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委班子中女性成員作用調查報告
時間:2022-06-06 11:37:00
導語:兩委班子中女性成員作用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民主政治建設的日益完善,婦女參政作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為發揮村兩委女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縣婦聯采取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全縣農村女兩委干部發揮作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對調研中發現的普遍性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
一、現狀及成效
全縣553個行政村中,共有村“兩委”成員1951名,其中,女性“兩委”成員有581名,占30%;村“兩委”正職563名,其中,女性村“兩委”正職21名,占3.73%。全縣女性村“兩委”成員中,35歲以下的82人,36——45歲的346人,46歲以上的153人。初中學歷以下198人,高中中專學歷的297人,大專以上學歷的86人。這些女性村“兩委”成員中,致富女能手和致富帶頭人占45%,參與村內事務10年以上的占48.2%,20年以上的占10.8%,總體來看,全縣農村婦女參政情況呈現出快速成長的態勢,她們的參政意識不斷增強,參政能力不斷提高,參政環境明顯改善。
(一)促進村級班子團結。調研中發現,大部分村兩委女干部充分發揮了女性特有的情感細膩、性格溫和、善于溝通、有韌性的優勢。作為一把手,她們的專制思想少,暴躁脾氣少,善于聽取意見,策略上的靈活性和作風上的民主性都比較好;作為一般成員,她們更容易體察到其他委員的心情和意見,能夠體貼他人,關心他人,團結他人,使兩委班子更加團結和有戰斗力。如稻莊鎮淄河店村女支部書記于愛蓮,1989年上任于村內事務最復雜、管理最混亂之時,她鋼柔并舉,解決了村內多年未解決的調整宅基地、重分負責田等問題,此后,連選連任,從來沒有過互相拆臺、窩里斗現象,不僅把村里復雜的干群關系理順了,還堅持“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不聽、不信、不傳”,帶頭廉潔自律、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做婦女群眾的知心人,在促進班子團結、凝聚班子戰斗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帶領婦女增收致富。一是帶頭開展創業創新。調查顯示,全縣村兩委女干部近一半是致富能人、創業帶頭人,她們利用自身優勢,憑借發展現代農業、種養殖業、加工業等,成為帶領農村婦女創業致富的領頭雁。大碼頭鎮的女委員李桂英,發揮自己種養食用菌技術的特長,2010年,帶領村內一批婦女成立了“桂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為村內留守婦女的發家致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二是主動開展婦女培訓。在上級相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村兩委女干部們帶頭引導發動婦女勞動力參加各類農業科技和勞動技能培訓,推進了農戶的增收致富。如街道南三里村的裴愛芳,主動協調縣農村商業銀行,帶領本村婦女發展肉牛養殖業,當年就使本村人均增收近萬元。
(三)促進農村社會和諧。村兩委女干部充分發揮其特有的親和力,在調處夫妻、婆媳等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等矛盾糾紛方面發揮了“潤滑劑”的作用,在處理村級人際矛盾、改善人際關系、改變社會風氣等方面更具有男性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如丁莊鎮丁莊村的女委員宋秀芝,發揮自己善長呂劇、愛好文藝的特長,多年來,積極組建村內呂劇團、女子舞蹈隊等活動團體,極大豐富了農村婦女的業余生活。業余生活充實了,賭博等惡習少了,人們相互接觸多了,思想溝通機會也多了,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都少了,如街道八村的村“兩委”成員成海燕,自2003年以來,每年都組織村內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評選;老人節期間,組織走訪村內60歲以上老人。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和諧的社會環境,促進了村風民風日益和諧文明。
