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7 11:00:51

導語:職工文化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工文化建設調研報告

職工文化建設作為工會履行維護職能的重要手段,對于滿足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推動和諧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工會十五大報告指出:“職工文化建設是職工提高職業技能素質,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載體”。這對職工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次調查從職工文化建設入手,查找出職工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達到繁榮職工文化活動,陶冶職工情操,強健職工體魄,提高職工綜合素質,提高職工生活質量,促進工會工作順利開展的目的。

一、職工基本情況

現有職工共人,其中正式員工人,非正式員工人。

(一)年齡結構:35周歲以下的人,36-40周歲的人,41-45周歲的人,46-50周歲以上人,50周歲以上的人。

(二)學歷結構:碩士研究生人;大學本科人;大學專科人,;中專及以下人。其中,第一學歷為碩士人;大學本科人;大學專科的人;中專的人。

隊伍中,按現工作崗位統計,崗位共人。其中崗位人,本科人,大專人,中專人;管理崗位人,碩士人,本科人,大專人,中專人,中專及以下人;崗位人,本科人,大專人,中專人。

二、職工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組織者擔心職工文化活動難登大雅之堂。當下電視節目及各種音像制品的普及,已大大提升了群眾的欣賞水平,而職工文化活動水平參差不齊,組織者顧慮難保質量,難成特色,因而不愿籌劃此類活動。

(二)職工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甚其高。由于職工文化活動水平參差不齊,不少職工失去了參與興趣。再加上當今娛樂方式豐富多元,人們選擇趨于多樣性,簡單化的文化活動已吸引不來較多的參與人眾。

從深層次講,影響職工文化建設的根源,其實還是組織者思想解放不夠,創新勇氣與能力不足,推進文化建設的使命感欠強。

三、改進措施

(一)提高認識,完善職工文化建設領導機制。職工文化建設的過程,是用先進的理念教育職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勵職工、用明確的目標鼓舞職工、用規范的制度約束職工、用榜樣的力量感召職工、用領先的科技武裝職工的過程。是推進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舉,是實現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加強職工文化建設,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關系到增強文化軟實力,關系到保持和發展職工的先進性。職工文化建設是黨政工的共同職責,要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把職工文化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的重要內容來抓。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政工齊抓共管的職工文化建設領導體制,形成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推動、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將職工文化建設納入文化建設整體規劃之中,共同設計、共同實施,創造出更多具有時代特征和豐富內涵的活動載體與活動形式。

(二)科學管理,健全職工文化建設運行機制。要建立職工文化目標管理考評體系、持續改進體系等日常工作評價運行機制,形成職工文化建設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有評價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職工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媒體陣地作用,營造濃厚的職工文化氛圍。還要總結推廣職工文化建設經驗,及時發現、培育、宣傳和推廣職工文化建設的優秀典型。特別是要做好重要發展階段的職工文化融合工作,以共同的愿景凝聚職工、以共同的價值觀激勵職工,建立起職工文化建設的融合機制,將職工的前途命運和的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要做好職工文化陣地的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創新服務內容。

(三)以人為本,建立職工文化建設創新機制。實踐證明,只有體現以人為本,才能充分調動全體職工參與的積極性,進而推動職工文化建設的持續創新。要在職工文化建設中體現先進性、把握時代性、富于創造性,營造職工文化創新氛圍,創新職工文化建設的方法和載體。一要不斷深化傳統文化活動品牌,不斷推陳出新,吸引更多職工廣泛參與;二要加強工會建設和興趣小組建設,推動職工文體活動向全員化、自主化、業余化、多元化、小型化方向發展;三要依托工會,加強職工業余文藝團隊建設,提高團隊專業水平,努力打造職工文化體育活動新的品牌;四要抓好文化陣地建設針對職工需求,不斷為提高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創造條件。五要深化“創建學習型班組,爭做知識型員工”活動大力推進“職工書屋”、“職工講堂”、“職工論壇”、“金陽光”健康計劃等活動的開展,使職工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切實分享到職工文化發展的成果。

(三)著眼實際,推動職工文化建設見到實效。要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增強職工文化素養、職業技能和工會履職能力上下功夫,求實效。一要著眼于全面提升職工隊伍的精神文化素質。職工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群體環境,具有潛移默化地影響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能夠有效陶冶職工情操、營造先進文化氛圍、激發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提升職工精神文化素質。實踐證明,將提升職工隊伍的精神文化素質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就能更大限度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他們的智慧凝聚到為發展建功立業上來。二要著眼于提高職工隊伍的職業技能素質。加強職工文化建設,提高職工隊伍職業技能素質,關系到增強競爭力,是促進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職工培訓、職工技術運動會、職工自主管理、職工自學成才和“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等活動,加快培養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引導職工干在崗位、學在崗位、練在崗位、奉獻在崗位、成才在崗位,推動職工隊伍知識化、技能化進程。

三要著眼于普及與提高的有機結合。職工文化活動必須突出職工的廣泛參與,不斷擴大參與面,不斷提高參與率,不斷探索新領域,吸引更多的職工及家屬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來,促進職工文化活動更加群眾化。同時必須不斷提高文化活動重點項目的水平和質量,形成特色,創造“品牌”,在全國及省市相關比賽中奪得好成績。只有將普及與提高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職工文化的基礎更為扎實、活力更為強大、發展更具后勁。四要著眼于更好地履行工會職能。職工文化組織和職工文化陣地是工會開展群眾工作、密切聯系職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會履行維護職能和教育職能的具體體現。深化職工文化建設,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與工會依法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結合起來,把服從服務大局與全面履行工會基本職責聯系起來,把黨的要求、行政的需要與職工的意愿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職工文化建設的作用。

總之,充分重視職工文化活動的生活化、品牌化和規范化,把先進性、廣泛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貫穿于活動之中,就必然能不斷開創管理有序、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精彩紛呈的職工文化活動新局面,就能更好地職工生活、促進發展、營造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