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關于粵東地區五市分行存量不良貸款的分析報告

時間:2022-01-23 11:20:00

導語:銀行關于粵東地區五市分行存量不良貸款的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關于粵東地區五市分行存量不良貸款的分析報告

2004年是X銀行的改革年,為符合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市的需要,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是一項重要工作。去年,粵東地區五個分行上下集中力量打不良貸款的“壓逾促降大會戰”,取得了明顯效果。但粵東地區五個分行不良貸款余額大、不良率相對系統內其他行較高,不時會出現一邊壓,一邊翹,按倒葫蘆浮起瓢的現象,使壓縮不良貸款成果出現反復。為進一步摸清粵東地區不良貸款的狀況,我們開展了粵東地區存量不良貸款的專項調查。特提出如下分析報告

一、粵東地區分行存量不良貸款總體情況

1.不良貸款規模:粵東地區五個分行不良貸款余額(五級分類)在全省占比大,貸款余額僅占7.08%,而不良貸款占全省的9.83%,高出2.75個百分點。

粵東地區五個分行截止2003年12月31日,貸款余額為118.27億元,占全省貸款余額1670.85億元的7.08%,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為24.23億元,占全省不良貸款額246.06億元的9.83%;一逾兩呆不良貸款為23.61億元,占同口徑全省不良貸款223.52億元的10.56%。可見,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的占比高于貸款余額的占比,信貸資產質量較差。

2003年底粵東地區分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額比年初下降7.98億元,不良額比年初下降24.8%,而同期全省不良貸款下降95.92億元,不良額比年初下降28%,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額下降幅度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不良額壓縮力度未達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2.不良貸款率:粵東地區五個分行貸款五級分類不良貸率在全省排名居前,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24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76個百分點。

2003年底粵東地區分行五級分類為不良貸款率為20.49%,不良貸款率比全國X銀行系統平均不良貸款率(9.25%)高11.24個百分點,比全省14.73%的不良率水平高5.76個百分點,比全省不良貸款率最低的廣州地區(12.51%)高7.98個百分點,比粵西地區(21.23%)低0.74個百分點。同期粵東地區分行一逾兩呆不良率為19.96%,比全省同口徑不良率(13.37%)高6.59個百分點。可見信貸資產質量不容樂觀。

3.不良貸款損失可能性:粵東地區五個分行各類不良貸款的損失可能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3年底粵東地區分行五級分類中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為22.55億元,占同口徑不良貸款比重為93%,同期全省五級分類中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為200.98億元,占同口徑不良貸款比重為81.7%,粵東地區分行五級分類中可疑類貸款和損失類貸款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64個百分點;同期粵東地區分行“雙呆”貸款余額為21.49億元,占同口徑不良貸款的91%,全省“雙呆”貸款為202.23億元,占同口徑不良貸款的90%。由此可見粵東地區貸款損失的可能性較大。

二、粵東地區分行存量不良貸款的結構分析

截止2003年12月31日,粵東地區分行企業類貸款余額96.15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81.3%;企業類不良貸款22.98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94.8%,企業類貸款不良率23.9%;個人類貸款22.12億元,占全部貸款的18.7%,個人類不良貸款1.25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5.2%,個人類貸款不良率5.7%。以下結構分析,除特指外,僅對企業類貸款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結構進行分析。

1.不良貸款的行業結構分析:國家重點支持和大力發展行業的不良貸款率較低,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不良貸款占比高,應加強對其風險控制

(1)不良貸款的行業集中在房地產、其他批發業等19個行業,占81%。粵東地區五個分行不良貸款分布在89個行業,不良貸款超3000萬元的行業共有19個行業,合計不良貸款18.63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81%,其中不良貸款額超過1億元的行業共有4類,分別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5.72億元)、“其他批發業”(3.03億元)、“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1.5億元)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46億元),這4類行業不良貸款總額合計11.71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余額的51%。

