作協議,即將入駐園區共同開發建設百善農產品加工園。
3、**國家糧食儲備庫項目。正在調研論證從城區退出計劃在濉溪縣開發區征地200畝,建設倉庫1億斤,配套建設鐵路專用線,并以儲備庫為依托,實現購銷儲、糧食精深加工的聯合鏈接,預計總投資1億元。
(二)以民營龍頭企業為依托移址擴建園區勢頭強勁。
1、天宏農產品科技加工園。定位在面粉、食品、飼料加工,設計年產10萬噸優質等級粉、3.5萬噸面條、10萬噸速凍面食、20萬噸綠色飼料,總投資3.3億元,占地200畝,選址在**相山鳳凰工業園,由淮北天宏集團和湖南正虹飼料公司聯合投資。此項目被**政府列為全市重點工程。目前,該項目正在建設中,已投資近3000萬元。
2、正大源飼料工業園。定位在飼料加工,占地100畝,總投資8000萬元,已在**相山鳳凰工業園落地,主題工程開工建設,已投資2000萬元。
(三)縣域民營糧食加工基地發展迅猛。
近年來,濉溪縣民營糧食加工企業發展較快。20**年濉溪縣通過政策引導、招商引資、市場運作,吸引了一批民資投向糧食加工業。在鐵佛鎮動工興建的有康橋盛世面粉加工企業,投資4000萬元、占地50畝、年生產能力18萬噸。在百善鎮動工興建有魯王制粉三期工程,投資5000萬元、占地60畝、年增生產能力20萬噸;華強面粉加工企業投資3000萬元、占地50畝、年生產能力10萬噸;谷王公司小麥深加工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占地80畝,年生產面粉10萬噸,再深加工生產淀粉和谷胺酸,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手續。在臨渙鎮動工興建的有鑫麥園面粉企業,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100畝、一期工程年生產能力11萬噸。在南坪鎮動工興建的有華瑞面粉企業,投資3500萬元、占地50畝、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六個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已落實征用土地400畝,20**年完成投資1億元。另外,臺灣味旺食品加工、曦強大豆精深加工,宏大飼料、益農飼料等項目,正在洽談中。這些糧食加工項目主要分布在濉溪縣的百善、鐵佛、臨渙三鎮,發展迅猛、活力凸顯,在“宿濉永”糧食加工產業帶上漸成亮點,為以后規范的園區建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打下了基礎。
(四)園區招商引資工作效果顯著。
**在糧食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以招商引資推動園區建設,以招商引資實現大項目和多元投資的新突破。20**年市糧食局共引進項目5個,吸引市外資金5858萬元人民幣。天宏農產品科技加工園引進湖南正虹飼料股份公司2000萬元。濉溪縣域糧食加工基地20**年共引進項目6個:鎮江市糧食收儲總公司投資康橋盛世面粉加工項目,投資額4000萬元;山東省魯王集團投資“魯王”制粉三期工程,投資額5000萬元;河南省永城縣投資華強面粉加工項目、鑫麥園面粉加工項目、華瑞面粉加工項目,總投資額1.45億元;上海裕豐面粉公司投資谷王小麥深加工項目,投資額2000萬元。加之引進的飼料加工項目,20**年全市完成招商項目12項,協議投資額達3.5億元,年內完成投資1億元。以招商引資推進園區建設的效果十分顯著。目前,**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呈現出外引內聯、多元投資、結構合理、資源優勢顯現、快速發展的特點。全市現有各類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業近百家,其中小麥年加工能力達120萬噸、飼料年加工能力達40萬噸,極大地帶動了糧食園區建設的發展,成為糧食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當前我市糧食產業化經營仍處在初級階段,糧食園區建設處于啟動發展階段,總體水平不高,在園區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難:
一是園區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糧食園區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在以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為主體的園區建設中,通過“退城進郊”所獲得的資金只能保證園區建設的初期投入,在實施過程中,城內房地產的變現較慢、較難,明顯滯后于園區建設的預期進度。園區建設的中、后期投入要靠引資和貸款,難度加大,將制約園區的建設進度和園區功能發揮。
二是園區用地征購難度大。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和嚴格的工業用地報批計劃,使得糧食園區用地規模受到限制,加之農產品加工項目投資強度低、帶來的稅收少,有關部門挑肥揀瘦,增大了土地征用難度。
三是園區規劃規模小。縣區相互爭客商、爭項目,缺少區域總體產業布局規劃,現有糧食園區建設規模較小,多分散,影響了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功能配套效能的發揮。
四是項目起點低。從目前我市多種所有制糧食產業園區層次看,多為中、小規模企業、產品低端雷同,缺少糧食精深加工的大項目和優勢品牌,尚存在退城搬遷、重復建設的現象。
三、對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的探討
(一)充分認識區位優勢。
**地處蘇魯豫皖四省邊界,位于淮海經濟區腹地,糧食資源十分豐富。“十五”中后期以來,**及其周邊縣市糧食加工業尤其是民資糧食加工業迅速發展,宿(宿州)-濉(濉溪)-永(永城)糧食加工產業帶已初露端倪。充分認識區位優勢、發揮糧食資源優勢,統籌規劃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已經成為**糧食行業發展的歷史選擇。
(二)搶抓政策機遇。
