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發展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28 11:08:00

導語:職業教育發展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發展工作調研報告

一、當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目前,我市共有各類職業院校25所,其中省屬高職院校有**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2所,市屬職業中專學校有**職業中專、宣風職業中專、**衛校3所,縣區辦職業學校5所,民辦職業學校15所。中等職業學校中有3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所省級重點職業學校,1所省示范性職業學校。到2009年上半年止,全市各類職業學校共有在校生27030人,開設專業20余個,涉及工、農、林、服務、it等多個行業,其中機械電子、園藝、旅游服務等專業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大等幾所學校硬件建設都有較大進展,市和縣(區)屬職業學校如**第一中學、上栗二中、宣風職業中專、大安職業學校等在辦學規模與辦學思路上都有一定創新與發展。安源的硅酸鹽、蘆溪的電瓷、上栗的煙花爆竹等產業需要的專業培訓凸顯,代表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全市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遍高中的招生比例由2000年的34:66攀升到2009年45:55。我市職業教育事業起步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經驗在于:一是有一批立志投身于職業教育的、有頭腦、有闖勁、有干勁的職業教育工作者,這是我市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二是隨著市場需要,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日益多樣化。三是加強了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師資力量、實訓場地等基礎設施也有一定改善。

但從總體來看,我市職業教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離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全國教育體制改革后,我市幾所省重點中專為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迅速轉型為高等職業院校,但其辦校硬件設施、專業設置、辦學模式、辦學理念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有較大差距。幾所民辦職業專科學校與藍天學院、渝洲學院等相比,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專業設置、辦學品位都有較大差距。各縣區幾所普通中學轉過來的職中,存在布局不合理、生源少、專業能力弱、硬件設施落后等弊端,達不到中等職業專科學校的要求。造成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滯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職業教育發展重視不夠。過分強調普通高中的發展,忽視了職業教育,在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中把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應付教育”,拾遺補缺,造成社會對職業教育產生片面認識,在老百姓思想中也產生了一些偏見,同時在經費投入、資源配置等方面嚴重缺位。

2、職業教育招生秩序比較混亂,生源面較窄。生源是學校賴以生存的保證,而職業學校的招生計劃,每年都是由市教育局下達一個指導性計劃,學校的生源主要由每一個學校自主招生。為了爭奪生源,市內與市外的職業學校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手段,有的甚至采取非法的中介招生、有償招生、虛假宣傳招生等。招生秩序的混亂使廣大群眾對職業教育產生誤解,甚至輕視職業教育,繼而使職業學校處于惡性循環的境地,造成職業學校的生存發展環境更加惡劣。

3、辦學體制、機制及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完善與提高。當前我市幾所職業中專分屬教育、勞動、衛生幾個部門,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各部門之間的獨立辦學導致學校之間資源不能共享,職業學校布局結構不盡合理,各學校之間專業設置重復,資源、設備的利用率不高,辦學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民辦職業學校與公辦職業學校不能完全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不公平競爭。各縣區對職業教育事業的領導有待進一步加強。

4、實驗實訓基礎建設和教學內容、模式滯后。目前,我市絕大多數職業學校都存在實驗實訓設備落后、老化,跟不上技術發展要求的問題,使專業設置不能應對市場變化,培養出來的技術工人與社會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缺乏“雙師型”的教學人才和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導致學生技能方面的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影響學生就業。

二、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對策

(一)深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

1、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的,以地方為主、分級管理、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在有利于節約投資,有利于專業設置,有利于人才培養的條件下,鼓勵職業教育資源重組,打造我市職業教育龍頭學校。強化縣(區)政府在統籌管理職業教育發展方面的責任,加強對縣(區)政府在職業教育事業方面的考核力度,保障各級政府在職業教育上的投入。

2、形成以高等職業院校為重點,以省級重點職業專科學校為主體,以普通職高為依托,公辦、民辦職業教育并駕齊驅的新型職教體系。

3、擴大職業學校辦學自主權,增強其自主辦學和自主發展的能力。依法保障學校在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學籍管理、教師聘用及經費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權。規范各類職業學校的管理,調整職業學校的布局和學校的專業設置。制定和完善跨省、跨市招生辦法,大力支持普通中專、成人中專、技工學校和省示范性職業高中面向外省、外市招生。

4、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努力提高民辦職業學校在職業教育中的比重。簡化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的審批程序,公平對待民辦職業教育與公辦職業教育,使民辦職業教育能夠合理享受黨和國家的有關優惠政策。鼓勵公辦學校按照民辦機制進行運作。

5、加強職業教育與其他行業和組織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和支持職業學校與工業企業、農業科研和科技推廣單位合作,積極推廣學校、公司、農戶相結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辦學,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拓寬職業教育就業渠道。加強職業教育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國(境)外優質職業教育理念和資源,鼓勵國(境)外組織和個人依照我國法律和辦學資格要求,同我市合作舉辦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努力拓展職業教育學校畢業生國(境)外就業市場。

