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思考

時間:2022-07-13 05:09:00

導語: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思考

近日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文件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被列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而且鄉村旅游業首次登堂入室,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里,成為特色農業的組成部分。對于*這樣一個有著豐富農林水資源的農業大市來說,我們應該有所作為,做好結合文章,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好務。

從我市情況看,上世紀九十年代,為配合農、林、水建設工程,特別是在土地改良,植樹造林、水利項目興建過程中,作為附屬內容,農業生態觀光旅游開始起步,成為*鄉村旅游業的先聲。經過十幾年開發建設,以生態、環保、特色種、養、植、加工、科技示范、休閑、娛樂、觀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業逐漸發展壯大,已成為*旅游的對外主打品牌的拳頭產品,是魯北田園、生態*、綠色*、休閑*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有先后榮獲聯合國獎項、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富有大禹文化內涵的禹城禹西農業生態觀光園區;榮獲中華第一棗林、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集紅色旅游、綠色旅游為一體,棗文化內容豐富的樂陵十萬畝棗園;以新農村建設為品牌,全國知名的農業旅游示范點——樂陵梁錐新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充分展示高科技魅力的平原世紀風高科技示范園區;以展示黃河農科文明為主的省級森林公園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臨邑紅壇寺森林公園、齊河黃河游覽區以及集垂釣、采摘為一體的德城區黃河崖萬畝桃園等等。實踐證明這些項目的開發建設不僅僅是有力促進了當地旅游工作開展,而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示范帶動、生態環保、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各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信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央一號文件的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旅游業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高和飛躍,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因為從旅游發展規律及本身特質看,旅游業有獨特的拉動、關聯、帶動、促進作用和效應,鄉村旅游業的大發展必將為農村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活躍農村經濟,開闊農民朋友的視野,更新觀念,帶來現代的經營理念,先進的管理模式,開放的意識,創新的思維,培養一批現代農民,從而為現代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可靠人才基礎,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保障。同時,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會使一度較為落后的農村在衛生水平、交通、通訊、服務網點、餐飲、住宿等等各方面得到迅速改觀,必將大大加快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從這個角度說,鄉村旅游業理當成為現代農業以及新農村建設的催化劑、助推器。

當然,按中央文件精神要求,與先進地市諸如鄉村旅游開展較好的濰坊、煙臺、日照相比,我市鄉村旅游業還處在加快發展,提高素質,提升水平的階段,工作還有很大潛力和發展空間。首先應搞好全市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明確思路,準確定位,立足自然和人文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到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優惠政策,確定任務目標、保障措施。揚長避短,不搞行政命令,一刀切,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發展可以形成旅游吸引力的特而專、新而奇、精而美的新產業、新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二是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宏觀引導以及工作中的具體指導,在有條件的鄉村,適度開發“農家樂”項目,吃在農家,住在農家,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使其自覺自愿從事鄉村旅游業,嘗到甜頭,獲得實惠,享受發展成果,增強信心。三是謀劃長遠,立足當前,整合現有鄉村旅游資源,全面包裝,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把*好的鄉村旅游產品賣出去,賣個好價錢,提高經濟效益,把區位交通優勢用好用足,吸引來自周邊大中城市的游人來*休閑、觀光、度假、回歸自然、盡享田園風情。四是利用鄉村旅游發展平臺,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法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現代意識和眼光的高素質人才。五是進一步完善各類基礎配套設施,使游人進得來、出得去,玩得開心、順心,有一個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的旅游大環境。

發展鄉村旅游業任重道遠,但前途光明,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各部門鼎力支持配合,有多年來艱苦創業打下的良好基礎,*鄉村旅游業必將得到大的發展,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