(2)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不良貸款7.9億元,占34.4%。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共有7個,分別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57236萬元)、“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14952萬元)、“建筑裝飾業”(3276萬元)、“其他建筑業”(950萬元)“房地產管理業”(863萬元)、房地產經紀與(827萬元)和建造安裝業(802萬元),這7類相關行業不良貸款合計7.9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34.4%,總體不良率為41.89%,比企業類貸款平均不良率高18個百分點。這7類行業的不良貸款情況反映出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信貸質量狀況堪憂。

(3)不良貸款余額排前十位的行業不良貸款額15.35億元,占66.8%。

粵東地區五個分行前10大不良貸款行業的貸款余額為66.75億元,占全部企業類貸款的69.43%,不良貸款余額為15.35億元,占全部企業類不良貸款的66.81%,不良率為23%,低于企業類不良貸款率0.9個百分點。在10大行業中,各行業的貸款質量差異較大,電力發電、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道路運輸業等三個行業不良貸款率較低;而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其他批發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零售業、商業經紀與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和能源行業等七個行業不良貸款率都超過20%,零售業不良貸款率最高(77.22%)。

表1:粵東地區不良貸款余額排前十位的行業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行業(新)不良貸款額不良額占比不良率貸款余額貸款余額占比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57235.9724.91%55.87%102443.76510.66%

其他批發業30349.5513.21%65.96%46011.650284.79%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14951.766.51%22.62%66105.76136.88%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4632.816.37%22.03%66432.81156.91%

電力發電業7299.763.18%8.15%89590.75949.32%

商業經紀與業6986.833.04%38.57%18112.825021.88%

能源、材料和電子批發業5970.302.60%60.12%9930.2977631.03%

裝卸和其他運輸服務業5943.82.59%6.27%94843.24759.86%

道路運輸業57322.49%3.41%168265.485417.50%

零售業4429.041.93%77.22%5735.6433760.60%

合計153531.8166.81%23.00%667472.2569.43%

(4)國家重點支持和大力發展行業的不良貸款率較低。如電力、電力供應、電信、道路、石油、新聞出版、廣播媒體、教育、煙草等9個行業不良率都低于10%,這9類行業全部屬于國家壟斷行業,且行業現金流量穩定,是我分行重點營銷的對象。

(5)貸款規模較小的行業不良貸款率在全部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只有少數貸款規模較小的行業其信貸資產質量好。貸款規模較大行業貸款質量普遍較好。

不良率超過70%的信貸質量較差的28個行業貸款余額31624萬元,僅占全部企業貸款的3.3%,不良貸款為26307萬元,占全部企業類不良貸款的11.45%,貸款不良率為83.2%,高于企業類貸款平均不良率(23.9%)59.3個百分點,其中只有2個行業的貸款規模超過5000萬元,有20個行業貸款規模不到1000萬元。從這種不良率的行業表現看,說明我分行大部分重點投放的貸款行業信貸質量相對其他行業較好。

貸款規模排名前10位的行業貸款余額71901萬元,僅占全部企業貸款的74.8%,不良貸款為14766萬元,占全部企業存款的6.4%,貸款不良率為20.5%,低于企業類貸款平均不良率(23.9%)3.4個百分點,如在貸款規模超過5億元的6個行業中,只有“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55.87%)不良率高于企業類貸款平均不良率(23.9%)。可見,規模較大行業信貸質量相對較優。

表2:不良率及貸款余額排在前10位的行業不良貸款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不良率前10位行業情況貸款余額10位行業情況

行業貸款規模不良率行業貸款規模不良率

倉儲業989100.00%道路運輸業1682653.41%

信息、咨詢服務業6440100.00%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10244455.87%

漁業554100.00%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948436.27%

人民政協和派512100.00%電力發電業895918.15%

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305100.0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6643322.03%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163100.0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66105822.62%

