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選舉制度改革和完善思考

時間:2022-04-02 01:29:00

導語:黨內選舉制度改革和完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內選舉制度改革和完善思考

黨內選舉制度是黨的生活的一項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對于提升黨內民主水平,完善黨的領導干部任職制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具有重要意義。我縣歷來對黨內選舉工作高度重視,在縣、鄉鎮、村等各級黨組織換屆選舉中,堅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有力推動了黨內選舉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基本做法

1、縣委高度重視,加強選舉組織領導。為了確保黨內選舉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依法、有序開展,每次大規模選舉前,書記辦公會、縣委常委會都專題進行研究部署,及時成立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抓好具體落實,同時,強調選舉期間的各項紀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做好表率,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留轉,自覺服從組織安排,通過建立起完備的組織指導體系,為黨內選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具體實施中,我們認真深入調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動態以及可能影響選舉工作的各種因素,結合實際制定選舉實施方案、工作細則和處置預案,為選舉依法、規范進行奠定了基礎。近幾年縣、鄉鎮、村黨組織換屆中,沒有發生一起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沒有出現一起重大工作失誤,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

2、把握關鍵環節,嚴格依法規范運作。選舉前,嚴把代表素質關,主要體現在:①把好代表名額分配關,確保代表結構的合理性;②把好代表醞釀產生關,確保代表素質的可行性和群眾基礎的廣泛性;③把好代表選舉程序關,堅持做到依法按章辦事;④把好代表教育培訓關,進一步增強代表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同時,按照《選舉法》和《干部任用條例》中有關規定,認真研究制定《選舉辦法》,使之符合有關法律、章程和政策的規定,又切合我縣實際。選舉時,堅持和完善差額選舉制度,精心做好會場組織工作,保證選舉健康進行。在20*年鄉鎮黨委領導班子選舉和20*年縣委領導班子選舉中,確保了當選人100%符合上級黨委的組織意圖,確保了當選人100%以高票當選。

3、勇于實踐探索,積極創新選舉方法。在提高黨內民主、改進選舉方法上,我們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今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我們確定了7個村分別開展黨內無候選人直選和有候選人直選工作,7個村黨組織成員都以高票當選,最終這項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實踐證明,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開展黨內直接選舉工作,不僅可以充分發揚民主、體現選民意愿,而且能夠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有效避免矛盾的激化。2004年,我們還率先在全市試行鄉鎮團委班子公推直選和婦聯班子競選工作,為鄉鎮黨委開展黨內直選工作積累了有益經驗。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目前,從黨內民主選舉實踐來看,主要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在選舉中容易對組織確定的候選人進行重點介紹,而對差額候選人的情況介紹比較簡單;在等額選舉中,選舉一般設定為同意就不用提筆,不同意就提筆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代表選舉權的行使;正式選舉時,還比較強調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等等。

三、對策措施

黨內民主選舉制度,是黨內民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目前,黨內選舉制度的框架已經建立起來,但對照提高選舉制度科學性的要求,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方面。

1、改革候選人提名方式。堅持組織提名與黨員提名相結合,考慮從黨的代表大會、全委會、常委會中設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黨代表提名環節,組織提名的候選人要與黨員提名的候選人一視同仁,多數黨員不同意的堅決不能作為候選人。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采用的“兩推一選”方式,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思路。

2、完善差額選舉制度。選舉前要擴大黨員的知情權,實行候選人和群眾見面制度、競選制度,全面了解候選人。對于組織提名的候選人要采取多種渠道擴大候選人的知名度,實現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統一。同時,適當擴大差額比例,堅決杜絕變相等額選舉,克服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

3、擴大直接選舉范圍。要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的直選范圍,促使支部委員會、總支委員會、基層委員會以及書記、副書記等都由黨員直選產生,并使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到,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是對黨員干部的考驗,落選是直接選舉和差額選舉中的正常現象。

4、加強選舉過程監督??紤]在鄉鎮、村選舉中,設立有黨外人士和普通黨員代表參加的選舉監督委員會,實行全程監督,及時通報情況,增強選舉的透明度。選舉后,通過設計彈劾罷免制度,落實黨員選民的彈劾權,加強對當選人的監督,使選舉產生不稱職的領導不等到任期屆滿就能及時撤換。

5、保持選舉類干部屆內穩定。為尊重黨代會選舉的權利,建議經過選舉產生的領導干部應規定屆內調整人數不得超過班子成員總數的1/3,盡量在任期內少任免、少調動、少委派,從而加大領導干部對黨員選民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領導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