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領導干部合格思考

時間:2022-04-07 01:53:00

導語:新時期領導干部合格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領導干部合格思考

黨的*對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把提高干部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和增強團結作為重點。作為新時期領導干部,要認清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就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政治上堅定、紀律上嚴明、業務上精通、作風上優良,能經得起各種考驗的、人民群眾滿意的好干部。

一、努力學習,加強自我改造

建設學習型黨員干部隊伍,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加強干部隊伍自身建設的需要,是干部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需要。新時期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出現,各種矛盾互相交織,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把勤于學習同勇于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理論真正進入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實踐過程中。

1、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權力觀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長進步,而且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對此,要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要明白權力是誰給的,二是要明白為誰用權的問題。權力是誰給的呢?毋庸置疑是人民賦予的。一個人走上領導崗位,獲得一定的權力,盡管與個人的努力和領導的關心分不開,但歸根結底是人民和組織的信任。你當上領導,說明組織和人民群眾對你的德、才是認同和贊許的。個人德、才的提高,離不開組織和人民的長期培養和教育。所以,當人民信任你,組織器重你,把權力交給你的時候,就要時刻“飲水思源”,想到權力來源于人民的重托,來源于組織的信任。每個領導干部在掌權后,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真正做到仰不負黨,俯不愧民。同時,要明白權力是一種責任。權力意味著為人民服務的義務和責任;否則,只講權力,淡忘責任,必將導致權力的濫用。還要明白權力是一種約束。有一定的權力就要受一定的約束;否則,為所欲為,終將喪失權力。領導干部要經常約束自己,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不為權所害,不為欲所惑,不為利所縛。從一定意義上講,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將你推向人生和事業的顛峰,也可以使你跌入萬丈深淵。問題的關鍵在于為誰掌權、為誰用權,人民給了我們權力,組織給了我們信任,我們的責任就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為群眾服務,為人民用好權,把自己的知識、才能回報給人民、回報給組織;如果濫用權力,以權謀私,必然為權所害,身敗名裂。

2、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客觀要求。樹立正確的利益觀,首先,要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分配的關系。領導干部手中執掌著各種權力,在利益分配中占據著有利地位,屬于強勢群體,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真正做到為人民謀利益,就能影響和帶動一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否則,不僅有害于改革開放大業,也將危害黨員干部個人的利益。其次,要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當然要考慮自己所負責的單位或部門的利益,但不能一切都圍繞著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而轉動。否則,只從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對全局利益全然不顧,甚至損害全局利益,那是要出問題的。再次,要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都要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來獲取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我們的黨員干部也有個人的正當利益,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待遇和生活條件也應該逐步改善,但是不能超越實際,脫離群眾。

3、樹立正確的親情觀,筑牢“人情防線”。

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什么樣的親情觀應有自己的準則和信條。有的人總為子女謀利益,最后落了個家破人亡、貽害子孫的結局。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說得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明智通達。

4、樹立正確的幸福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幸福的本意體現的是人們在理想實現后的身心愉悅。幸福在哪里?有一首歌詞寫得好,“她在辛勤的耕耘里,她在勞動的汗水里。”歌詞富有深刻的哲理。錢多能買來幸福嗎?不見得。如果是不義之財,招來的只能是災禍,即使是一時未被查處,也是心驚膽戰,夜不能寐。有的人認為,說為人民服務是幸福的套話,是極左思潮下的假大空。這是不對的。我們提倡的是在為人民服務的同時,在勞動中獲得應有的報酬,享受應有的快樂與幸福。共產黨人應該在為黨的事業建功立業中實現個人價值、個人理想和抱負,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二、防微杜漸,加強自我約束

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黨性修養,也是黨和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做到這一點,要努力踐行“四慎”。

