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會計企業管理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25 10:39:00
導語:獨家原創:會計企業管理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在的會計工作并不是以前人們認為的那樣,是單純的記帳、算帳和做帳的帳房先生,是一個差使,僅僅對主人負責。現在的會計工作實質是企業的財務管理,是對企業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企業活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隨著企業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已日益顯現,企業會計工作的任務,已從單純的信息咨詢、監督、服務等職能進一步向預測、監測和參與企業決策職能發展。搞好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已為企業領導人和社會各界所認識。本文淺論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思考,期望能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以把這個問題研究深,研究透,真正發揮會計在企業管理中作用。
一、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
1.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處于重要地位
一個企業的企業管理工作涉及許多不同的部門,管理成效的優劣不是管理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它是企業若干部門共同執行的結果。由于會計部門的特殊地位,它與企業的各個部門、各項業務發生廣泛、直接、連續的關系,其范圍之廣,影響之大不亞于總經理辦公室,有時還超過總經理辦公室,特別它掌握的財務數據是企業的命脈。因此,會計部門在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各部門中處于中心位置,只有讓會計參與到企業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2.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決策的所必需的基本依據
會計信息是企業對經濟形勢分析判斷和決策以及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據。會計部門及會計工作人員,肩負著對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反映、監督、分析和咨詢的任務,會計工作的出發點和歸結點都在圍繞著信息工作而展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決策的正確與否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往往又取決于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時性。企業決策者只有利用準確的會計信息,進行全方位分析,才能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開拓、產品定價、資金投入的協調統一,保證經營決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企業槍的先機,掌握主動,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這里面,會計信息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為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是為了效益,而有沒有效益,別的部門不可能拿出完整、權威的數據,只有會計部門拿的出。所以,在企業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其他部門認為可以辦的事,是萬無一失的,但經會計部門一分析,認為不行,通不過,這事往往也就不辦了,或者不了了之。
3.會計預測是企業經營決策一項不可缺少的程序
現代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僅掌握當前的市場需求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了解、預測市場的發展變化,為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分析資料。企業的生產經營預測,一方面通過會計分析,對市場的潛在需求和發展變化做出預測。另一方面利用會計信息通過對企業現有及過去的生產經營的分析,預測將來可能達到的生產經營目標,提出影響未來供需狀況的原因,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可靠保障。所以企業經營決策少不了財務分析,也就是會計預測。只有財務分析或會計預測,項目是贏利的,企業經營決策才會定下來,項目有可能上。
4.會計分析是企業經營決策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據
會計分析既是制定計劃的前提,又是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反映工作成績、提出改進意見的主要手段。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成果所進行的會計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經濟效益的潛力和途徑;二是可以發現企業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進而提出對策。所以離開了會計分析,企業經營就是一筆糊涂帳,誰也說不清。當大家對某項經營決策有異議,爭論不休時,有人就會說,不要爭了,讓會計把帳算清了再說,以此也證明會計分析是企業經營決策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據。
5.會計工作結果是檢驗企業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標準
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必須由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來檢驗,會計工作結果是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的數量表現,通過對會計結果的信息反饋,可以檢驗企業經營決策正確與否,同時還能為企業決策提供新的決策依據,起到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自我發展的能力的作用。
二、對企業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地位的思考
(一)企業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信息披露不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
一是會計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對指標變動現象的羅列,應用性不強,成因分析不夠;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大多反映的是一些顯性指標,對于某些隱性指標如人力資本等卻沒能反映,而恰恰是這些隱性指標是企業利潤增值最為重要的因素;三是刻意掩飾不良信息,有些企業管理人員好大喜功,對于不良的會計信息采取掩飾行為。事實上要診斷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維護企業機體健康運行,必須反映真實情況、掌握真實數據,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挖潛睹漏,開源節流;四是無法滿足對前瞻性信息的需求,現代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決策者必須能對影響其決策的因素事先做出調整策略,因此,對會計信息預測價值和及時性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上述問題的出現,固然與企業的客觀情況有關,但有時也離不開會計的自身素質,有的會計會做帳,卻不會進行會計分析,或者分析了,理不出一個頭緒,這些都是會計信息披露不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的原因。
2.企業領導對會計工作的認識不夠
部分企業領導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能按時報送出會計報表,完成報送任務就可以,對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建不建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甚至有的企業領導為了局部利益遠,迫使或誘導會計人員說假話、報假數,以顯示其“政績”,取得“政治榮譽”,或逃避稅賦,使會計人員處于進退兩難的境遇。還有部分企業領導認為自己企業效益不錯,日子過得去,會計工作不必過于精細,馬虎一點沒有關系;甚至誤認為會計工作過于精細,要得罪人,影響團結。這些都是企業領導對會計工作的認識不夠的具體表現。
3.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人員自身素質不高
