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辯證觀思考

時間:2022-06-26 10:07:00

導語:領導班子辯證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班子辯證觀思考

團結和諧是社會力量之源,也是建設堅強領導班子的重要保證。

領導集體是一個群體的核心,領導集體堅強,帶領的群體才能堅強。而領導集體的堅強,不是個別人的性格堅強,也不是少數人的意志堅強,而是全體成員彼此團結,人心凝聚,思想統一,意志堅定而形成的堅強。只有這樣的堅強,在內部關系上才不會形成內耗;對待工作任務才能群策群力,一致向前,戰勝一切挫折和困難。而一個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不是自發形成的,也不是一味靠他力監管就能保證的,它要求班子成員在主觀上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有十分清醒的認識,這樣才有利于搞好團結,促進和諧。

正確處理“團結和諧”與“思想斗爭”的關系。和諧社會建設既包括社會方方面面建設關系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和諧。和諧并不等于沒有矛盾,也不等于沒有斗爭。人與自然要和諧,但在自然災害到來時要斗爭;社會各方面建設要和諧,但對危害建設的行為要斗爭。一個領導集體也是這樣,團結和諧是共同的愿望,但出現不團結不和諧的現象,還是要正視矛盾,竭力抵制。團結和諧局面的形成,就是不斷發現矛盾、化解矛盾的過程,是講黨性、講原則、講諒解、積極營造的結果。這其中既包括每個人注重從正面努力,也包括同消極因素和不良行為作斗爭。像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那樣,只斗爭沒有和諧;但一味一團和氣不開展思想斗爭,人人都當和事佬,一任不良風氣和不良行為橫行,也沒有和諧。當然,開展思想交鋒應注意把握原則和方法,那就是一切從團結的、善意的和友好的愿望出發,既把和諧作為目標,也把和諧作為手段,防止損害既有的和諧關系。

正確處理“班長”與“成員”的關系。黨委正副書記是領導班子的正副“班長”。對“班長”的正確理解是,首先“班長”是處于領導集體之中的,其次是其所處的只不過在“首席”位置。這就說明了,任何一位“班長”都是不能脫離領導集體的,更不能離開集體而獨立行使個人領導權。明確這一關系,“班長”就應當把自己當作領導集體中的一個成員,時時保持“集體領導”意識,遵循“集體領導”原則,實行“集體領導”方法,體現“集體領導”效能。特別是在處理敏感問題上,“班長”只有一票權,那就只能行使一票權,不能因為自己是主要領導就一切由個人拿捏。這樣做,就越出了權限,妨礙了他人行使權力,勢必造成領導班子不團結不和諧。同時,在黨的領導根本制度上,實行的也是黨委統一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這也說明,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是“分工負責”的關系,而不是從屬關系和依附關系。保持這種關系,既有利相互協商合作,又有利于提高效率。

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提高黨委領導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根本保證,也是使領導班子團結和諧進行工作的基礎。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班子成員的意愿、主張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班子成員意見的達成,智慧的凝聚,行動上的步調一致。這其中不容易處理好的,一是有的同志假“民主”之名,行“集中”之實,最終個人說了算;一是只看重“民主”,不重視“集中”,表現出泛民主化和極端民主化,導致組織決定不能有效貫徹落實。可以說,民主集體制是保證領導和諧共事的制度。違反這個制度就必然不能實現團結和諧共事。

正確處理“個人威信”與“集體形象”的關系。領導個人威信具有非權力影響力。但個人威信不是靠口頭樹起來的,也不是靠擠壓他人成就的,而是在領導部隊建設與發展中自然形成的。需要明確的是,領導干部樹威信是為了更好地抓工作,這就要求樹立個人威信時,必須有利于樹立集體形象,只有集體形象好,個人威信才會有;如果集體形象很差,個人威信也會打折扣。當個人威信與集體形象發生矛盾時,應以集體形象為重。僅有個人威信,而不注重集體形象和他人威信,這種所謂的“個人威信”是單薄的、孤立的、不和諧的,也是不能持久的。

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利益問題在一個領導班子中往往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因為有些同志常常處理不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的關系而造成隔閡。有的同志想個人利益多一些,損害了集體和他人利益;還有的見不得別人受表揚、受獎勵,一見心里就不舒服,于是拐著彎兒找別人的茬兒,或背地里去搞點什么名堂以“補償”自己的損失。這些都是造成班子不團結不和諧的因素。正末要正本,潔流要潔源。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只有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公正了、明智了、豁達了,領導班子的內部關系就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