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局加強物流管理調研

時間:2022-02-16 08:48:00

導語:商貿局加強物流管理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局加強物流管理調研

一、存在問題

1、市場建設布局不盡合理,重復建設現象突出,檔次不高。上面已經提過,我區市場建設發展迅速,近十幾年來建了不少的各類市場。但由于歷史和區域等原因,市場重復建設現象比較突出,如在*和龍文交接處的東環城路兩側,積聚了閩南新城綜合大市場、閩南商業批發市場、浦東副食品批發市場、*市工業品批發市場等性質、功能相同或相近專業市場,這不僅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削弱了市場整體功能的發揮。規模不小,檔次不高。如閩南新城綜合大市場,占地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建有三層半花園式商住樓1056套,應該說規模不算小。但自2001年建成以來到目前為止,市場尚未完全形成繁榮,市場功能的發揮及其有限,仍然處于傳統的市場交易范疇,缺乏具有現代市場交易手段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如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信用消費等。其定位不高,檔次和水平仍處于較低的狀況。

2、商貿街區發展不平衡。我區這幾年逐漸形成的一些商業街區,大多是在老城區范圍內,新開發的功能區和擴大的城區,其商貿業的發展尚未跟上。如我區西部的*園區、*的生活小區等。

3、缺乏一批大型商貿龍頭企業。目前我區商貿流通企業除福建吉馬集團有限公司(它是是一家集科、工、商、貿為一體,產、供、銷一條龍跨省、市的集團公司,注冊資金5550萬元,20*年營業額近6億元,納稅2300萬元)、*鷺燕醫藥有限公司、*和*等幾家有一定規模的商貿企業外,缺少一批規模更大、數量更多的商貿流通龍頭企業。

4、物流業發展水平低下。我區現有物流業的發展還很落后,專門從事物流的企業還很少,特別是第三方物流更少,一些有一定規模的商貿企業所從事的物流配送,也僅僅是企業內部的物流配送。隨著商貿流通業的不斷發展和壯大,物流業發展的滯后對商貿流通業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出來。

5、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商貿流通企業的融資、貸款、稅收、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還有待加強

二、我區商貿流通業的基本情況

1、市場建設發展迅速,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初步形成。據有關方面統計,目前我區已有各類市場46個,主要分為農副產品綜和市場、農副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消費品綜合市場、工業消費品專業批發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等六大類。總占地面積11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總設計攤位或店面數8000多個,年交易額在80億左右,其中閩南商業批發市場年交易額達33.5億元、閩南飼料批發市場年交易額在10億元以上、其他如新城綜合大市場、東南摩托車市場、金港淡水魚批發市場、*鋼材批發市場年交易額也都上億元。這些具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專業市場的建成,促進了我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

2、商貿街區初步形成。近十幾年來,我區舊城改造的力度不斷增強,范圍不斷擴大,舊城改造項目逐步完成,一批獨具特色的商業街區初步形成。如新華西和*北商業品牌街區、世紀廣場商貿旅游街區、新華南路電器一條街、丹霞星城商貿街區、*路中段美食街區等。

3、商貿流通業態有了重大發展。近十幾年來,我區在發展傳統商貿流通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發展新型商貿流通業態,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已有吉馬、薌客隆、*、聚善堂、片仔癀大藥房等地產大型連鎖超市,也引進了具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大型連鎖超市、大賣場等,如沃爾瑪、新華都、國美電器、永樂生活家電、*、紫金藥業等。這些新型業態的出現,豐富了我區商貿流通也態,促進了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

4、餐飲服務業的檔次和水平得到較大提升。隨著我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批反映外來飲食、娛樂、休閑等生活習俗的餐飲休閑娛樂業逐步進入我區百姓生活,如開心湯姆、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等洋快餐;好地方量放式KTV、金色年華生活式KTV、一千零一夜KTV等新概念休閑娛樂方式;鐘愛一身、情懷等大型婚紗攝影等這些帶有外來文化的餐飲休閑服務業,既豐富了我區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帶動了我區餐飲服務業的發展。

