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洼地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01 08:52:00
導語:人才洼地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年來,我縣高層次人才引進極少,究其原因,并非邊遠山區小縣沒有大作為,而是缺少產業項目這一載體,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才的聚集越來越多的是依靠產業項目的推動,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吸附,更要有新興產業或高端前沿項目作有效載體。“硅谷”的形成就是例證。新余“太陽能之城”的打造更能說明問題。5年前對光伏產業還很陌生的新余人,通過“引進一個人才,帶進一個項目(技術),形成一個產業”的“新余模式”,匯聚了近5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光伏業界精英,10多家光伏注冊企業,2萬多的從業人員,700多億元的總投資,推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使新余贏得了“世界太陽能之城”的美譽。
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有利契機和可能
雖是邊遠山區小縣,但地理位置優越,生態優勢明顯。建設生態文明縣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但生態文明縣的建設必然要以生態經濟的發展為基礎,而生態經濟的發展必然要以生態產業的帶動,而生態產業的引擎卻在于生態項目的打造。打造生態項目,發展生態產業,推動生態經濟,其關鍵在于人才的支撐,尤其是高層次人才的支撐,這是由生態經濟的新興、前沿、獨特的特點所決定的。
厚樸生態林業有限公司建立的贛江源生態產業科技園為我縣打造生態產業項目,助推我縣高層次人才“洼地”建設提供了可能。
首先,該公司的生態特色策應了省“綠色崛起”戰略和生態、生態的建設要求。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冊資本4280萬元。目前已租賃山地8萬畝,建成18個500—3000畝的厚樸、桂花、以羅漢松為主的盆景花卉基地。5萬平方米現代化苗木繁育中心和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工廠及研發中心正在籌建中。公司發展定位為:打造以桂花、厚樸為主的集種質資源、苗木繁育、種植、芳香產品研發及深加工為一體,芳香產業與旅游觀光相結合的示范區——贛江源生態經濟示范園。公司的發展也引起了省市和國家林業部門的關注,市林業專家羅永松(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作為全國首批林業科技特派員已下派到該公司服務。桂花為主的生態產業也已列入市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政策的扶持力度將越來越大,為高層次人才來我縣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龍頭公司的影響和帶動,不僅為建設我國南方最大的芳香產業基地奠定了基礎,而且為高級人才的聚集奠定了基礎。該公司通過三年的發展,在特色生態經濟產業上有了一定的影響。是目前省唯一一家成功選入“中國經濟林協會”的理事單位;是“省花木協會”理事單位,“市桂花協會”會長單位。公司計劃五年內完成10萬畝的種植任務,附近鄉鎮村民種植桂花的積極性高,況且桂花又是我縣的主要珍貴樹種,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都較高,受群眾喜愛。
第三,高起點的規劃和較前沿的研發,為高層次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舞臺。公司計劃五年內投資3億元,在園區建立“兩個苗圃、兩個基地、兩個園區”。“兩個苗圃”即:打造國內品種多、品質優的千畝桂花種質資源圃和建立2千畝的現代化苗木繁育圃;“兩個基地”即:發展以桂花為主的10萬畝芳香植物種植基地和以微生物有機肥、昆蟲蛋白為主的芳香產業種植肥研發和供應基地,在深度研發昆蟲不飽和脂肪酸中填補國內空白;“兩個園區”即:芳香產品研發及深加工園區和萬畝芳香旅游觀光園區,研發加工園區將年處理桂花鮮花5千噸、厚樸皮2千噸、厚樸花2千噸、貴妃羅漢松果5千噸。現服務于該公司的國家首批林業科技特派員專家羅永松對公司的規劃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目前,羅永松正在規劃公司具體項目的科技攻關與研發,僅種苗繁育及標準化建設項目就提出了11個重點科研攻關課題。
第四,與科研院校的緊密合作,為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輔了路、搭了橋。目前,公司正積極與桂花品種國際登錄中心合作,建設桂花種質園,繁育優良品種;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研發芳香植物生物有機肥,利用生物天敵防治害蟲,生產有機桂花產品;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進行芳香產品的研發利用。同時公司還委托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設計學院對基地萬畝芳香旅游觀光園區進行整體規劃。近年來,有60多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到公司園區考察、指導和洽談合作研發意向,其中向其柏教授(國際木犀屬植物品種登錄權威)、鄧秀新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喻子牛教授(華南農大)、李飛研究員(中科院地理環境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專家)、王彩云教授(華中農大花卉專家)等都是國家權威級的專家。高層次人才向以桂花項目為主的生態產業聚集已顯端倪。
