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平安家庭創建工作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4-03 10:07:00
導語:婦聯平安家庭創建工作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開展“平安家庭”創建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形式,也是家庭在新形勢、新要求下更好地發揮社會細胞作用、與社會建立良性互動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區婦聯貫徹落實揚州市婦聯關于“平安家庭”創建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把“平安家庭”創建工作作為參與和諧*建設、促進社會穩定的切入點,積家庭的“小安”為社會的“大安”,突出重點、形成合力,并在實踐的基礎上,開展了調查研究,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區“平安家庭”創建工作的基本情況
*區轄1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757平方公里,共有156個村,總人口51.02萬人,家庭戶160269戶。自2007年以來,*區婦聯以提高家庭成員的法制觀念和文明素質為基礎,以建設健康文明和諧的家庭和社區環境為目標,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發揮婦聯優勢,開展了一系列“平安家庭”創建實踐活動。截止目前,已有80%的村創成“平安家庭”示范村,有85%戶家庭創成“平安家庭”示范戶。主要做法是:
(一)以機制建設為突破口,健全創建“平安家庭”的保障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機制。*區委、區政府將“平安家庭”創建活動納入“平安*”建設發展總目標,健全了領導小組、協調小組等組織機構;完善了區、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平安家庭”創建陣地;充實了巾幗文明隊、志愿者、樓棟組長等隊伍。二是建立監督評估機制。堅持面向全體家庭,激發調動不同層面和類型的家庭,出臺了《*區“平安家庭”創建考核細則》,并依照標準,聯合區綜治委開展了考核評比活動。三是健全宣傳表彰機制。命名了一批“‘平安家庭’示范戶”、“法制宣傳教育示范點”、“優秀維權崗”、“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區(村)”、“文明樓幢”、“特色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在全區形成了“一石激起干層浪”的轟動效應。
(二)以載體建設為抓手,拓展創建“平安家庭”的活力源
1、緊緊抓住“法制宣傳”載體。聯合區綜治辦、司法局開展了“提高法律素質•維護婦女權益”為主題的“三八”維權周法制宣傳系列活動;與文明辦舉辦了“講文明、迎奧運、促和諧、奔小康”活動啟動儀式;舉辦了“《說法》欄目進社區”、“以案說法”活動以及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各鎮(街道)開展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繼承法》“四法”進村(居)入戶活動。同時,*區婦聯于今年四月底,創造條件開辟了“*婦女網”,創辦了《*婦女工作簡報》,以專題、專欄、專版的形式,重點報道了“平安家庭”創建活動中的先進典型和好的做法。通過多角度的宣傳,全區上下掀起了一股“心連心共創平安家庭,手拉手共建平安*”創建活動熱潮。
2、緊緊抓住“家庭建設”載體。通過“學習、健康、守法、綠色、廉潔”等理念提升“平安家庭”創建的質量,評選出學習型、健康型、守法型等各種模范型家庭;利用家長學校、社區婦女學校等陣地舉辦了各類家教講座,累計132場。同時對社區青少年中的重點對象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個案工作,實施“1+1”家庭結對幫扶,幫助問題兒童疏解心理困惑,緩和與家庭的對立情緒。
3、緊緊抓住“維權防范”載體。一是重視源頭維權。針對家庭暴力、婦女勞動權益保障等問題,聯合勞動、工會、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進行專項調研,提出措施和建議,并協調有關部門加以落實;利用參政議政平臺,就婦女權益保障、流動婦女健康等問題形成多項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二是重視個案維權。今年年初,實行了信訪工作月報制,規范了登記來訪制度,慎對每位來訪者,做到不積壓、不推諉。三是重視社會維權。成立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協調領導小組,明確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聯合區綜治委下發了《*區“平安家庭”創建活動意見》;聯合區法院建立了特邀調解員制度,共有10名婦女干部被區法院聘為特邀調解員,參與民事案件的庭外調解;聯合司法局建立了律師值班制度和律師聯系制度,把每周五定為“律師值班日”,聘請律師現場為婦女群眾提供法律幫助。同時,還邀請專門的律師作為維權法律顧問,免費為合法權益受侵害的婦女提供法律幫助。
(三)以關注特殊群體為重點,增強創建“平安家庭”的實效性
一是關愛因貧困而不平安的家庭。注重發揮邗上“開妍巾幗家政服務所”和瓜洲“永艷家政服務所”的作用,兩年來共開展家政服務培訓班4期,培訓婦女318人,解決就業106人,同時放大區“巾幗創業聯誼會”效應,目前已幫116名婦女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
二是幫扶因特殊原因需要特殊關心的家庭。*區現有2646名留守兒童、242名單親兒童、690名困難兒童。為此,*區婦聯不斷擴大愛心志愿者隊伍。目前,全區有社會媽媽、社會爸爸286人。今年,在瓜洲鎮建華小學掛牌成立了“留守兒童教育示范基地”,啟動了“巾幗文明崗”和困難兒童結對幫扶儀式,共有35個“巾幗文明崗”和35個困難兒童結成了幫扶對子。
三是關注因矛盾凸現而不安寧的家庭。進一步強化了維穩職責,本著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原則,明確了各基層婦聯主席為維護穩定第一責任人,并將此項工作納入了年終考核;成立了鎮、村二級維權志愿者隊伍,目前已有維權工作者180余名,不少村委會還設立了談心室,依托村級警務室建立了家庭暴力投訴站;組織各鎮(街道)開展了居民逐戶調查,重點對有暴力傾向的家庭進行登記造冊,定期走訪、重點防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習俗的激烈碰撞,給“平安家庭”創建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平安家庭”建設面臨著新的矛盾和問題:
(一)“平安家庭”建設中存在三個主要問題
