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建設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14 05:48:00

導語:廣播電視建設現狀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建設現狀調查報告

廣播電視是傳達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重要媒體,是傳播科學技術,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精神、娛樂生活的重要傳媒設施,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在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習型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廣播電視作為特殊的文化產業,抓好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和發展對促進我省我市經濟發展,建設新農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市廣播電視建設大體現狀

地處省的北部,大多是山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地方財政緊張,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加上部分邊遠鄉鎮地形復雜,山高路窄,交通不便,給我市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推進廣播電視建設特別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十六大以來,我市廣播電視建設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全市各級廣電部門積極進取,克服各種困難,廣播電視建設得到一定的發展,自2010年以來連續不斷地進行了兩項體制改革和兩項重大事業建設工程,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發揮積極作用。“十五”期間全市自制節目總量同“九五”相比,增長1.3倍,上送省和中央臺播出的節目增長4倍,廣播電視播出時間和播出的節目的套數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新建廣播電視地面接收站2079座(站),是“九五”期間的1.6倍,廣大農村個人自籌資金建設的地面接收轉站近10萬座;新建光纖干線近5000公里,2011年底,實現市、縣(市)、鄉(鎮)三級聯網,實現了全市有線電視用戶43戶,全市實現廣播覆蓋率81.33%,實現電視覆蓋率89.54%,2012年實現預算外經濟創收達6980萬元(不含財政撥款)的同時,廣電隊伍得到不斷發展和壯大。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廣播電視建設確實存在諸多的現實問題,具體體現在:一是農民比例大,對看電視聽廣播的需求大,農村廣播電視電視發展潛力很大。但城鄉廣播電視發展不協調,重城鎮、輕農村,重電視、輕廣播的現象;二是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設備陳舊老化。大部分縣鄉發射臺、轉播臺已經停播;三是經費投入不足,鄉鎮文廣站工作運轉不正常,有機構、有編制,基本無人員從事此項工作;四是廣播電視事業人員嚴重缺乏,安裝、維修人員不專業,大部分是通過退伍兵安置或者招工頂職的,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五是村村通工程建設主要是邊遠的自然村,維護經費、人員、體制編制都缺乏有力的保障,出現了重建輕管,重復建設等浪費的現象;六是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缺乏競爭力。

二、我市未來幾年廣播電視建設的幾點思考:

1、從2010年的188座上升到2012年1438座(村),共計達2079座,解決了10萬余戶居住邊遠、交通不便的農村用戶看電視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是積極推進農村新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基礎工程,是廣電部門支持“三農”具體體現。在未來的幾年,將會繼續作為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并被列入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依托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有線電視在農村的延伸,逐步建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確保廣播電視村村通、天天通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市計劃在“十一五”期間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力爭2010年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到95%以上。

2、隨著數字、信息、網絡等高新技術在廣播電視欄目、節目創作和傳播模式采用,推進廣播電視產業升級,延伸文化產業鏈。如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數字電視整體平穩工程。依托數字電視構建“數字”,作為黨委、政府“電子政務”和“遠程教育”的傳輸平臺。通過數字電視信息平臺,將國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優秀成果直接接入千家萬戶。走“數字化帶動信息化,信息化促進產業化,產業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發展路子。在鄉鎮以上我們把數字電視的發展和多功能開發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

3、理順關系,深化體制改革,用先進科學的現代生產方式,堅持一手抓事業建設,一手抓產業發展,拓寬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提高廣播電視綜合競爭力。不斷培育和規范以廣電網絡發展為載體的新興文化市場,發揮中心城區的市場主導和輻射作用,從而達到農村支持城鎮,城鎮反輔農村的目的。

三、對未來幾年我市廣播電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營造發展環境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實施數字電視整體平移時,由市政府給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打報告,就獲得了免征市有線數字電視收入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又如,在數字電視的平臺中向社會公眾免費天氣信息,這本是便民利民,很受群眾歡迎的措施,但就這類非經營性的公眾信息都需要由網絡公司出資購買,增大了網絡公司的經營成本。就發展而言,在西部地區推動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干線長,用戶總量小,居住分散,成本高,融資渠道窄,其難度遠甚于東部發達地區,所需的政策支持力度應更大,但實際卻相去甚遠。從網絡的經營、網絡的發展的客觀規律來看,確實存在各種體制相互兼容的問題,為此我市在全省率先進行市、縣、鄉三級廣播電視網絡整合的改革,率先在西部地區實行城鄉一起推動數字電視整體平移,與中發[2012]14號文件精神相符合,改革和發展都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其困難可想而知。雖然廣播電視業的改革,并非只是傳輸網絡的改革,但無疑傳輸網絡管理體制的改革是最緊迫、最具發展前景的一項。這就需要國家和省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二)構建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還需要加大投入。一、大力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用戶,這是消除城鄉廣播電視差距,解決長期通、天天通的好路子;二、大力建設村村通工程,全省大部分人口看電視聽廣播要靠村村通工程來解決,但村村通工程建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投入不足,如市經過多年的努力,電視覆蓋率也只是89、54%,廣播覆蓋率也只是81、33%。還有近10%的農村群眾看不到電視,聽不到廣播,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增大村村通工程建設的力度,要針對愈邊遠、居住愈分散的情況,就愈要發展,村村通工程覆蓋率越來越低的實際,降低單座站的覆蓋標準和提高單座站的建設費用;二是村村通工程建設的運行維護機制不健全,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通、天天通的問題。

(三)縣級廣播電視臺應當實行事業體制,由國家重點扶持。縣級廣播電視臺是縣級宣傳輿論的主陣地之一,根據《中發[2012]14號》文件要求,應當實行事業體制,由國家重點扶持。但多年來,對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都缺乏具體的政策性指導意見,對其規模,發展目標、任務職責等都缺乏明確的規定。從事業和產業共同發展的目標要求看,應當使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制度化、法制化。

(四)通過數字電視信息平臺的搭建,實現資源有效整合。一是將國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優秀成果接入千家萬戶。在數字電視信息平臺中開通“文化共享”板塊,通過數字電視的全面普及,使文字、圖片、視頻內容通過市民手中的遙控器,盡享數字化的優越性能,打造“家庭數字圖書館”的基礎。二是通過數字互動電視,實現文化教育共享。通過數字電視互動,廣大人民群眾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點播、電影、電視、新聞、體育、娛樂等電視節目,特別重要的是可以針對學生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將名校名師的課堂搬進學生家中,分年級、分學科,不僅有學科講授,還有美術、書法、器樂、聲樂、舞蹈等才藝課堂,任意點擊名師的講授,為創建學習型社會提供基礎平臺。三是把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結合起來,使廣大農民長期得實惠,干部經常受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