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業健康發展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7 03:10:00

導語:煤炭工業健康發展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地處長煤田腹地,礦產資源富集,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僅探明的煤炭儲量達32.4億噸,劃歸地方開采的3.9億噸。原煤埋藏較淺,含煤地層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厚,煤質優,是“三低一高”(低灰、低硫、特低磷,高發熱量)的環保型優質動力、化工用煤。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被省上規劃為我省關中能源接續地。

近年來,縣立足資源優勢,按照“煤炭強基、化工做大、三產配套、環境優化”的思路,大力實施了工業技改工程,企業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效益快速攀升。2007年,縣實現生產總值24.48億元,增長25.1%。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5.3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位居全省第7位,市首位。以煤炭為主導的能源產業為縣的工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應當充分認識到,縣煤炭工業在不同程度上還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環境制約突出、發展后勁不足、企業改革滯后、經濟效益較差、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等問題。只有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實現縣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努力發展煤炭工業信息化。

煤炭信息化建設要以企業為基礎,著力推進縣龍頭企業等大中型企業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生產工藝,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實現企業管理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改進信息系統,實現知識管理網絡化;改變營銷手段,實現商務運營電子化。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將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成為推動煤炭工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其次,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煤炭工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煤炭產業,增加科技含量,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是加快縣煤炭工業發展的重大舉措。縣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煤礦的經驗也收到了明顯效果,企業競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應繼續積極投入,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

振興煤炭裝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煤炭工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和發動機。煤炭工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煤炭裝備制造業提供的技術裝備的性能和水平。以采煤機械重要基礎件為重點,增強重大裝備的開發能力,提高裝備的可靠性,推進機電一體化,提高裝備工業自動化水平;依托重點技術改造和重大工程項目,為煤炭工業提供先進和成套的技術裝備;要加快老煤炭機械制造業的調整重組和改造。

正確處理三個關系。

正確處理大小煤礦的關系。積極推動大煤礦廣泛采用高新技術裝備,加快礦井現代化建設;鼓勵中型煤礦用先進技術和裝備改造礦井,提升生產技術水平;鼓勵小煤礦廣泛采用先進采煤工藝和適用技術,提高機械化水平、單井生產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在加快發展大中型煤礦同時,也不能忽視改造和發展小煤礦。

正確處理各種所有制之間的關系。縣大型國有龍頭企業,通過規范上市、法人互相參股、中外合資、債轉股、內部職工持股和社會資本入股等多種形式,組建多元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對資源枯竭、資不抵債的企業,依法實施關閉破產;對現有凈資產已經較小的老礦井、各類中小型企業,采取有效形式將國有資產有序退出,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及個體和私營經濟,多形式放開搞活。

正確處理煤炭主業與延長產業鏈,發展接續產業的關系。堅持以煤為本、做大做強煤炭主業,積極拓寬與煤相關產業、延長產業鏈,發展接續產業,推進產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實施科技興煤戰略。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注重依靠先進科技和培訓高素質勞動者,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堅持科技創新。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大對煤礦現有技術裝備的改造,增加科技含量。加大以實現煤礦高產高效為目標的礦井技術改造,優化生產布局,發展綜采綜掘技術。加大以預防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為目標的安全技術改造,增強礦井防災抗災能力。加大以推廣應用潔凈煤技術為目標的技術改造,提高煤炭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水平。加大以信息化建設為目標的技術改造,促進信息技術在煤炭工業的推廣應用。

抓好人才引進和培養。調整政策,引進優秀人才。建立和發展面向全體職工的教育培訓體系。推行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制度。改革煤礦職工招聘辦法。抓好煤炭企業與大專院校的聯合辦學,創辦專業的技術培訓學校,利用社會力量培養人才。

第四,營造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是煤炭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備條件。

大力開展礦業秩序整治,規范發展環境。依法關閉各類無證礦山;長期關閉無礦山依托和生產工藝落后、浪費資源的選礦廠;依法查處無證加工、經營礦產品的單位,有力打擊和震懾國土資源違法犯罪分子,使得礦業經濟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發展軌道。

加大投資環境整治,積極利用市場化配置資源。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合理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適當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服務性收費和降低收費標準。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有力規范全縣市場經濟秩序。礦權設置做到更加規范,使得市場化配置資源走上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軌道;通過精心組織和規范運作,拍賣探礦權,有力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最終為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