問題一:家庭暴力。據*區婦聯系統來信來訪的數據顯示,家庭暴力已占家庭問題的58%左右。婚外情導致家庭暴力,對家庭成員造成的嚴重精神創傷,是家庭不安定的主要方面;伴隨著家庭小型化與社會老齡化,“傭人型”、“冷落型”、“推諉型”并存的不敬老現象,形成對待老人的軟暴力,也是影響家庭和諧的不可忽略的方面。無論是家庭暴力,還是不敬老問題,都直接影響到“平安家庭”的創建。
問題二:家庭教育。被調查的家庭普遍認為,對孩子的家教難度越來越大,社會環境與家庭教育的沖突在加劇。某些不良娛樂場所,如網吧、迪吧、錄像廳等,使不少青少年荒廢學業,染上惡習。一些報刊雜志、影視作品過多渲染暴力行為、傍大款、婚外情等,扭曲了青少年的道德良知。娛樂環境和輿論環境的負面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消減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利于“平安家庭”的創建。
問題三:特困家庭。許多下崗職工家庭、單親家庭、流動家庭等群體急需得到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愛。因此,“平安家庭”建設應加強服務,努力為特困家庭排優解難。
(二)“平安家庭”建設中存在三個主要矛盾:
一是創建工作的活動性要求與活動經費之間的矛盾。開展“平安家庭”創建工作要靠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來體現,而活動的開展又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作保障。“平安家庭”的創建工作無專項資金,不少鎮、村經濟基礎薄弱,活動開展缺少經費保障。
二是創建工作的廣泛性要求與群眾參與熱情之間的矛盾。不少鎮、村“平安家庭”創建工作仍停留在宣傳號召階段,參與人數不多。由于婦聯的宣傳工作缺少好的典型引路,不少群眾在創建活動中自我參與、自我提高意識不夠強,熱情不夠高。
三是創建工作的考評性要求與衡量標準之間的矛盾。考評機制對推動“平安家庭”的創建工作全面展開尤為重要。盡管*區婦聯已出臺了《平安家庭創建工作考評細則》,但這個評估標準仍然難以操作,衡量標準難以統一。
三、工作思路
*區“平安家庭”創建工作從2007年的宣傳發動,引向2008年的全面推進,即將進入2009年的深化提高,是一項系統工程。2009年是*區“‘平安家庭’深化年”,*區婦聯確立的工作思路是:教育為先,機制為本,維權為重。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法制宣傳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平安家庭”創建的宗旨就是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質。因此,要面對家庭,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他們合理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面對婦女,廣泛開展以健康為主題的“一防二離”活動,即預防艾滋病,遠離、遠離賭博的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家庭成員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向青少年,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幫助他們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努力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要鞏固和拓展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家庭親子溝通等相關研究,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建立長效的社會治安防范和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建立長效機制是深化創建活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以各項活動載體為抓手,不斷提高家庭成員對重大事故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安全防范意識;另一方面要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不斷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法律咨詢服務機制。通過健全區、鎮、村三級婦女法律援助網絡,建立多項信訪制度,開通婦女維權熱線和反家暴熱線等途徑,努力做到接待一件糾紛、調處一個矛盾、和諧一對夫妻、穩定一個家庭、平安一方社會。二是建立家庭暴力調處機制。將與公安部門聯手,充分發揮鎮(街道)設在派出所的家庭暴力投訴站的作用,做到有案必接,有暴必阻,有效遏制家庭暴力現象的發生;與民政部門聯手探索對受害婦女的援助,嘗試建立“受暴婦女援助站”,對受害婦女給予短期救助。三是建立婦女維權源頭保障機制。將成立*區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委員會,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搭建新的工作平臺;開展《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調研工作,提出保護婦女權益的法律建議,使《婚姻法》、《婦權法》在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方面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保障廣大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平安家庭”創建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根本利益。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家庭平安的因素。一要重點對拆遷、農村土地征用等工作中出現的群眾利益受損特別是婦女群眾利益受損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二要協助黨和政府幫助婦女群眾解決就業、醫療、社會保障、子女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三要大力開展面向弱勢群眾和困難家庭的社會援助,使他們共享小康建設的成果。尤其要圍繞來邗務工家庭,開展平安創建活動,要深入了解廣大流動家庭的需求狀況,真誠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把他們凝聚到“平安家庭”創建的各項活動中來,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