其他金融活動100100.00%其他批發業4601265.96%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90100.00%教育414064.29%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69100.00%水的生產和供應業2579910.67%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50100.00%商業經紀與業1811338.57%

2.區域結構分析:汕頭分行企業類貸款余額和不良余額均排名首位,汕尾分行貸款余額最少,但不良率78.63%,全省排名第一

(1)汕頭市分行和梅州市分行不良額占比小于貸款余額占比,其他三個分行不良額占比高于貸款余額占比

2003年底,汕頭分行企業類貸款余額為360679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貸款余額的37.5%,不良貸款為68053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余額的29.62%,排名首位;潮州市分行企業類貸款余額58968為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貸款余額的6.13%,不良貸款為19056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余額的8.28%,不良余額占比最小;汕尾分行企業類貸款余額為45338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貸款余額的4.72%,不良貸款為35647萬元,占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余額的15.51%。

(2)粵東地區五個分行企業類貸款不良率全部高于全省企業類貸款不良率(17.24%):汕頭市分行和梅州市分行貸款不良率低于粵東地區平均不良率,其他三個分行不良率高于平均水平,汕尾分行不良貸款率高居全省之首。

汕頭市分行和梅州市分行企業類貸款不良率分別為18.87%和18.18%,接近全省企業類貸款平均不良率(17.24%),低于粵東地區23.9%的平均不良率;企業類貸款不良率在粵東排名第一的分行是汕尾分行78.63%,第二、三名依次為潮州市分行32.32%,揭陽市分行27.37%。

表3:粵東地區各分行企業類貸款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類別貸款余額貸款額占比不良貸款不良占比不良率

汕頭360679.39137.52%68053.5710529.62%18.87%

梅州314163.28832.68%57111.7954924.86%18.18%

揭陽182270.80618.96%49893.133421.72%27.37%

潮州58967.996.13%19056.228.29%32.32%

汕尾453384.72%35647.415.51%78.63%

合計961419.475100.00%229762.1199100.00%23.90%

3.不良貸款的產品特征:粵東地區五市分行固定資產貸款總體質量較好,流動資金貸款質量較差,其中基本建設貸款不良率低于全省基本建設貸款不良率平均水平

(1)從不良貸款的產品分布看,流動資金不良貸款余額占全部企業類不良貸款89.4%,固定資產不良貸款占全部不良貸款的10.6%

2003年底,流動資金不良貸款余額為20.5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89.4%,固定資產類不良貸款為2.48億元,占10.6%。前十大信貸產品中,有3類產品的不良貸款占比超過10%,分別是商業流動資金不良貸款6.78億元(占29.51%)、工業流動資金不良貸款4.45億元(占19.36%)和房地產業流動資金不良貸款2.75億元(占11.98%)。

(2)從貸款的不良率看,基本建設貸款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的質量較好,技術改造貸款不良率在全省技術改造貸款不良率排名居首

2003年底基本建設貸款余額為38.09億元,占粵東地區五個分行貸款的39.6%,高于全省基本建設貸款平均占比(21.8%)17.8個百分點,結構比較合理;粵東地區基本建設貸款不良率為2.2%,低于全省基本建設貸款平均不良率(2.99%)0.79個百分點,質量較好。技術改造貸款余額1.59億元,占粵東地區不良貸款6.94%,不良貸款率為77.8%,高于全省技術改造平均不良率(22.3%)55.8個百分點。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余額6505萬元,占全省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余額(38.81億元)的1.7%,規模較小,但沒有不良貸款。

表4:粵東地區信貸品種結構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類別貸款余額余額占比不良貸款不良占比不良率

