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土地出讓情況調查
時間:2022-06-27 03:27:33
導語:山區土地出讓情況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招商引資、城市化經營步伐的進一步加快,對土地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如何合理使用土地資源,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領導干部干預和插手土地使用權出讓、謀取私利等腐敗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前段,圍繞進一步規范經營性用地行為,我們從實際出發,做了一些積極探索。
一、建章立制,規范土地交易行為。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作為一種市場行為,要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必須建立一系列約束市場各方主體的行為規范、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為此,我們狠抓了制度建設。一是建立信息公布制度。將上級有關“招、拍、掛”的政策編印成冊,多層次、全方位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了解土地使用權出讓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信息,通過市、區媒體進行公布,防止了暗箱操作。二是建立集體決策制度。區里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常務副區長和分管城建的副區長為副組長,國土、規劃、建設、監察、計劃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市資產經營領導小組,負責對土地“招、拍、掛”等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凡土地“招、拍、掛”工作程序、地價底價、信息等有關事項,必須經城市資產經營領導小組集體研究協商后,統一組織實施。三是建立各項工作制度和紀律規定。轉發了《市土地儲備辦法》、《省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違法違紀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關制度,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違規暗箱操作、徇私舞弊,插手土地“招、拍、掛”,如有發現,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從而從制度上保證了土地市場健康、有序、公正、規范發展。
二、落實土地儲備制度,增強宏觀調控土地市場能力。落實土地儲備制度,實行土地集中統一供應,是經營性土地實行“招、拍、掛”的前提和基礎。為保證土地“招、拍、掛”制度的落實,我們按照《市土地儲備辦法》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劃定土地儲備區控制范圍,并自2012年7月份開始,凍結單位自行開發、舊城改造和土地轉讓的審批,對所有經營性土地一律實行先儲備后供應。全區共儲備土地890多畝,已拍賣、掛牌出讓360余畝。同時,對不執行土地儲備制度的違規行為,進行治理整頓,對28起違法用地行為和12戶非法轉讓土地的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理。
三、加強監督制約,保證工作的順利實施。區委、區政府與土地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簽訂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工作責任狀,進一步明確了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的責任。建立了區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執法監察聯席會議,定期研究解決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制定出臺了經營性土地“招、拍、掛”監督管理辦法,對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工作實行報備制,要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擬定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案,經批準后,在實施前10日內將“招、拍、掛”有關資料報區紀檢監察機關。同時設立了舉報投訴電話,受理和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在此基礎上,組織專人依法依規對實施前的準備、實施中的程序、實施后的落實,進行全過程監察,并對每宗土地“招、拍、掛”工作運行情況寫出監察報告,備案登記,從而保證了各個工作環節規范化運作、透明式辦公、陽光下操作。
我們自2012年7月份實行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制度以來,全區所有的商業、旅游、娛樂、經營性房地產開發用地都納入了“招、拍、掛”范圍,共依法拍賣掛牌出讓土地總面積361.5畝,收益達1.05億元。
目前,盡管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傳統的思想觀念沒有徹底轉變,這對開展土地清理整頓、土地儲備等工作,產生了不小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地“招、拍、掛”工作的開展。二是由于土地“招、拍、掛”原則性、政策性強,法律要求規范,而目前可借鑒的經驗又很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總結和探索之處。三是部門間相互配合還需加強。開展經營性土地“招、拍、掛”工作,牽扯到多個部門。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嚴重影響土地市場建設,導致土地“招、拍、掛”制度的落空。對此,一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資源意識和法制觀念,為土地“招、拍、掛”制度的落實奠定思想基礎。二要建立完善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土地市場運行基本制度、規范土地出讓活動各項工作制度等,以進一步規范土地市場交易行為。三是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各負其責,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四是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糾正違紀、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經營性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全面落到實處。
- 上一篇:文本閱讀重視題干要求
- 下一篇:紀工委機關學習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