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項目落地難推進慢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7 05:05:04

導語:工業項目落地難推進慢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項目落地難推進慢調研報告

為全面了解我區近年來工業園區項目落地推進情況,進一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根據區委辦公室《關于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通知(廣利委辦發〔2018〕9號)文件要求,我單位對園區未落地項目及推進緩慢項目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區工業集中發展區規劃建設了“一區五園”,規劃總工業用地9.86平方公里,已開發整理工業用地6856.16畝,工業園和工業園基本建成,實現項目滿園入駐,完成了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現正在進行機電產業園和工業園建設。園區現入駐企業91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17戶,在建項目7個,初步構建起以食品飲料、機械電子產業為主導的工業經濟體系。

受經濟下行、土地儲備不足、資金短缺等多重因素影響,工業園區項目落地難、推進難現象比較突出。截止2018年5月,園區招商引資未落地項目21個,推進緩慢項目11個。

二、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實力不足,資金鏈短缺。由于企業自身資金有限,對項目市場發展前景預估較差,市場經營、合作意向等因素變動改變了業主的投資意愿,導致項目無法推進。如未落地項目中的精炭、康華、牛肉干加工項目受資金影響遲遲不能落地;推進慢項目中的木本油、科糧貿易、山葵食品、新大地等10個項目受業主資金短缺影響推進舉步維艱,其中科糧貿易、快消食品、原美邦樂項目業主對市場前景預期差,導致項目停滯。究其原因,一是銀行放貸審批難度加大,加上各級擔保中心資金規模較小,支持企業融資的力度有限,難以滿足項目的信貸擔保需求,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貸款難。二是有效抵押不足。銀行抵押放貸只認可固定資產投資,很多項目用地沒有辦好土地證,拿不出有效的抵押資產。

(二)土地要素制約,拆遷難度大。一是園區項目閑置土地有限。現已建成工業園和工業園,基本已滿園入駐,如致順化工等項目選址地塊尚未啟動征拆和供地程序,新項目入園需排隊等地,影響了項目落地;新型特種玻璃生產加工項目由于遲遲未供地,導致企業將項目資金投資在甘肅省的建設項目上。二是征地拆遷工作難。居民拆遷安置工作難度大,不可預見因素多,制約了工程建設進度。如日航工業園蜀亨機電加工項目和電子電器生產項目,由于拆遷問題導致園區場平及基礎設施建設無法進行,項目建設推進緩慢。

(三)基礎建設滯后,項目入園慢。在建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進度跟不上,缺乏產業平臺支撐,一旦有好項目、大項目無法短期內落地。如日航工業園營昇機電、金創電子和太陽能電池背膜等項目,因聯廣公司負責實施的園區道路、場平、邊坡治理未完成而無法開工建設。

(四)發展環境不優,服務不到位。一是項目落地前期工作環節多,耗時長,再加上法律障礙無法突破、中介服務缺乏規范和充分競爭,項目審批存在冗長復雜的情況,如金創電子項目由于地勘、設計等前期工作進展緩慢,項目遲遲無法落地。二是后續服務不到位,熱衷于招商簽約,忽視了項目的落地推進。針對已經落地的項目,各部門服務意識不強,沒有及時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致使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三、措施建議

(一)提高項目服務,優化投資環境。一是切實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補充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提高項目審批效率,開辟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促進大項目、好項目盡快落地。二是加強跟蹤服務。項目引進單位要實行三年跟蹤服務,確保項目順利落地、開工和投產;對破壞招商引資環境的單位和個人要嚴厲追責。三是涉及到對項目和企業的服務,希望相關部門在思想上更重視一些,工作上更主動一些,服務上更高效一些,推動政府十二大機制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厘清職責和邊界,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抓建設、謀經營上。

(二)突破土地制約,加強土地供給。積極盤活存量土地。通過全面調查、摸底,掌握園區的土地狀況,對閑置、拋荒的土地,按國家規定一律予以收回;對征而未用、征而少用,土地閑置超過規定期限的征收土地閑置費或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對尚不構成收回條件的閑置土地,通過整合、調劑、置換等各種手段加以盤活,做到“寸土必盡其用”。

(三)依法做好搬遷,推進項目建設。在安置、拆遷中,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被征地群眾的思想工作,切實保障群眾根本利益,特別是征地補償費要確保足額到位,杜絕因搬遷帶來的上訪、鬧事等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確保社會穩定。要做好被征地農民的安置、培訓工作。建議結合中心城區全面發展的需要,大力培訓失地農民,提高他們的文化、文明、技能素質,實現農民向職工、村民向市民、農村向城市的轉變。加強輿論宣傳,積極爭取民心,依靠群眾,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以支持重點建設為榮的社會風尚。

(四)拓寬融資渠道,多方籌措資金。一是整合、利用好各類政策、資金,在使用好目前爭取到的資金、政策的同時,積極向省上爭取更大的政策、項目支持,保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二是利用好現有擔保融資平臺,積極探索對招商引資有益的多元化投融資模式,擴大民間投資,擴大民間資本投資創業的空間。三是促進銀企合作。積極組織金融部門與園區企業對接,召開銀企洽談會、項目推介會等“窗口會議”,促進銀企合作溝通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