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6-08 04:25:00
導語: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信訪工作高度重視,經常專題研究部署信訪工作。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信訪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信訪秩序得到好轉,各類群體性上訪事件得到了有效遏制,為全縣改革、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
對組織部門而言,干部監督工作是信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部門一項新的重要工作職能。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干部工作存在著“重選任,輕監督”的現象,導致有些干部因缺乏監督而違法違紀甚至犯罪,損害了干部形象,損壞了黨的聲譽。
今年群眾通過信訪渠道反映11起問題,反映最多的是黨員干部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為政不廉、以權謀私、民主意識、工作作風差等問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干部監督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了工作的開展。下面結合實際就干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職責定位不清,分工不明。
在處理組織部門干部監督與紀檢監督的關系上存在誤區。在監督內容方面,存在認為紀檢機關主要是監督黨員干部,而組織部門主要是監督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錯誤認識,輕視了對領導干部的監督;在監督方式方面,存在認為干部監督就是像紀委辦案那樣接處信訪件、就事論事,對沒有犯原則性錯誤的認為就是沒有問題的誤區,事實上,很多時候雖然經調查干部沒有犯原則性錯誤,但往往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干部的政治素質、思想覺悟、工作能力等相當有價值的監督信息。
二、監督信息零散,溝通不暢。
一是通過相關部門獲取干部監督信息方面。存在信息搜集渠道不暢的現象,如與執紀執法部門聯系通報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執紀執法部門掌握的信息只希望自己處理,不愿意報給組織部門,上報的大都是些宏觀問題,難以具體到人和事,實際利用價值不大。二是通過群眾獲取干部監督信息方面。由于干部監督信息,特別是干部不良信息大部分普通群眾不知情,同時受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良現象的影響,有些知情人也存在“少說幾句,少惹事”的想法,明哲保身不愿得罪人,群眾監督的積極性未能充分調動。
三、監督方法不多,手段單調。
一是存在監督手段不多問題。對于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干部監督工作,研究探討得不夠,手段不新,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雖然近年來一些監督方式,如經濟責任審計、誡勉談話等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干部監督的主要方式仍是信訪調查,監督的方法主要還是調查、測評。二是存在制度落實不力現象。盡管制定了不少干部監督方面的規章制度,但往往是印在文上、編在書上,因缺乏有效的措施保障,最終未能真正行之有效地運行。三是干部談話,特別是調配干部時的談話,形式主義還是比較重。因為談話人比較多,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大家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此這樣的談話起到的監督作用相應不是很明顯。
對策與努力方向
針對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我們不斷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擺脫傳統思想觀念和固有思維方式的束縛,在以下幾個方面謀求創新突破:
一是健全監督信息日常收集渠道。努力做好組織部門信訪渠道建設,在設立舉報信箱、舉報電話、網上舉報電子郵箱和聘請干部監督信息員的基礎上,注重將被動地“等”信息與主動地“取”信息相結合,定期到基層了解情況,對重大情況及時與紀檢、審計等部門聯系通報。
二是完善部內監督信息歸口管理。在部內建立健全干部監督信息收集、匯總、運用機制,將各科室在工作中收集的相關監督信息,報干部監督科科統一匯總、集中運用,形成干部監督工作的合力。
三是提高監督信息渠道效能。建立健全與執紀執法部門日常聯系通報制度,提高監督信息的時效性,加強聯系通報責任追究制,提高監督信息的準確性,增強聯系通報內容的規范性、具體性,提高監督信息利用效果。
四是要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轉變,增強干部監督的連續性。加強對干部任職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 上一篇:縣鄉黨委運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