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擔保業發展調查匯報
時間:2022-05-22 04:11:00
導語:全區擔保業發展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擔保業發展,發揮資金杠桿作用,不僅是解決企業融資擔保難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提升區域整體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的一項可行性舉措。為進一步整頓規范我區擔保市場,推進擔保業健康快速發展。近日,由區工信局牽頭對全區3戶擔保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并聯合市人民銀行、市工信委邀請25戶中小企業、3戶投資擔保公司和2戶小貸公司舉辦了銀企座談會,就擔保企業規范管理、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銀行與擔保企業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和探討。現結合工作實際,就我區擔保業發展談幾點個人的認識。
一、全區擔保業發展現狀
目前,全區共有擔保企業三家,累計為中小企業、個人提供貸款擔保2.4億元。其中:聯友信用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冊資金2000萬元,止2011年9月底,累計為92戶中小企業、1000多戶個人擔保貸款16520萬元;創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注冊資金3000萬元,止2011年9月底,累計為46戶中小企業、個人擔保貸款2836萬元;宏運浙商小額貸款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冊資金2000萬元,止2011年9月底,累計擔保貸款4852.5萬元。全區擔保市場的建立和迅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使銀企合作出現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特別是部分小企業是第一次和銀行合作,沒有信用記錄,按規定無法得到銀行支持,但由于擔保企業的介入,使部分中小企業初次實現了與銀行之間合作,并為以后進一步得到銀行支持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加快全區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杠桿作用。
雖然我區擔保業在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由于該行業整體起步晚,各項政策措施和管理機制跟進不及時,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擔保業的發展規模和現有企業實力比較弱。擔保企業的注冊資本金決定了擔保企業的擔保能力。銀行一般按照擔保企業注冊資本金的5倍,動態控制擔保企業總的保額。同時,注冊資本金的大小,影響合作銀行的多少及放大倍數。目前,我區僅有的3戶擔保企業中注冊資金最多的也只有3000萬元,累計為7000萬元,按照放大5倍計算,3戶擔保企業的在保額僅為3.5億元。總體看,擔保企業的規模較小、實力偏弱,擔保能力有限,遠遠不能適應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借款擔保需求。
2.金融機構與擔保企業的合作機制亟待完善。擔保公司在和銀行的合作中承擔了全部的信貸風險,銀行與擔保公司還沒有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在國家加大銀行信貸投放力度的形勢下,容易出現企業、銀行共同營銷擔保公司的現象,將風險全部轉移給擔保公司,多贏局面難以實現。按照規定擔保放大倍數在5-10倍,而我區金融機構給予擔保公司的放大倍數一般在5倍左右。實力弱小的擔保公司放大倍數更低。為彌補放大倍數不足,擔保公司只能靠不斷增加資本金來提升擔保能力,這無疑嚴重削弱了擔保公司的融資作用,也嚴重制約著擔保業的發展。金融機構與擔保企業尚未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的業務難以有效開展。
3.扶持擔保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尚未落實到位。為促進擔保業發展,國家、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按照財政出資資本的5%建立風險補償基金;金融機構對運作規范、信用良好、資本實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較強的擔保機構承擔的優質項目,可按人民銀行規定適當下浮貸款利率,并根據風險控制能力放大擔保倍數等等,這些政策在我區目前還沒有得到落實,致使擔保市場發展緩慢,從而影響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二、促進全區擔保業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從當前我區擔保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來看,進一步擴大擔保業發展規模,最關鍵的就是要依賴于政府的支持、引導和監管,依賴于“銀保”的合作。
1.積極引導擔保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依法自律、健康發展”的要求,引導擔保企業做大做強。一是引導擔保企業不斷增加資本金注入,提高擔保能力。雖然銀監會取消了銀行與擔保公司合作1億元資本金的限制,但在實際操作中,低于5000萬元的擔保公司,銀行難以認可。因此,擔保企業應進一步加大資本金注入,有效提高自身擔保能力,最大限度取得銀行支持。二是鼓勵中小企業大力開展擔保業務。擔保企業和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新機遇,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獎勵補助,建立長期合作共贏關系,拓寬業務范圍,加大業務合作,有效解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緊缺困難,加快中小企業改造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三是強化銀行和擔保企業合作。金融機構應加快建立擔保業合作平臺,完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擔保合作門檻,引導擔保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增加資本金,真正使擔保企業發揮融資擔保杠桿作用。
2.切實加大對擔保企業的監督管理。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快制定和建立政銀、政企、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銜接、溝通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全區擔保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規范擔保市場。二是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區工信局是全區擔保行業監管部門,應切實履行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責,成立管理機構,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擔保市場。凡社會資本注冊成立的擔保企業應由區工信局監管;區財政成立的擔保企業,財政部門應認真履行國有出資人的監管職責,制定完善財務制度,切實加強對財政參股或控股信用擔保機構的財務監管,做好擔保風險的事前防范、事中監控和事后化解工作。三是加強和規范擔保機構業務管理。擔保業應以做擔保為主業,對不做擔保的所謂擔保機構不得掛擔保牌子,不得享受國家對擔保業的優惠政策侍遇。特別是對一些企圖借機通過投股辦擔保,以取得放大倍數為目的,來套取銀行貸款的擔保機構,除了作出明確的管理規定外,平時還應加強監督,以切實防止關聯風險的產生。四是加快組建和成立擔保行業協會。制定擔保行業自律規范,確立行業準則和規章,約束擔保企業的經營行為,確保擔保企業規模化發展。
3.大力為擔保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職責是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市場化條件下,為積極扶持擔保業快速發展,對于任何企業或私人資本投資辦擔保的都應一視同仁,讓其享受各項優惠政策待遇。國外關于扶持發展擔保業的事實和我國近年來擔保機構的發展實際,有力地證明了促進擔保業穩健發展,必須采取各項優惠政策措施,從機構組建、行業管理、社會環境、信息共享、誠信建設、財稅政策、風險的防范分散和共擔、政府監管等各個方面為擔保業發展創造條件、掃清障礙。從目前我區擔保業發展現狀看,政府應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及時研究擔保企業與銀行合作問題,對目前存在的風險分擔、放大倍數、擔保費繳存比例、擔保反擔保認定標準、落實基準利率下浮等問題,提出具體的操作辦法,真正建立起銀行和擔保企業的風險聯運機制,有效分散和化解風險,促進全區擔保業健康發展,為中小企業和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 上一篇:休閑養生旅游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 下一篇:市關于林場危舊房改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