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卡貧困村黨組織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2 03:02:42

導語:建卡貧困村黨組織現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卡貧困村黨組織現狀調研報告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系農民群眾的紐帶,是農村基層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真正能組織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康的堅強戰斗堡壘。為進一步加強建卡貧困村黨組織建設,經鄉黨委實地調研,認真分析,現將鄉建卡貧困村——村的黨組織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村黨組織現狀

(一)組織建設情況。村屬2015年后進村黨支部,現已全面整頓提高,配強了班子,新建活動陣地,干部團結協作,職責明確,分工合理。

(二)班子建設情況。選優配強了村“兩委”班子,縣經信局駐村“第一書記”1名、支部書記1名、村主任1名、支部委員2人。支部書記是從務工優秀人才中選拔到班子中來的,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村主任是連續在村任職20年以上,農村工作經驗豐富,村文書是2015年從發展致富能手中選拔到村委班子中的。

(三)隊伍建設情況。村干部3人(不包括“第一書記”),年齡結構35歲以下1人,50歲至55歲2人,文化層次均是高中(中專);村民小組長9人,年齡平均在60歲以上,文化程度均是初中及以下。黨員49人,其中35歲以下黨員6人(預備黨員2人),35至50歲黨員12人,50歲以上黨員31人,流動黨員12人。

(四)工作保障情況。支部書記主抓本村黨建工作,2015年通過多種形式籌集資金新建和改建了400平方的村級活動陣地,但因缺資金室內配套設施不完善,黨建經費保障不足。

(五)制度建設情況。一是堅持“”制度,創新黨課教育形式,督促各黨支部開展黨員活動和組織生活,保證每個黨員都能得到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二是堅持黨內組織生活會制度;三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四是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村級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村黨支部書記抓黨建“主業”意識不強,認為抓農村黨組織建設是務虛的工作,抓經濟才是干實際工作,對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夠,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不夠,組織生活也不規范,“”制度落實不到位,黨建工作不落地。

(二)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文化層次偏低,缺乏開拓創新精神。村干部隊伍年齡偏大,支部書記、主任年齡均在50歲以上,均是高中文化水平,雖然從事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豐富,但工作循規蹈矩,缺乏激情和開拓創新精神,特別是研究思謀村級發展上缺乏好點子、辦法、措施。村文書年齡28歲,中專文化,是2015年才充實到村干部隊伍中的新鮮血液,但還缺乏農村工作經驗,還需繼續加強培訓和磨練,村民小組長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帶領群眾發展脫貧致富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不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勞務輸出,村里有文化的、能干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去了,現在農村大都只有老人;二是村支委干部經濟待遇太低,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又跟不上,導致崗位不能吸引年輕人。

(三)黨員隊伍結構不平衡,示范帶頭作用發揮不好。村黨員在年齡、性別、學歷等方面比例失衡的現象凸顯,女性黨員僅2人,35歲以下黨員6人,50歲及以上黨員占31人,占全村黨員的63%,高中及以上文化黨員6人,僅占黨員總數的12%,而且年輕黨員大多外出就業發展,女性黨員、年輕黨員、高學歷黨員的比例過低,支部黨員年齡大、知識老化,特別是個別黨員混同于普通群眾,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弱化,黨員意識有所退化,只顧個人小家庭,對國家和集體的事不管不問,無疑降低了為人民服務的能力。

(四)村后備干部人選匱乏。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活動范圍日益擴大,思維日益活躍,許多中青年黨員和群眾外出尋找發展機會的人越來越多,大量高學歷的年輕人才外出務工,再加上村干部待遇偏低,影響工作熱情和作用發揮,導致優秀的年輕人入黨愿望低,年輕黨員做基層黨的工作意愿更低,造成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后繼乏人。

(五)村、組干部待遇低、任務重,工作與待遇不匹配。目前,村支部承擔著宣傳與落實黨的惠民政策、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排解民憂、化解民怨、考慮全村發展規劃的任務,特別是村屬建卡貧困村,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村兩委干部幾乎成了“全脫產”干部。但他們的收入卻很低,難以抽身從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相關保障體系也極其不完善,工作與待遇之間存在不對等,也造成村組干部成為“雞肋”,工作積極性不高。

三、解決對策建議

(一)加強黨組織建設,強化戰斗堡壘作用。針對農村黨員結構不合理,村干部年齡偏大,文化層次低等問題,要在發展年輕、有文化的黨員上下功夫,培養農村后備干部上做功課。一是加強宣傳,鼓勵引導致富能力強的務工返鄉優秀青年、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等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吸收到黨組織中來,培養一批優秀年輕黨員作為村級后備干部,為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打下基礎。二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為脫貧攻堅聚集人才,吸引一批優秀青年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康。三是從鄉級機關、事業單位中物色政治可靠、上進心強的青年干部,選派到村擔任黨建指導員或“第一書記”,加強對黨建工作指導,增強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強化有力辦事。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建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定期舉辦培訓班,加強對黨的方針、惠民政策、農業知識等定期進行專門的培訓,提高干部為民辦事能力和素質,更新黨員價值理念,通過給在職黨員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強化黨員意識,拓展黨員參與到工作領域,參與到脫貧攻堅任務中來,使黨員的價值在各個領域得到體現,打造一支知識型、能力型、創新型的黨員干部隊伍,真正發揮黨員干部帶頭引領示范作用,更好地服務群眾。

(三)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督考核。健全村“兩委”工作制度,嚴格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嚴格落實好“”制度,健全組織生活,建立村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完善村干部實績考評辦法,將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選拔獎懲掛鉤。鄉在進行考評時要嚴格按照量化考核制度,公平、公正地對村支兩委干部進行考核評估,特別要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考核比重,對存在的問題嚴格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