近幾年來,我市的糧食園區建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園區的通知》,省糧食局把今年確定為糧食園區建設攻堅年,為糧食園區建設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市委、市政府把建立農產品加工基地列入淮北八大產業基地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的園區建設的優惠政策,為糧食園區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國有糧食企業改革較徹底、成效顯著,是加快糧食產業園區建設的又一內部優越條件。必需牢牢抓住政策機遇,大膽作為,全面推進糧食產業經濟又好有快發展。
(三)推進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和上下協調。園區建設投入大、工期長、涉及的部門多、報批環節多,需要市委、市政府、省糧食局的大力支持和相關部門的協助。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市、縣糧食局成立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充實園區建設項目工作人員,優先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排定項目進度時間表,落實責任,嚴格考核。同時定期向市委、市政府、省糧食局匯報園區建設情況,爭取上級領導對園區建設的關心支持;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加快各項手續報批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主動為民營企業園區建設提供服務,使我市糧食產業園區建設有序、快速推進。
2、科學規劃,集約發展。建設糧食園區,以實行退城進郊、盤活資產、整合資源、招商引資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發展規劃,立足當前,兼顧長遠,把園區建設與現代物流規劃緊密結合起來,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園區建設以項目為依托、企業為主題。糧食儲備、糧油精深加工、批發交易市場、物流配套設施建設等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以發展糧油加工項目作為園區建設的主要支撐,引進先進的糧油加工技術設備,延伸產業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應用高新技術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
3、加大建設資金籌集力度。園區建設資金要通過重組企業,整合資源來實現,通過重組、托管、兼并等形式,重新整合企業資產,盤活存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在園區建設中采取項目建設與資產變現同時進行,做好資產置換各環節的銜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4、注重招商引資。充分發揮**的糧食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推介糧食產業園區,以園區為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國有資產與民營資金的融合,注重吸引大項目進園區,發展糧油精深加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利用招商引資促進園區建設,使園區建設充滿后勁。
5、用足用活園區建設優惠政策。當前,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中部崛起的決策,省委、省政府關于“兩淮一蚌”經濟發展規劃,都為糧食產業經濟提供了難得的發展空間,省政辦【20**】25號文件對于園區建設在資產置換、土地征用、稅收金融支持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們要領會精神,超前謀劃,與相關部門主動協調,使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為園區建設爭取更廣泛的政策支持。
6、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產業帶動輻射作用。以天宏農產品科技加工園、魯南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康橋盛世面粉有限公司、谷王食品有限公司、華強面粉有限公司、華瑞面粉有限公司、鑫豐園面粉有限公司和北京政皓天科技開發中心為依托,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構建布局區域化、經營集約化、服務系列化糧食園區發展新格局。
7、引導現有民營企業進園區。在濉溪縣境內已有上規模的糧食、飼料加工企業12家,規模以下面粉加工企業有26家,上規模企業主要分布在鐵佛、百善、臨渙三個鄉鎮,發展勢頭強勁。我們一要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搞好宏觀規劃,支持上規模企業做大做強,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就地擴建園區;二要引導小規模企業和新引進企業進園區,并指導做好技改和產品升級換代工作。使全市糧食園區布局合理、投資主體多元、功能各有側重、優勢互補,在逐漸形成的“宿—濉—永”糧食加工產業帶中,搶占先機,率先發展。
- 上一篇:邊遠山區農戶存糧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農業產業化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