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機化發展調查匯報

時間:2022-08-27 02:47:19

導語:全市農機化發展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農機化發展調查匯報

2012年11月中下旬,我局孫永進局長一行就全市農機化發展情況開展了調研。調研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1)購機補貼資金實施情況。(2)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情況。(3)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建設情況。(4)農機隊伍目前狀況。調研采取實地查看和座談會的形式,參加座談會的有:縣農機局機關工作人員及二級機構負責人、鄉鎮政府干部代表、種糧大戶、農機大戶代表、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負責人代表等。

存在問題及建議

1、購機補貼資金不足,未能化解大量農戶購機因享受不到補貼而引發的尖銳矛盾。

建議:

(1)降低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覆蓋面,擴大受益人群,逐步地由重點制過渡到普惠制,讓所有購機農戶都能享受到補貼,從而減少和防止大量農戶購機因享受不到補貼而引發的尖銳矛盾。

(2)市、縣兩級財政拿出一定資金和中央、省財政進行配套,用于購機補貼,一方面幫助化解暫時矛盾,另一方面也體現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引導購買農機的力度。

2、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重視不夠,未能充分發揮解放農村勞動力的應有作用。

建議: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水稻機插秧推廣工作的重視和領導。現在,每個縣(市區)大都不同程度從財政給予了支持(今年全椒財政支持50萬元,財政支持60萬元),市財政要拿出一定資金用于機插秧作業補貼,以此推動全市水稻機插秧推廣工作的快速發展。

3、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發展不快,未能提升農機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組織化本領。

建議:

(1)加大政策扶持。落實有關稅費減免、信貸優惠、土地流轉、購機補貼、作業補助等扶持政策,逐步建立扶持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的政策體系。

(2)加大資金扶持,尤其是要幫助農機服務組織盡快建立農機大院和機具庫棚,減少損失。

(3)加快標準良田建設,做到溝渠配套,機耕路田田相通,為充分發揮機械化作用創造條件。

(4)加快建設公共信息化服務平臺,為農機服務組織提供快捷、準確的信息服務,幫助其做大做強。

4、農機監理機構財政供給無保障,未能確保農機生產安全。

建議:

(1)增加編制。按照人機1:2000的比例重新核定各地農機監理人員編制,使全市農機監理人員編制達到250名,按照農業部《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管理規范》的要求,逐步配齊人員。

(2)保障經費。按照《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的要求,農機監理收費全額上繳財政,各地將農機監理人員和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3)增加投入。各地要加大對農機監理工作的投入力度,有計劃地配備交通、通訊、安全檢測、宣傳器材、事故勘察、計算機等技術設備,逐步提高農機監理裝備水平。

(4)建立聯合執法機制。縣學習蒙城等地經驗,縣政府于2009年4月組建“縣公安農機聯合執法中隊”,從縣交警大隊和縣農機監理站抽調10人組成,主要負責對道路上的農業機械進行監管,對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其它各縣市區可以借鑒的做法,本著有利于農機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原則,在縣級建立公安農機聯合執法中隊,負責道路上行駛的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在中心鄉鎮建立農業機械安全監理執法中隊,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源頭管理。

5、農機隊伍人員老化,體制不順,經費缺乏,未能更好促進農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建議:

(1)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機化工作重視與支持,把農機化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標,促進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2)各級政府要給編制,給人員,給經費,使農機隊伍能夠得到及時更新血液,提高農機隊伍素質,為農機化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3)各地要借鑒的做法,鄉鎮農機站“三權”統一歸縣農機局所有,從而便于基層各項農機化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