二、大手筆“筑巢”,加快高層次人才“洼地”建設
目前,生態科技園已從以種植和品種收集為主向優質種繁育和芳香產品研發為主的轉型時期,人才的引進和作用的發揮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雖然企業正在全力以赴引才、用才,但我們仍然大有作為,要以此為契機,助推我縣人才“洼地”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洼地”建設。按照企業經營產業項目、政府扶持企業、企業帶動產業的發展模式,我們不僅要在政策、資金方面大力扶持前景廣闊的生態企業,而且更要在人才方面,積極主動為之“筑巢”。
首先,要以縣委、政府名義盡快出臺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建立有關機制,激勵人才到我縣創新創業。在引才、留才、用才、助才方面做到“四注重”,一要注重高標準高水準的硬件建設,體現引才的誠心。如建高水準的專家公寓樓,既可提升我縣的城建品味,又可切實解決專家學者來我縣的現實需要,同時還是一種自豪和激勵的象征。二要注重榮譽授予,體現留才的誠意。如聘請那些關注我縣生態產業發展的專家學者為縣經濟社會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每年組織一至二次的“產業經濟發展”座談,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把脈、會珍。特別是要為累計來縣工作半年以上的專家學者頒發“榮譽市民”稱號;對為我縣生態經濟產業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授予終身成就獎——“桂花”獎。三要注重待遇,體現用才的真誠。對被聘為咨委的,獲得“榮譽市民”稱號的,每年給予一定的政府津貼,其本人及其親屬來縣休閑觀光享受最高禮遇;獲得“桂花”獎,給予重獎。此外,優先推薦參選國家、省市人才工程評選和特殊津貼及突出貢獻獎評選。四要注重扶持,體現助才的真心。在資金、土地方面給予傾斜,組建服務團隊,開辟“綠色通道”,幫助人才發揮作用,數盡其才。
其次,要充分整合各方資源,積極創辦中國南方芳香產業“達沃斯”論壇。一是高標準建立培訓基地,為高層次人才發揮作用和產業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能人才。在普及培訓方面,著重加強種植和管理技術的培訓,以適應大規模種植的需要;在技藝培訓方面,重點是園藝知識和制作水平的提高,擴大和延長生態產業鏈;公司技術隊伍人員的培訓,重點是骨干技術人員的創新和關鍵技術掌握方面的培訓;公司高級管理團隊的培訓,重點是發展戰略人才、營銷策劃人才、知識產權保護人才等的培訓。通過培訓,加快人才本地化發展。二是積極爭取行業管理部門和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創辦南方芳香產業發展“達沃斯論壇”基地,常年舉辦較高規格的芳香產業發展論壇,形成業界精英沙龍基地,指導生態產業發展。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其創造了可能條件。
第三,要大力實施引智工程,助推人才“洼地”建設。一是通過生態科技園、高峰公司、高山蔬菜國家級標準化種植基地與科研院校合作緊密的有利條件,以各類生態項目研發、建設為紐帶,實現以智引智。二是組建和包裝各類生態項目,在招商中引智,在項目推介中招商引智;發揮在外人才聯誼會的作用,以鄉情引智。三是發揮人才機構的作用,加大投入,配強力量,充分發揮我縣是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聯系點的作用,加強溝通,圍繞生態產業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政策扶持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最后,要加強宣傳和包裝,營造濃厚的生態產業發展氛圍,為業界精英的聚集打造“強力磁場”。圍繞建設“中國南方芳香產業基地”這一目標,一是在芳香旅游觀光景區、芳香產品研發、標準化種植等方面打造品牌,通過品牌推廣,加強宣傳,形成響亮的名片;二是努力打造以桂花等優勢品種為主命名的一條街、一條路,一座農莊、酒店,甚至是一個鄉鎮,形成實體名片,擴大知名度。三是組建生態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以公司強大的實力和良好的經濟和社會生態效益聚集業界優秀人才;四是以創新技術和標準化技術規程組裝集成的優秀專家的宣傳,形成業界人才唯其馬首是瞻的趨附效應。四是普及生態產業發展的宣傳,加大生態產業創新和帶頭人的宣傳,在全縣形成發展生態產業的濃厚意識,營造尊重人才、尊重創新、尊重生態的良好社會氛圍。
- 上一篇:縣委服務群眾工作調查報告
- 下一篇:爭創平安鄉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