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8 09:45:00
導語:城市功能完善品位提升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城區以創建省會市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省級“文明城市”和“衛生縣城”等活動為載體,狠抓城市規劃建設治理,使城市規劃更科學,城市建設迅猛發展。但還,城區仍存在著具體規劃覆蓋率低、城市骨架拓展遲緩和功能分區不盡合理等問題。如何立足實踐,探究深化城區規劃建設治理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檔次,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建優勝情況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課題。
一、城區規劃建設管理的現狀
(一)規劃意識日益增強。一是決策和管理機制日益規范。初步形成了縣城市規劃委員會、縣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和城市管理局等為主體的城市規劃決策、審批和執法管理體系。二是調控與指導作用日益顯現。城市規劃在分析當前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確定城市定位,引導城市功能分區,統籌社會和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三是尊重城市規劃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領導決策層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各建設單位及普通市民在進行各項建設時,尊重規劃、嚴格執行規劃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
(二)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近年來,圍繞建設全省山區綠色經濟強縣和“平安和諧山水園林城市”目標,先后建成了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飲水水源工程等公用設施項目,完成了路等道路綜合改造,實施了消除城區“泥巴路”和“摸黑路”實事工程,對城區19條巷道泥巴路、斷頭路和主次干道實施了硬化和亮化建設。特別是先后實施的兩期道路綜合改造工程,對城區5公里多的街道進行了黑色化綜合改造,極大提升了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使城區功能更趨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三)城市管理日益規范。一是理順城管體制。依托原縣城建監察大隊組建了城市管理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專門負責城區的城市綜合管理工作。二是強化“門前四包”管理。實行月檢查通報和罰款代扣制度,以“門前四包”管理為主形成了社會、單位齊抓共管城市管理的格局。三是創新建管機制。引入市場機制,對街道衛生清掃保潔、戶外廣告、公共綠地管護、垃圾清運等進行了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政府授權、部門監管的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機制。
二、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市規劃的指導作用和調控功能亟待增強。一是前瞻性不夠。如城市燃氣因在前輪規劃中未充分考慮,以致在城區道路綜合改造中未預留燃氣管線,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二次建設而加大投資。二是調控功能不強。因老城區功能分區不盡合理,以致行政服務、商業、科教、工業等各種用地性質混雜,生產、生活、辦公、經營混雜在一起,不僅不利于城市性質的形成和凸顯,也是滋生各種城市管理難題的根源。三是規劃的操作性不強。因建設詳規覆蓋率不夠,缺乏建設詳規制導,具體到某一地段的建設時,難免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隨意性。
(二)城市建設的特色不夠鮮明。一是骨架拓展緩慢。城區總體規劃已執行到第四輪修編,但城市骨架依然很小,各項建設至今不能擺脫解放路、大道兩條軸線的控制,城市應有的各種功能分區、專業化市場未能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進行有序的均布。二是建筑水平低。由于缺少城市景觀控制規劃,建筑設計領域沒有有效引入競爭機制,導致我縣建筑物的立面、色彩、裝飾和整體風格等各方面均不盡人意。三是綠化檔次低,綠量不足。街道綠化與國家級園林縣城所要求的綠地率不低于25%的標準相去甚遠。庭院綠化投入不夠,部分單位的庭院綠地率還有所下降。建成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始終停留在較低水平。棲鳳園和世紀廣場建成后,公共綠地建設一直停滯不前,實際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不到園林城市標準。四是亮化形式單一,標準不高。城區亮化主要以道路的功能性照明為主,未能把建筑物、道路、綠化、水體、建筑小品、雕塑等的視覺美化照明通盤考慮,缺少精品和特色。
(三)城市管理的任務依然艱巨。一是衛生狀況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單位(小區)的垃圾集并房沒有建設到位,居民區內部的環境狀況亟待加強和改善,幾條排污(洪)溝成為藏污納垢的集中地。二是臨街建筑管理亟待加強。部分臨街建筑與周邊環境不協調、影響城市整體美觀?,F有臨街建筑中,有的房屋陳舊、墻面斑駁;有的招牌破損、雨蓬毀壞,有的刷滿了野廣告,還有屬于應予拆除的占紅線建筑。戶外廣告管理不嚴,廣告牌、招牌制作和安裝混亂,野廣告、亂貼亂畫等城市“牛皮癬”隨處可見。三是市容管理任務艱巨。亂停亂放、占道經營、流動經營、隨意擺攤設點等依然是老大難問題。
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有關建議
(一)突出城市規劃的核心地位。一是要超前規劃。切實處理好近期與遠期、地上與地下、規劃與產業等各種關系。要遵循城市建設的連續性特點,進行科學預見,依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可能和趨勢對今后的公共設施和近期建設項目進行充分考慮和留足空間。二是要注意統籌銜接。要把城市規劃與工業立縣戰略有機結合,與城區居民今后長遠的生產、生活需求緊密結合,統籌考慮各項公共設施,盡量減少因規劃設計失誤或考慮不周引起的往復建設和投資浪費。三是要努力擴大詳規覆蓋率。積極開展城市景觀控制規劃和環衛、綠化、燃氣、給排水、道路、市場等各項專項規劃,擴大詳規覆蓋率,以增強規劃的實際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二)努力建設特色化山水園林城市。一是要努力拓展城區骨架。近期以開發建設城東片區和城東大道為重點,分步延伸振興路、鳳儀路、沮陽路,改造升級臨沮大道,初步構建城區“三縱五橫”的路網格局;遠期以建設沮陽路-安鹿大橋和環城路為目標,形成城區過境交通與內部通行的良好循環。二是要強化城市功能分區。在骨架拓展的基礎上,優化城市用地和產業布局,引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工業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商貿服務業進入城市新區,逐步形成“三通一平”先行,開發建設、滾動發展的良性模式。三是要大力增加綠量。要加大宣傳,鼓勵和引導居民自覺養成種樹、愛樹的良好習慣。要嚴格保證單位(小區)的庭院綠地率,繼續抓好行道樹和街頭綠地建設。要積極創造條件,抓緊啟動二橋廣場建設,建設形成以棲鳳園、桃花島生態示范園、橋頭廣場為重點的沮河走廊綠化帶,努力提升城區點、線、面三位一體立體綠化的層次和質量。四是要有序推進景觀亮化建設。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彰顯特色”的原則,在對沮河一、二橋、古城墻及棲鳳園實施亮化、美化的基礎上,支持臨街各主要單位、發動各商業網點實施外立面和樓體亮化、美化建設,著力打造城區亮化精品工程。
(三)狠抓城市管理,塑造文明城市形象。一是要突出市容市貌管理。以疏為主,抓緊抓好專業化市場和停車場的規范建設,為各種違章違規行為找到疏通出路。要加強戶外廣告的設置管理,逐步搞好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吐亂倒、亂貼亂畫、亂牽亂掛等違規行為和現象整治。二是要嚴格規劃審批管理。引入市場機制,要求臨街新建和改造建筑物,必須報送至少有兩家及以上設計單位的三套方案備審。舊建筑物改造、裝修必須經過規劃部門方案審批;對有礙觀瞻的建筑物,分期進行整改裝飾(修);繼續從嚴控制城區個人建房。三是要加強居民區和排污(洪)溝環境整治。要增加投入,加大居民區環衛設施硬件建設,分步將居民區環境衛生納入城區清掃保潔范圍;明確責任主體,制定出臺城區排污(洪)溝管護制度和清污計劃,實施凈化美化行動。
- 上一篇:城建與經濟協調發展交流材料
- 下一篇:文廣局推行行政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