當前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主要表現一是有的企業會計機構不夠健全、會計人員的配備有欠缺、會計崗位設置不夠規范、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完善;二是隨著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機構改革成為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企業中表現好的、技術全面的會計人員往往被分流,安排他職,從而因為崗位的變動,影響到會計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三是一些單位任用會計人員,并不是向社會廣招人才,公平競爭,而是把一些文化水平低、不懂業務、“聽話”的人安排在會計機構,這些人不懂會計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只為了討好領導,惟命是從,不按規矩辦,記帳隨意,手續不清,資料不全,任意偽造。在是非方面,不堅持原則,對違法違紀行為不敢于制止和揭發,影響了會計信息市場的公平和公正。四是會計人員認為自己是吃企業的飯,應該服從領導,領導怎么說,我就怎么做,不敢堅持原則。有時還害怕頂撞領導,會丟掉飯碗,而甘于逆來忍受。
4.會計分析工作未能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中
企業會計人員大多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不了解企業的經營活動,對會計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認為將會計數據上報以后會計工作就完成了,而沒有認識到會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將所得到的會計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找出對策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也就談不上寫出深層次、高時效、高質量的會計分析報告。在現實企業中,企業會計人員屬于一般管理人員,沒有資格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所以有數據,有情況也提不到企業經營管理上。而企業領導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往往是某項數據要問會計,把會計找來問清楚就好了,并不要會計參與討論分析。
(二)發揮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所應做五項工作
1.改變觀念,讓會計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
會計信息是企業決策的基礎,會計的分析與觀察是企業決策的重要保障,會計工作的結果又是企業決策正確與否的檢驗標準,會計已成為企業領導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因此,企業各級領導和企業管理人員要關注會計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要正確認識會計,重視會計工作,牢固樹立會計參與企業決策的全新觀念,提高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在人、財、物上給予企業會計工作以必要的支持;而且要學會或善于運用會計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決策。其次,會計人員要轉變思想,對會計工作的認識要有個飛躍,調整會計工作服務方向,由過去的報表型會計轉變為企業經營決策服務的管理信息型會計,確保會計數據的質量,使會計信息成為企業具有高度權威性的決策依據。
2.創新會計指標體系,強化為企業服務功能
企業要發展,會計部門必須轉變傳統角色,即要從原來只是單純進行數據的記錄、整理和報送,轉變到為企業提供戰略決策的高度,要成為企業改革的積極推進者和主導力量。因此,要求企業的會計人員不僅要真實、準確、及時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而且還要把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各種有利及不利因素,通過各種指標呈現出來,使企業決策者或領導者一目了然,為制定工作目標、做出正確決策提供資料。同時,要研究建立一套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需要,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趨勢的會計指標。如企業的經濟利潤、投資回報率、資本盈利能力、技改技措投資消耗量、庫存物資利用率等。并且應隨著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及時作相應的調整,以使會計的內容能夠跟得上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的變革。
3.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隊伍素質,保持會計隊伍的穩定
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一是必須穩定會計隊伍,嚴格執行會計持證上崗制度。二是采取各種形式培訓和繼續教育在崗會計人員,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業務學習,培養和提高會計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建設好一支業務精、知識面廣、素質高的復合型會計人才隊伍;三是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思想作風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發揚堅持原則、注重科學、嚴謹求實、保守秘密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大力弘揚會計工作的正氣。除上述外,還應提高會計隊伍的待遇,做到與技術隊伍有相同的待遇。
4.建立會計分析制度,使之真正為企業經營服務
提高會計分析水平,充分發揮會計的預測和預警作用,做好會計分析工作,是發揮會計工作信息、咨詢、監督、服務職能的關鍵。一是會計人員可根據日常的會計資料進行動態分析,揭示企業一定時期生產經營過程的發展變化規律,從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起到預測和預警的作用。二是要搜集市場及同行業的信息,正確認識企業在本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三是會計人員要配合企業領導決策做好專項調查工作,并且提高會計分析深度,樹立超前服務意識,使會計真正成為領導經營決策中的耳目和幫手。
5.舍得投入,提高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企業要建立內部會計信息網絡,使會計部門成為企業的信息庫,使會計信息在企業內部根據需要達到信息共享,使會計的信息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這里面,企業領導要有清醒的認識,舍得投入,建立起內部會計信息網絡,發揮會計工作的信息化效能。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信息加工速度要求越來越快,信息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計算機技術的引入,使得企業會計工作建立在精確、快速、高效的現代化信息處理技術之上,這不僅能高質快速地完成上級部門布置的會計報表任務,而且能讓企業會計人員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為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出謀劃策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6.強化法制意識,做到依法辦事
為了避免有的領導為了政績或小團體的利益弄虛作假,迫使會計人員編造虛假數據現象的發生,應將《會計法》的學習內容納入到領導干部培訓的內容中,使領導干部和各級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都能樹立牢固的法制意識,維護會計工作和會計數據的嚴肅性和真實性,從而使會計工作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以上淺論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思考,但這只是初步的。在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要真正樹立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不僅會計和企業領導能認識到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還要讓一般員工也認識到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這樣才能真正樹立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從而保證會計真正能為企業的發展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意見
- 下一篇:發改委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