基本建設貸款380861.3639.61%8376.363.65%2.20%

技術改造貸款20495.902.13%15945.906.94%77.80%

房地產業流動資金貸款65635.326.83%27535.5211.98%41.95%

建筑業流動資金貸款38470.454.00%13733.455.98%35.70%

商業流動資金貸款114255.6311.88%67803.1329.51%59.34%

公共企業流動資金貸款52888.205.50%9674.204.21%18.29%

其他流動資金貸款87875.079.14%11892.485.18%13.53%

住房開發貸款7800.000.81%100.000.04%1.28%

工業流動資金貸款146015.7115.19%44479.8519.36%30.46%

其他貸款9603.661.00%6308.062.75%65.68%

其余貸款種類37518.053.90%23913.0510.41%63.74%

合計961419.35100.00%229762.00100.00%23.90%

4.新老帳結構:粵東地區老帳不良貸款消化力度較大,新帳貸款不良貸款占比有所提高,需關注重組貸款質量

截止2003年底,粵東地區五個分行新帳貸款余額為551713萬元,余額占比為57.39%;不良貸款額為22068萬元,余額占比為9.6%,比年初減少1215萬元,占粵東不良貸款下降總額的1.52%;不良率為4%,比年初下降1.23個百分點。老帳貸款余額為409706萬元,余額占比為42.61%;不良貸款額為207694萬元,不良余額占比為90.4%,比年初減少78587萬元,占粵東不良貸款下降總額的98.48%;不良率為50.7%,比年初下降7.83個百分點。

粵東地區五個分行重組貸款(借新還舊、債務轉移、貸款展期)余額181834萬元,占貸款總額的18.91%,,不良貸款為56106萬元,比年初下降9391萬元,貸款不良率為30.85%,比年初下降5.2個百分點。由于重組貸款主要通過重新認定方式使不良貸款下降,且不良率高于貸款平均不良率(23.9%)7個百分點,需加大重組類貸款的回收力度。

從新老帳貸款的類別看,1998年底以前發生的老信貸業務不良貸款余額為149136萬元,占比64.91%,不良率為86%;1999年發放不良貸款余額14606.18萬元,占比6.36%,不良率為36.92%;2000年以來發放的不良貸款額66019.01萬元,占比28.73%,不良率為8.82%;另外,超額借新還舊和新貸款債務轉移兩類貸款不良率達到100%,應加強對辦理這兩類貸款的貸前調查,對化解風險的有效進行詳細評估。

表5:粵東地區貸款新老帳結構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類別貸款余額余額占比不良貸款不良占比不良率

1998年底以前發生的老信貸業務173636.8118.06%149136.8164.91%85.89%

1999年當年發生的老信貸業務39566.184.12%14606.186.36%36.92%

超額借新還舊442.000.05%442.000.19%100.00%

回收再貸93632.469.74%3601.361.57%3.85%

老貸款借新還舊87481.599.10%36426.7115.85%41.64%

老貸款債務轉移6992.000.73%946.000.41%13.53%

老貸款展期7955.000.83%2535.001.10%31.87%

其他新信貸業務472307.6349.13%5869.332.55%1.24%

新貸款借新還舊76035.687.91%16128.607.02%21.21%

新貸款債務轉移33.000.00%33.000.01%100.00%

新貸款展期3337.000.35%37.000.02%1.11%

合計961419.35100.00%229762.00100.00%23.90%

5.貸款方式結構:抵押貸款是主要的貸款方式,占全部貸款的37.13%,質押貸款和票據貼現貸款質量較好,信用貸款不良率排名居全省首位

2003年底,粵東地區企業類貸款中抵押貸款占比最高,達37.13%,不良率為30.14%,;保證貸款占比排名第二,為25.33%,不良率也排名第二位,為35.18%。信用貸款不良率為43.36%,不良率排名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信用貸款平均不良率(5.57%)37.7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汕尾市分行信用貸款額為23603萬元,不良率高達97%所致,目前汕尾市分行信用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率已經達到47.26%,遠遠高于省分行信用貸款余額占比控制在8%以內的要求。票據貼現貸款沒有不良貸款,余額為6505萬元,比年初增加4859萬元,增加195%,增加速度較快,但規模仍然較小,余額僅占企業類貸款0.68%;質押貸款余額為287922萬元,占比為29.95%,不良率僅為2.66%,質量較好。質押貸款主要投向公路行業,貸款余額為218520萬元,占76%,沒有不良貸款,擔保方式是以路橋收費權作為質押。

