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合作事業改革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03 09:17:00
導語:供銷合作事業改革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近幾年來,我市供銷社緊緊抓住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三漁”工作、加快推進新漁農村建設的有利契機,發揮自身優勢,創新體制機制,以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漁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引領合作經濟發展,廣泛參與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城鄉社會公共服務,供銷合作事業進入了為漁農服務組織體系逐步完善、參與漁農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不斷深化、社有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的穩步發展時期。2010年全市系統實現總經營收入突破11億元,匯總利潤520萬元,年末賬面資產4.3億元,全年上繳國家稅費達1550萬元。但與此同時在新形勢下各級供銷社之間發展還不平衡,基層社改革重組進展緩慢,一些發展項目招商引資難、推進慢,創業創新缺乏發展后勁,部分企業盈利能力不強,隊伍年齡老化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些問題如何加以重點突破和解決,對于加快供銷合作事業發展,對于活躍農村流通,完善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現代農業,拉動農村需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破解。
一、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四網工程”建設
1、推進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發展,促進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依托供銷合作社建設,加快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大力發展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的農資放心店。支持符合條件的供銷合作社企業從事種子、農機具、成品油等商品經營,辦好莊稼醫院,面向農民開展各種技術服務。
2、推進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發展,打造現代流通服務體系。支持市、縣(區)供銷合作社開辦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和功能提升,增強倉儲運輸、冷鏈物流能力,建立健全檢驗檢測、資金結算、信息服務系統。引導供銷合作社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推動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專業大戶等直接建立采購關系,培育品牌產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3、推進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發展,拓展連鎖經營范圍。支持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日用消費品連鎖骨干企業,加快傳統經營網絡改造升級,加強區域物流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和便利店等農村零售終端建設,逐步形成縣(區)有配送中心、鄉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連鎖經營體系,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凡在社區或村設立的連鎖便利店政府應減免稅收。鼓勵供銷合作社發揮“一網多用”優勢,依法開展家電、圖書、藥品、煙花爆竹等連鎖經營業務。
4、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發展,促進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鼓勵供銷合作社積極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規范建設社區和村鎮回收網點、專業化分揀中心、區域集散交易市場和綜合利用處理基地。支持供銷合作社有條件的企業依法開展廢舊鋼鐵、廢舊家電、報廢汽車等回收拆解業務,形成回收、分揀和加工利用一體化經營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實現再生資源產業化經營、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凡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供銷社有企業,政府應給予資金扶持和稅收減免。
二、進一步強化供銷合作社服務功能
一是加強專業合作社建設。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利用供銷合作社人才、網絡、設施等條件,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營銷、技術、農產品加工儲運等服務,推進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拓市場,開辟合作社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的便捷通道。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市縣(區)級財政應設立專項預算給予必要的經費扶持。
二是努力打造農村綜合服務平臺。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原則,支持供銷合作社參與建設主體多元、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社)。按照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需要,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在繼續搞好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經營基礎上,積極開展文體娛樂、養老幼教、勞動就業等服務。市縣(區)政府要協調制定相關扶持政策,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農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提高漁農民生活質量。
三是強化行業協會服務。加強供銷合作社系統行業協會建設,增強服務功能,強化行業自律,反映行業訴求,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推進協會內部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運行機制。在農資、茶葉、蔬菜果品、煙花爆竹和再生資源等傳統優勢領域,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行業協會在制定產業政策、行業規劃、產品標準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四是拓展金融支持等服務。支持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試點工作。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與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的業務合作,積極探索發展適合當地農村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開展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新型合作組織形式。
三、進一步創新社有企業經營機制
一是鼓勵社有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供銷合作社具有聯系農民、產業眾多、熟悉市場的綜合優勢,鼓勵有條件的社有企業都要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社有企業與農戶結成更緊密的利益關系,為漁農業生產者提供全方位服務。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標準化生產的規范,加快建立水平較高的優質農產品基地,引導農民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凡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社有企業,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扶持資金和稅收減免。
二是健全社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采取經營者和職工持股、引進社會資本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不斷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經營機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對為農服務的骨干龍頭企業,應保持供銷合作社控股地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獎勵機制,完善企業財務、投資和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切實防止社有資產流失。
三是做大做強社有企業。調整優化社有資本布局,促進優勢資源向骨干企業集中。推進企業并購重組,加快縱向整合和橫向聯合,著力在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等領域培育一批主業突出、市場競爭力強、行業影響力大的企業集團,增強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實力。拓展社有企業經營范圍和服務領域,促進工農產品雙向流通、城鄉產業緊密融合。支持社有企業參與“萬村千鄉”和“雙百”市場工程以及農超對接、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工作,鼓勵社有企業積極利用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開拓農村市場。
四、進一步加強供銷合作社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供銷社建設。基層社是植根農村、貼近農民、強化為農服務的基本環節。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城鎮建設規劃要求,調整建制,優化布局,改造組建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基層社。加強基層社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引導社員參與基層社經營管理活動,密切與農民社員的經濟聯系,結成利益緊密的共同體。
二是增強聯合社的服務功能。各級聯合社要認真履行指導、協調、監督、服務、教育培訓職能。推進開放辦社,廣泛吸納各類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強化社有資產監管,切實行使出資人職責,落實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積極探索建立與績效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管理者和經營者積極性,監督社有企業依法合規經營。
三是依法維護供銷合作社權益。各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是本級社集體財產和所屬企事業單位財產的所有權代表,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隨意侵占、平調其財產,不得隨意改變供銷合作社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的隸屬關系,保持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的完整性。政府根據實際需要,將可以由供銷合作社承擔的任務和職能委托或賦予供銷合作社。市、縣(區)聯合社在核定的人員編制內,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四是加強供銷合作社組織隊伍建設。健全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監事會機構設置,保持領導班子相對穩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按期召開社員代表大會,做好換屆選舉工作。實行人才興社戰略,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經營管理與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不斷優化干部職工知識和年齡結構。大力弘揚供銷合作社“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開拓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支持利用供銷合作社教育培訓資源和社會資源,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產品經紀人、農民技能培訓。
- 上一篇:縣政辦村鎮建設質量安全管理通知
- 下一篇:談論產褥期抑郁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