(四)推動男女共同發展。調查發現,女性在“兩委”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廣大農村婦女利益的代言人,使村“兩委”班子制定政策、管理村級事務時,能注重考慮婦女群眾的特殊利益,從而使政策、決策兼顧男女兩性利益,更具公平性、科學性,特別是在近年的責任田的調整、拆遷戶的回遷等村內民主決策中,拆遷補貼方案與往年相比,男女補償平等尤為突出。據調查顯示,全村縣村“兩委”女干部%以上都兼任村計生工作,她們既能兼顧婦女工作,又能兼顧計生工作,達到了“減人、減員、減少開支”的效果,同時也減少了隱性矛盾。越來越多女性人才的脫穎而出,為農村人才隊伍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更新人們的傳統觀念,進而推動男女平等,實現男女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二、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全縣村兩委女干部作用發揮的普遍比較好,但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女兩委”自身的競爭意識較弱。在女性進村“兩委”選舉辦法未出臺之前的2010年,我縣在村“兩委”內任職的女干部僅有84名,占全縣“村兩委”成員的14%。在2011年初“傾斜”性政策出臺后,雖然達到了100%,但是女性任主職的村依然未超過5%。由此可見,“傾斜”性政策所起的作用在提高女性進村“兩委”的比例方面見到了實效,但是在提高女性在政治上的競爭意識方面,仍然未見到明顯效果。
(二)“女兩委”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從調查情況看,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45歲以上的占26%,其中50歲以上約占總數的23%。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49%,一些年紀較大的女兩委干部,文盲也不乏其例。三是創新意識缺乏。有一部分成員認為:“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有地種”就滿足了,積極帶領人民群眾科學致富、創新發展的勁頭不足,更不能為群眾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服務。據走訪調查反映,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目前村干部缺乏創新能力。四是組織觀念較弱。有的鄉鎮在“女兩委”隊伍建設上缺乏長遠的規劃,重使用輕培養、重事務輕教育、抓一陣松一陣的現象很普遍。
(三)村集體經濟薄弱影響“女兩委”的工作積極性。很多村集體經濟較差,很難按要求完全落實村干部的各項補貼,而如今,一個成年的女勞力,外出務工一天的收入要達到百元左右,而許多村一天的誤工補貼才20——30元左右,在有些經濟“空殼”村,有的村女干部為了開展好工作,甚至倒貼自家財物,雖然精神可嘉,但必境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不僅影響了工作積極性,而且造成家庭矛盾。
(四)農村幫派勢力讓“女兩委”工作不踏實。座談中不少女干部反映,選舉很容易受家族、婚親、人情、小恩小惠的影響,而女性兩委基本上不喜歡拉幫結派,這讓一大部分村兩委女干部對下一屆選舉的公正性心存疑慮,對自己工作的連續性缺乏信心,擔心第一年打基礎,第二年剛剛開展起來工作,在第三年就有可能與崗位說在再見。
(五)工作與家庭較難兼顧。村兩委女干部雖然大多并非村主職干部,卻是“千條線一根針”,起到“頂天立地”的作用。調查顯示,近97%的村兩委女干部身兼數職,她們同時擔負起千頭萬緒的村里工作和繁重的家務勞動,必須面臨著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與此同時,高付出與低待遇也成為強烈對比?,F階段我縣只解決了村主職干部的基本待遇問題,對于大多數不是村主職干部的村兩委女干部來說,她們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繁重而又艱苦,瑣碎而又有難度,可有限的待遇卻很低,干了工作還倒貼工作經費的情況不在少數。
(六)“女兩委”接班人問題堪憂。調查顯示,30歲以下村兩委女干部比例僅為3%,隊伍結構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現象令人堪憂。調查中發現,主觀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地區封建思想還比較嚴重,不論男女老少都存在著女人干不了大事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有的村兩委干部成員,特別是村主職干部,對村級選舉政策中明確要求有一名“女兩委”的政策有抵觸心理,擔心自己的位子受到威脅,更不愿意培養后備女干部。從客觀上看,村級任務重,工作難度大,常年到頭忙得焦頭爛額,而經濟報酬和政治待遇又太低,有一定文化、腦子靈活的女青年更愿意外出經商務工,留下的基本上是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的,形成了村級女干部后備人才匱乏、后繼無人的不良循環。