表6:粵東地區企業類貸款方式結構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類別貸款余額占比不良額占比不良率

抵押35694937.13%10757146.82%30.14%

質押28792229.95%76683.34%2.66%

保證24355625.33%8569337.30%35.18%

信用664876.92%2883012.55%43.36%

票據貼現65050.68%0.00%0.00%

合計961419100.00%229762100.00%23.90%

6.貸款規模結構:5000萬元以上貸款規模大、質量好;芝麻戶貸款質量差

2003年12月底,5000萬元以上貸款客戶只有20戶,占貸款戶數的0.6%,但貸款余額為43.9億元,占全部企業類貸款45.7%,不良貸款率僅為5.5%。粵東地區五個分行100萬元(含)以下貸款客戶2318戶,占客戶總數的74%,貸款余額為48989萬元,不良貸款額41060萬元,不良率為83.85%。100萬元以下客戶由于金額小,筆數多,工作量大。100萬元至300萬元區間貸款客戶357戶,占客戶總數的11.4%,貸款余額為69107萬元,不良貸款47819萬元,不良率為69.19%,同樣也存在筆數多,質量差等特點。

表7:企業類客戶貸款規模結構情況表

截止:2003年12月單位:萬元

區間客戶數貸款總額不良貸款不良率

5000萬元以上20439142.524132.55.5%

1000萬元至5000元(含)582465874539418.4%

500萬元至1000萬元(含)881149893591531.2%

100萬元至500萬元(含)6431117308326174.5%

100萬元(含)以下2318489714106083.85%

三、對盤活回收存量不良貸款的建議

1.推行不良貸款集中經營,加大力度處置存量不良貸款

實踐證明,不良資產的實際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貶值,這就是所謂的“冰棍”效應。加大力度處置存量不良貸款,首先要摸清底數,集中經營。省分行決定在粵東地區成立不良資產粵東經營小組,對不良貸款實行集中管理、分帳核算、專業化經營。其次要因戶施策,分類清收。對于有還款能力但缺乏還款意愿,惡意拖欠貸款本息的“釘子戶”、“賴債戶”,通過變賣抵押物或追究保證人的連帶清償責任等法律手段依法清收;對于辦理了資產抵押的貸款,企業已無法回生的,采取以物抵債,挽回部分貸款損失;對有一定的有效資產或保證人具有擔保能力的,采取改變抵押或變換借款主體、追索保證人等辦法,降低貸款風險;對能正常生產經營、能正常付息、發展前景較好的,但因自有資金不足,貸款成為鋪底資金的企業進行貸款重組,采取收回再貸、借新還舊等措施來降低不良貸款余額。第三要做好貸款核銷工作,逐步消化不良貸款。

2.提高不良貸款的現金回收比例

從粵東地區五個分行2003年不良貸款處置情況看,2003年,粵東地區分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減少7.98億元,其中現金回收為1.76億元,占22%,現金回收比例仍然不太高。今后,要將現金回收作為不良貸款處置、管理的首要目標加以關注,堅決破除重利息收入、輕本金回收,重增量控制、輕存量消化,重核銷認定、輕回收再貸等觀念和操作習慣,確實提高不良貸款盤活的實際效果。