1、要慎獨。古人說,君子慎獨。眾目睽睽之下,謹言慎行并不難,難的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嚴于律己。每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珍重自己的人格、言行和名譽,要慎重對待各種誘惑,不輕浮于世。不狂妄自大,不自輕自賤,待人處事與自己的身份相符。時時處處用黨紀國法來約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軌舉動,真正做到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發揚艱苦奮斗、廉潔從政的革命精神,積極主動地做好每一份工作。

2、要慎微。“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話雖老話,卻富有哲理。有的同志認為,只要不犯大錯,不搞大腐敗,犯點小毛病,組織會寬容的,群眾會原諒的。在一些小問題上漸漸放松了自我約束,滋長了放任心理,最后深陷泥潭難以自拔。小節不保終累大德。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在慎微上下工夫,注重每一件細小的事情。“去小惡以保本真,積小善以成大德”。

3、要慎始。人生貴善始。加強官德修養,保持自身廉潔,關鍵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動,就能在各種腐蝕誘惑面前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黨員干部在不法之舉面前要慎重對待“第一次”,果斷拒絕“第一次”,這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警惕了“第一次”,在廉潔與腐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就往往能立于不敗之地。

4、要慎終。善始不易,善終更難。要做到善始善終,始終如一,必須獨善其身,防止心理失衡。一些領導干部開始很不錯,但是后來還是出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失衡,感到這輩子太“虧”了,企圖通過勤“撈”來彌補“損失”。同時,對違紀違法存在僥幸、冒險心理,自以為手段高明,無人知曉。到頭來,成為人民的罪人。因此,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做到慎始善終,為自己的一生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踐行“四慎”,就是要培養每個黨員干部良好的官德。有德無才,難以擔當大任;有才無德,其才反濟其奸,重用了很危險。既然為官,就不能缺乏官德。有幸做官,無心修德,則貽害無窮,黨員干部一定要做到“四慎”,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艱苦奮斗,加強自我反省

領導干部能不能堅持做到艱苦奮斗、廉潔從政,關鍵是能否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檢點自己的作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為此,要注意把握好三個關系。

一是與時俱進與艱苦奮斗的關系。艱苦奮斗不僅有艱苦含義,更有奮斗的要求,它強調精神振奮。作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它體現了一種重在奮斗、貴在進取、不懼困難、樂于奉獻的精神境界。還有人認為,艱苦奮斗和與時俱進是矛盾的,認為艱苦奮斗就不能與時俱進,艱苦奮斗會束縛開拓進取精神,把兩者對立起來,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與時俱進與艱苦奮斗是一致,互相促進的。首先,二者都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必須具備的品德。與時俱進從理論品格、思想精神方面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保障,艱苦奮斗從思想品格、作風方面為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次,二者都體現了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奮力拼搏、不斷進取的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可以激勵共產黨人更好地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探索新事物,發現新規律,做出新成績;與時俱進又可以使共產黨人在新形勢下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固步自封、不驕傲自滿,勇于進取。因此,提倡艱苦奮斗是為了更好地與時俱進,強調與時俱進,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將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改革開放離不開與時俱進,也不能丟掉艱苦奮斗。

二是自律與他律的關系。同志強調,各級黨組織必須對黨員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這“四嚴”體現了內因外因、自律他律的統一。艱苦奮斗、廉潔從政不能離開“四嚴”。當前要特別強調監督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上級監督鞭長莫及,同級監督怕撕破臉皮,群眾監督無法知情,因而使監督成了“聾子的耳朵”,因此,我們要糾正這種現象,黨員干部要有意識地自設監督關口,自設防線,在努力做到廉潔自律的同時,主動接受他律。

三是說與做的關系。我們有的領導干部,說一套,做一套,搞“兩張皮”、“兩面派”。還有的對別人講馬克思主義,而自己卻在搞那些烏七八糟、見不得人的事。這與黨的優良傳統是背道而馳的。不解決這個問題,黨風難以根本好轉,廉潔從政也難以落實。因此,每一個黨員干部,一定要表里如一,說與做統一,堅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一個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的領導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