三、提升商貿流通業的思路及建議

1、從我區區情出發,找準定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區區域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總量大大提高,工業、商貿等各行業取得重大發展。第三產業實現新的突破,20*年全區完成三產營銷額138.95億元,其中商貿流通業的營銷額84.33億元,占全區三產營銷額的60.7%;完成三產增加值27.88億元,其中商貿流通業的增加值16.18億元,占全區三產增加值的58.0%;商貿流通企業完成本級稅收27055萬元。區屬內貿企業年納稅額5萬元以上的有150家,其中50萬元以上的有34家,100萬元以上的有12家。面對我區商貿流通業的現狀,我們要根據省、市經貿委關于《流通業“十一五”發展規劃鋼要》要求,抓住機遇,加快我區商貿流通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創新流通業的發展思路,推進流通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區商貿流通業的整體實力,提升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水平和對外竟爭力。

2、整合、改造和建設專業市場,提高專業市場的檔次和竟爭力。首先,改造和整合現有專業市場。對現有的專業市場進行功能劃分,明確定位,以市場手段為主,政府引導為輔,對轄區內的專業市場進行整合和改造,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健全信息網絡,加快現代化交易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電子商務、信用消費等現代交易方式。對超出本級政府權限的,要主動與上一級政府或部門進行協調和勾通,爭取其支持。其次,要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大市場建設力度。市場建設是一個高投資、高風險、投資收益期長的建設項目,因此,要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境內外有實力的機構和個人參加投資,拓寬市場建設的融資渠道。

3、加強規劃,培育城市現代商業區。我區是*的中心城區,因此建設和培育現代商業區,要以《*城區“十五”商業網點建設規劃指導意見》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城區要按照建設生態工貿城市的功能定位為指導,抓住舊城改造的有利契機,推動房地產與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聯動,在大型住宅新區的建設中,要做好社區商貿設施和功能配套的規劃,根據不同消費商圈的人文、消費群體、消費習慣,培育城市各類特色的商業街、商業圈和商貿中心等。重點打造鑫榮小區美食休閑文化街區、*北品牌服飾街區、*園區學生休閑文化街區;培育*大街、*路、*北、*板塊、*和*園區等六大商業圈;規劃以嘉信茂廣場為中心的商貿中心。

4、積極培育大型商貿流通企業集團。針對我區現有商貿流通企業規模小、實力不強等情況,政府要鼓勵和引導現有較大規模的公司、企業通過購并、重組、盤活存量資產等多種方式,加大相同產業、相近業態的整合力度,加快其資本集聚速度和擴大流通規模,建立一批以資本或商品為紐帶、主業突出、管理現代、輻射面廣、竟爭力強的商貿流通企業集團,成為我區商貿流通的龍頭企業。

5、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業。發展我區物流配送業,要立足當前,著眼于未來。要抓住當前政治、經濟發展的有利契機-----建設海峽西岸已經中央批準,并寫入黨的“十六”大文件。*市委九屆三次會議對《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依港立市戰略的若干意見》進行研究討論,并于20*年5月16日獲得通過。中央、省、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決策,對我區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有利契機,我們要融入海西,踏準依港立市的步伐,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快發展我區的物流配送業,以提高我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水平。首先,要推進企業內部的物流體系建設。即推進連鎖經營企業內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應用現代電子商務技術,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其次,要推進“第三方物流”的體系建設。即推進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培育商品系列化、專業配套化、功能多樣化、高效暢通的物流配送體系,為大中小企業和社會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第三,要鼓勵和引導建立與各類生產和生活資料批發市場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物流配送體系。

6、加強組織引導,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現代化的流通企業,需要現代化的管理人才。首先,政府及有關經濟管理部門要經常組織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參加各種展銷會、洽談會、論壇交流會等活動,擴大企業管理人員的視野。其次,要經常組織流通企業管理人員根據需要,參加各種內容的學習培訓,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第三,要幫助和鼓勵企業積極引進流通業的管理人才,優化企業高層管理結構,提高企業的竟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