3.債務重組是盤活不良貸款的重要手段

債務重組盤活不良貸款包含以下幾種形式:債務轉移、借新還舊、轉貸、修改債務償還條款、發行可轉換債券、減免利息、租賃融資、追加貸款、追加調整擔保與抵押等等。從2003年粵東地區不良貸款回收盤活成果看,債務轉移和以物抵債共盤活3910萬元,僅占2003年不良貸款下降額5%,須加大債務重組手段的直接運用,。運用債務重組手段,對我分行盤活不良貸款意義重大。目前,由于我分行不良貸款在行業分布、地區分布上差異性較大,各種信貸產品的不良狀況又千差萬別,同一客戶的不良貸款又有不同的貸款方式、期限和品種等特點。因此,新一輪不良貸款回收盤活,必須綜合運用債務重組手段,奪取勝利。

債務重組中要做到:(1)X銀行作為債權人時,應堅持將貸款本息的回收作為貸款重組的主要目標,重組要以增強借款人的經營能力和發展后勁為出發點,從而使借款人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得到提高。(2)在重組手段的選擇上,要充分發揮債權人的優勢地位,而不是委曲求全,由企業牽著鼻子走。(3)建立自身的重組分類項目庫和重組方案庫,對重大項目的債務重組方案,必須綜合考慮,進行多種設計,從中擇優;對其他項目可進行分類,直接從方案庫中選擇對應方案,提高處理效率。

4.抵債資產的變現能力是決定“以物抵債”成功與否的關鍵

從粵東地區分行不良貸款的特點可以發現,有相當部分的不良貸款是采取了抵押或質押。運用“以物抵債”是取得貨幣資金的一種重要債務重組手段。如果運用得當,對提高不良貸款現金回收比率具有積極意義。實際上,在實施“以物抵債”時,資產的認定收取階段就考慮抵債資產的變現價值,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二者并重。

抵債資產收取時,宜盡量接受易保管、易變現的抵債物,同時在估價上要做到:一是防止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銀行被動接受情況;二是防止因評估機構評估不客觀,且缺乏制約和救濟機制造成的資產高估風險,盡可能確定一些規模大、信譽好的評估機構作為評估定點單位;三是在法律訴訟手段收回不良貸款過程中,要防止抵債資產的價格被法院提高。

收取抵債資產之后,(1)應組織專業隊伍進行管理,適度投入維護性費用,做好資產的保值增值工作,并盡快進入處置變現環節。(2)抵債資產進入變現環節前,必須對資產進行重新評估,進而確定處置底價。(3)所有抵債資產處置方案未經審批,一律不得處置,處置資產時盡量采用公開競賣形式,防止場外交易和防范相關操作人員的道德風險。

5.加大對單戶貸款金額300萬元以下貸款的退出力度

截止2003年12月底,粵東地區分行貸款芝麻戶情況較為嚴重,貸款質量差,單戶300萬元以下貸款金額為118073萬元,不良貸款為88879萬元,平均不良率為75.3%。對300萬元以下貸款客戶,應采取包括現金回收、呆帳核銷、以物抵債、訴訟催收等強力手段加快退出。

各分行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盡快退出芝麻戶貸款。對金額100萬元以下貸款或者核準未通過的芝麻戶貸款原則上按100%比率退出;對于貸款金額在10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貸款應實行有序退出,其中正常貸款到期原則退出比率不少于10%,不良貸款退出比率不少于40%。

6.加大通過法律訴訟回收不良貸款的力度

我分行在盤活不良貸款時,運用法律訴訟手段追償貸款仍然有限,這既與司法環境有關,也與我分行在不良貸款管理中出于業務發展的考慮,盡量減少進入司法程序有關。

為此,要主動運用法律訴訟手段盤活不良貸款,要做好相關的基礎工作:(1)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貸款訴訟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制度提高貸款訴訟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2)擬定相關標準,對擬進行法律訴訟的不良貸款項目進行規范化管理,努力尋找貸款訴訟最佳切入時點。(3)積極開拓思路,充分運用申請支付令、行使代位權、撤消權等其他訴訟手段,加大訴訟追償力度。(4)針對貸款訴訟易、執行難現狀,應在協助司法執行方面發揮更加積極主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