(二)加大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職業教育質量

1、以實施職業技能訓練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各類職業學校要加強校內外實驗實習基地建設,重點強化職業技能教學和實踐教學;職業學校理論教學與實驗實習時間要按照一比一的要求進行配置,且理論教學要服務于職業技能訓練。加強學校與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共建與合作。注重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職業能力、身心健康和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2、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職業學校要面向全國、全省,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就業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設置,積極發展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增強專業適應性。改革教學管理制度,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需要,采取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相結合、全日制與短期培訓班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把職業學校辦成開放的、全方位的教育和技能培訓中心,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積極發展現代遠程職業教育。

3、加快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大力開展以骨干教師為重點的全員培訓,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企業和科研機構學習進修,提高職校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深化職業教育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制度改革。加強職業學校校長培訓工作,實行校長持證上崗制度。推行教師全員聘任制和教育管理人員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和服務聘任制度。鼓勵企事業工程技術人員、特殊技能人員到職業學校兼職。

(三)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促進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1、多渠道籌集資金,不斷增加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根據省政府制定的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要求,市、縣(區)政府用于舉辦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應逐步增長。市、縣(區)兩級財政可以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經費,重點用于職業學校師資培訓、示范學校和專業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對通過政府部門或非贏利組織向職業教育的資助和捐贈,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建立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助學制度,資助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農村貧困家庭和城鎮低收入家庭子女,金融機構要積極為貧困家庭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助學貸款。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社會氛圍。新聞媒體要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職業教育法》、《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及我市扶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各職業學校的主管部門要積極開展各種職業技能、技術競爭活動,樹立和表彰在職業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和單位,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支持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

3、切實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振興**經濟、興工強市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把職業教育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考核內容。要加強對各縣區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依法加強對職業教育管理、規范職業教育秩序和辦學方向,提高依法辦學水平。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量化考核,充分調動各方面興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發揮行業、企業、人民團體在發展職業教育中的作用,主動為職業教育和培訓提供服務,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幾點具體的政策建議

1、成立**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推行類似普通高中一樣的職業教育體制與辦學模式改革,以及現代職業教育硬件建設與專業規劃建設等。具體任務是支持1所省辦職業院校達到本科院校硬件與學

科能力的現代職業教育院校的要求;按現代職業教育所要求的硬件建設標準與專業品味來規劃建設好1所現代化市屬職業技術學院;支持3所左右民辦職業專科學校的現代職業教育硬件與學科的達標升級工作,促其辦成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職業院校;全力支持抓好1所勞動高級技能培訓學校的硬件設施與技能培訓能力的建設,使之成為全市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性勞動技能鑒定中心,同時也是公共的民辦職業院校勞動技能的試訓基地;整合資源,重點辦好6所縣區重點職業學校,原則上各縣區辦1所。成立市職教中心,完善各縣區職教中心,負責職教工作的業務指導,各縣區職教中心不僅要成為示范基地,更要成為職教業務指導中心,在全市形成一個職教業務指導工作體系。

2、按現代職業教育硬件設施與專業學校要求,以本科院校的現代化標準大力支持**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辦成一所面向全國開放、高規格、有特色的省級重點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爭取達到本科院校硬件與專業學科建設的設置水平。

3、整合資源舉全市之力興辦一所現代化的市屬職業技術學院。建議整合市屬現有幾所職業中專和職業中學的教育教學資源,組建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同時,取締一些由教育部門頒發中等職業專科學校畢業證的不符合辦學條件的職業專科學校,提升職業教育的品位。

4、整合民辦職業教育資源,全力扶持3所左右的民辦職業學校,按現代職業院校的標準達標升級。重點在大安職業中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辦好**市旅游中等專科學校,辦好**市電子專科學校等3-5所職業專科學校。要對全市民辦職業專科學校進行一次清理整頓,對不符合辦學硬件與專業學科能力標準的,該取締的取締,該整頓的整頓,該轉行的轉行。教育部門要對不合條件的民辦中等職業專科學校,取締頒發畢業證的資格,被取締和整頓的民辦職業專科學校可以轉為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市政府各部門應當為其提供幫助,教育部門允許其頒發短期培訓結業證,勞動部門要為其頒發勞動技能等級資格證、操作證提供正常的渠道。

5、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硬件設施及標準,結合勞動部門勞動技能鑒定需要,勞動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全力辦好**高等技工學校,使之成為全市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全市勞動技能綜合鑒定中心和標準化、規范化、設施齊全、專業齊全的全市各類職業教育院校技能試訓基地。

6、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由各縣區政府負責重點辦好6所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每個縣區辦好1所,安源區重點辦好青山中等職業學校,湘東區重點辦好東橋職業學校,蘆溪縣重點辦好宣風職業中等專科學校,上栗縣重點辦好上栗二中,上栗二中硬件設施和專業培訓的能力已初步達到職業中等專科學校的要求,要進一步完善。開發區要辦好一所中等職業學校。

7、堅決落實國家和省市鼓勵發展職業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實行普高與職高、公辦與民辦一視同仁的支持獎勵政策,消除政策歧視,完善職業院校的融資渠道。要加強與市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配合,要在市職教中心設立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則上市級職業中專的畢業生實行學歷與技術等級證書“雙證制”,職高畢業生技術等級證的獲得率要達到80%以上,市職教中心要協調勞動部門設立職教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為職業院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