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農民工就業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8 09:53:20
導語:疫情后農民工就業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蔓延波及我國各個省市。面對這次傳染性強、潛伏期長的病毒特點,中央和各個地方政府積極采取應對疫情的有力措施。武漢“封城”,各地“封路”,火車、汽車停運,街上空無一人,隨后,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多個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出臺延遲復工、推遲開學以及對交通、社區等嚴格管理的具體舉措。短時間內,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較大的沖擊和不利影響,2020年上半年,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加之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帶來的外部沖擊,給農民工返崗就業造成巨大的困難。
一、農民工就業現狀
(一)不少返鄉農民工滯留鄉村。春節假期延長,企業停產,農民工停工;防控中期復工階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企業分批分地區復工,但制造業鏈條接續不暢,服務業因人員流動少、出行限制,需求出現斷崖式下滑,建筑業復工時間大大推后,一線用工需求急速減少,截止目前,我鎮仍有300余人農民工滯留鄉村。(二)返崗農民工出現再次返鄉。企業復工復產后,市場消費能力降低,出現開工不達產情況,特別是受國外疫情持續蔓延影響,部分外貿企業、制造企業訂單取消較多,出現停工限產、裁員降薪,一些已返崗農民工不得不再次返鄉,據統計,疫情中期我鎮返崗農民工再次返鄉達500余人次。(三)周邊企業吸納農民工就業有限。本地周邊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同樣受疫情影響,復工復產較慢,就業崗位有限,難以解決眾多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問題。(四)農民工權益難以保障。部分企業社會保障程度較低,長時間企業停工導致資金斷裂而破產,不少農民工瞬間失去收入來源。疫情期間農民工工作如何計算、被裁員后的經濟補貼怎么規定等問題出現,部分農民工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
二、原因分析
1.農民工從事的行業大多數是制造業、建筑業和餐飲服務業等,而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最為直接,企業復工復產推遲或是被迫減小生產規模,都會導致農民工失業風險加劇、工資水平下降。2.農民工就業具有流動性、限制性和不穩定性的特點。他們與雇主的勞動協議往往是短期的,長時間的停工以及開工時間的不確定性難以保障農民工現有的工作是否能夠延續,如遇到裁員降薪情況,減少農民工數量是企業的首要選擇。3.農民工大多缺乏網絡信息知識,較難實現網上遠程辦公,如簡單的車票購買和手機點單都存在問題,缺乏就業信息獲取渠道和市場就業競爭能力。且受疫情影響,社區、街道和城市管理等級大大提高,生活服務業的供給和需求不同程度地下降,這些都為農民工如何返城和返程之后的安置生活提出了挑戰。
三、農民工穩就業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大政策支持。通過金融支持加大信貸力度,向企業提供優惠貸款,適當增加投放、降低成本,穩定市場信心,保持市場充足流動性,以制度保障和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來推進就業。持續做好疫情期間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工作,對部分企業和農民工給予政策優待,優先受理因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出口制造業企業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和失業人員生活補貼的申請。(二)增加農民工就業技能。積極開展對返鄉農民工、農村創業青年的電子商務、護理、技術種養殖等技能培訓,積極引導農民工就業轉型,以應對疫情穩定后可能產生的就業需求反彈,增加農民工就業機會和就業競爭力。(三)擴寬就業渠道。大力倡導“互聯網+就業”的新模式,鼓勵企業與線上招聘平臺合作,通過互聯網職位招聘信息。同時,及時準確地提供和勞動力供求信息,并農民工提供有效的、針對性的就業公共服務,做好勞動力市場的中介服務工作讓外出務工人員盡快找到工作。(四)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進行創業。同時,以政策為導向,以降低門檻、放開限制、以獎代補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給予政策傾倒。
- 上一篇:關于避免“舌尖浪費”情況報告
- 下一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