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干部待遇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02 05:16:00
導語:農村干部待遇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干部不是官,但在農村工作中的作用可不小。發揮村干部作用,既要靠組織教育培訓,同時也不能忽視其政治和生活待遇。目前,農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究竟如何?
生存現狀:待遇有所改善,但仍然偏低
12月初,記者到安徽省寧國市、績溪縣一些鄉村,與村干部座談。他們講,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及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發展現代化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精神,村干部有了較穩定的報酬,其中包括生活補貼、績效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離任慰問救助等。然而,村干部絲毫不掩飾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瀛洲鄉一姓方的女性村干部,今年48歲,先前當過民辦教師,后在鄉文化站工作,成了鄉聘干部。鄉干部清理時回到村里做文書,今年3月村兩委換屆被推選為黨支部委員。當村干部每月報酬不足400元,為了生活,她不得不在村里一家民營企業兼職做清潔員。每天早8點前,她必須把企業規定的清潔工作做完,然后趕到村部坐班,下午5點鐘后再到企業做清潔工作,企業每月給她600元工資。
葛有祥,47歲,寧國市青龍鄉龍閣村黨總支委員,1988年開始擔任村干部,2005年前沒有固定報酬。他說,寧國市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他們村又是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因此他的報酬還說得過去,每月能拿到1050元。家里山林地年收入不到3000元。妻子為了支付孩子上學費用,到市里一家工廠做縫紉工,一年收入上萬元。他們家在村里的收入屬中等偏下水平。他說,曾經中斷過一年村干部工作,到市里打工,150多天就掙了1萬多元。
西津街道辦事處風形山村委會主任談榮武,是全家收入最少的。這個村位于城鄉結合部,征地拆遷工作量大,超配了一名村干部,把所有村干部的報酬都拉了下來。他在考核稱職的情況下,每月只能拿1100元,而妻子和孩子掙的都比他多。
在調查中,村干部因為報酬太低,大都后悔參選。
激勵舉措:提振干部信心,但力度偏弱
記者重點調查的兩個縣、市,黨委、政府都很重視村干部隊伍建設,注重有效調動和保護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也想充分發揮村干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兩縣、市從2005年起就建立了村干部報酬正常增長、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離任補償)“三位一體”的激勵保障機制。今年,兩地都在符合條件的村主官中考核錄用公務員。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村干部的參選熱情,提振了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積極性。
然而,這些“拴心留人”、“強脊固梁”舉措,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
“怎么說呢,不參選后悔一輩子,選上了后悔3年。”44歲的汪興港今年3月競選上村委會委員。以前他跑運輸,收入不錯。當村干部后,每天必須到村部坐班,累死累活,家里什么都顧不上,每月報酬不過三四百元。兩個女兒上高中,正是用錢的時候,妻子經常埋怨他。
“如果我沒有300畝山核桃,一年10多萬元的收入墊底,這個村干部我肯定不干了。”今年37歲的村委會主任胡利文,幾年前就搞運輸,后又承包300畝山地種核桃,收入頗豐。說起今年3月參選村干部的動機,“就是看到這幾年村里有了發展機遇,想替村民干些事。”
績溪縣下派村干部方茂發談起他和村干部朝夕相處的日子,流淚不止:“雖然他們出來競選是自愿的,但我要為他們說一句話,村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也要生活,也需要大家的同情和理解。”
基層呼吁:政策更趨穩定,出路更寬廣
其實,抱著胡利文這樣的想法站出來參選村干部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真心想為新農村建設出力。他們是村民公認的“能人”,村民推舉他們;他們有新農村建設的本領,政府重視他們,希望把他們培養成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因此,黨委、政府這些年不斷出臺強化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政策和措施。但就目前村干部享有的待遇來看,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力度還顯得很不夠。
記者調查的這兩個縣、市,一個是安徽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個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從兩縣、市印發的提高村干部待遇文件看,即使實力強的縣,今年調整后的村干部月基本報酬標準也僅僅是: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職務“一肩挑”的,每月500元,村兩委正職每月450元,副職每月400元,一般干部每月350元。另外,再根據村收入情況加上績效獎金。
今年開始實行的村干部養老金政策規定:村兩委正職任期內養老金每繳納一年按月領取30元,其他村干部每繳納一年按月領取25元。也就是說,干滿一屆村干部退下來,每月只能領取90元、75元。盡管兩縣、市在此基礎上都制定了相應的正常增長機制,但由于養老金基數標準過低,村干部普遍有后顧之憂。
村干部除了期待報酬進一步提高外,對上級組織關于在優秀村干部中考錄公務員的政策也有想法。一位村主任講,現在規定的考錄范圍太窄,只有任滿三屆村主官、年齡在40歲以下的村干部才有資格參加考核,符合這個條件的寥寥無幾。
一位地方組織部門的同志也認為,應適當放寬村干部參考公務員標準,讓所有村干部都有機會。因為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如果他以前沒有做過村干部,沒有經過農村工作的鍛煉,村民不會一下子推選他為村主官,而當他把至少(一屆)3年的村兩委、九年(三屆)的村主官干下來,恐怕年齡早已超過40歲。村干部希望:調整報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標準,調整在村干部中選拔考錄公務員的政策規定,給更多的村干部以希望。
- 上一篇:論金融改革路徑創新
- 下一篇:地區黨委調研綜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