三、幾點建議
村兩委女干部崗位作用發揮的如何,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群眾基礎。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村兩委女干部隊伍建設,發揮村兩委女干部的崗位作用,強力助推新農村建設。
(一)全面提高“女兩委”綜合素質。一是通過各類培訓提高現任“女兩委”素質。調研中發現,“女兩委”自身素質情況決定了其在村內的威信與工作力度。提高村婦女干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是強化農村基層婦女組織建設工作的關鍵。各級黨委政府、婦女組織要加強對村級女干部的培訓引導,結合我縣當前正在開展的“新農民學?!苯ㄔO活動,對廣大女干部進行法律、政策、業務及相關知識的培訓,拓展綜合能力,增強她們的參政意識、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肩負起新形勢下新農村建設的重任。女委員們也要轉變自身觀念,從單純做好計生、婦女方面的工作向村務全面管理方面工作轉變,切實提高應對急、難、險、重等各方面工作能力,通過擠出時間學習、努力,不斷更新自我,使自己更富涵養、更有自信、更具魅力。二是通過“三個培養”把好農村女干部“入口關”。老話說“先天壯,后天旺”,對農村女干部的培養非常關鍵,但培養對象的基礎條件也至關重要?!白宰稹⒆詮?、自立、自信”不僅是現代婦女的人生準則,也是選拔女干部的基礎條件,在此基礎上,把那些熱心公益、有一技之長的婦女做為培養對象。建議在基層婦聯組織建設中推行“三個培養”工程,即:把致富女能手培養成婦代會干部,把婦代會干部培養成致富女能手,把婦代會干部中的致富女能手培養成村兩委委員。
(二)積極搭建婦女創業平臺“打鐵尚需自身硬”。調研中發現,所有威信高、作用發揮好的“女兩委”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致富方面的一技之長。相關部門要明確幫扶措施,引導婦女干部創業致富,提高婦女干部自身威望。同時,通過溝通慰問、落實工作待遇、表彰先進等方式,為其營造健康的成長成才環境,使其自尊、自強、自立、自信。要引導她們在選舉中積極進行自我宣傳和推薦,要設置相應的文化、年齡、綜合素質等條件,將女兩委和婦代會主任區別開來,在女能人中多選拔,好中選優,優中選強,
(三)爭取多方協同,提高參選比例。提高女性進村兩委比例的工作是一個需要多方協同、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需要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大力支持,需要婦聯組織積極協調,需要廣大婦女群眾的熱情參與。一是黨委政府要更加重視,把提高女性進村兩委比例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在制定政策措施時,在部署工作時,要將提高女性進村兩委比例納入村兩委換屆工作的統一部署當中,特別是“婦女候選人專職專推、專職專選”的做法一定要貫徹落實到位,把這一精神貫穿到換屆選舉的每個環節各個過程,把工作做深做透。二是村班子成員要大力支持女性進村兩委,對女性進兩委任職有個正確的認識,不但要做到不排擠女性,還要做好廣大選民和普通黨員的工作,宣傳好“婦女候選人專職專推、專職專選”的政策,把能力強、群眾信賴的女性選進班子。三是婦聯組織按照“提早介入、主動參與”的工作方式,促使女性進村兩委比例有一定提高,在各級黨委在制定村兩委換屆工作意見時,積極向黨組織提出建議,供決策參考。同時深入基層宣傳相關政策,動員女性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向當地黨組織和村民代表會議推薦優秀婦女人才,宣傳優秀婦女人才。換屆結束后,做好進入村級組織班子的女性成員的培訓,提高她們的素質和處理村級事務的能力。
(四)加強宣傳引導,合力造勢推動。座談發現,村規模調整后進入村兩委的女干部們,她們認為自己勝任本職,有信心帶領婦女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婦聯組織和有關部門應積極為她們搭平臺、交任務、作宣傳,要改變她們被動參與的局面,使她們積極融入到村級換屆選舉中來。特別是要引導女黨員、女能人,要從大局出發,認識到參與村兩委競選是為了搭建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辦事的平臺,是為女性爭光、實現男女平等,有利于提高婦女地位,要減少顧慮,大膽參與。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婦女關愛基金制度,切實保障工作能力強、村集體經濟基礎差的婦女干部的自身利益。
- 上一篇:婦聯兩大戰略實施調查報告
- 下一篇:市房管系統機關作風提升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