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基層黨組織質量問題的思考

時間:2022-02-14 09:15:00

導語:有關基層黨組織質量問題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基層黨組織質量問題的思考

“”(黨小組會、支委會、黨員大會和黨課)制度是黨支部建設的一項基本制度,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本色,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保障。最近,我們通過走訪座談、調閱臺賬、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某縣29個基層黨委、712個黨支部“”情況進行了調研。從調研的情況看,當前絕大多數基層黨組織能堅持“”制度,活動正常、效果較好。但也有少數單位存在一些問題,“”質量不高。 一、“”質量不高的主要表現

一是形式單一。集中開會多、讀文件多、念報紙多,黨員形象地稱為“一張嘴巴,一支煙,一張報紙念半天”。二是內容枯燥。泛泛而談的多、面上的情況多、理論說教的多,與基層實際相去甚遠。不少黨員反映,有些“”的內容,對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幫助不大。三是民主渠道不暢。會前征求黨員意見少,會上黨員發(fā)表意見少,缺乏思想交流與溝通。在查閱的18個支部的黨員大會記錄中,有15個支部對提交黨員大會討論、決定的議題,沒有黨員發(fā)表意見的記錄。四是黨員大會功能異化。支部黨員大會的主要功能是帶領全體黨員提高認識,統(tǒng)一思想,討論并決定支部重大事項。但不少支部黨員大會成了工作安排會,任務布置會,活動動員會。五是支委會集體決策的職能淡化。支委會是黨支部實行集體領導的主要形式,是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關鍵。少數黨支部書記對“負總責”的理解就是一人決策,有“一言堂”的現象。六是黨小組會落實支部決議的職能弱化。黨小組會在組織黨員執(zhí)行黨支部決議,督促黨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上做得不夠,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做得較少。七是黨課缺乏吸引力。目前黨課教育缺乏針對性、計劃性、系統(tǒng)性,感染力不強,部分黨課觀念落后,知識陳舊,對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增強黨員發(fā)揮先進性作用的效果不明顯。

二、“”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認識不到位。相當一部分黨務干部對“”制度在黨支部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部分人覺得黨建工作是虛的,經濟工作是實的,“”多了,會沖淡發(fā)展的主題;“”是吃力不討好的事。這些偏見造成少數支部“”制度執(zhí)行不力,在非公企業(yè)支部更為突出。從調查情況看,在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強的56個黨支部中,“”不正常的就有51個。同時,由于對“”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沒有制訂科學的統(tǒng)一的“”質量評價標準和評估機制,也使“”質量好壞一個樣、舊戲年年月月唱。

2、黨務工作者素質不高。有些黨小組長雖是班組長或業(yè)務骨干,但是組織“”的能力比較弱;有些農村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工作的好手,但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夠;企業(yè)支部書記大都是兼職,企業(yè)管理還可以,但對黨務工作不精通,還要花力氣處理好支部工作與行政工作、支部活動與生產安排、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yè)效益、支部書記與企業(yè)主的關系;少數基層黨委的黨務干部對“”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對“自留地”有荒廢的現象。還有部分黨務工作者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對新形勢下提高“”質量的途徑、方法研究探索不夠,影響了“”的效果。

3、檢查指導不力。一是泛泛提要求多,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少。我們查閱了9個黨委今年的黨建工作計劃,多數黨委對“”僅僅提出一般要求,缺乏具體措施。二是檢查行政工作多,過問支部工作少。檢查行政工作仔仔細細,一項一項過關;檢查支部工作僅限于看看臺帳、翻翻資料、聽聽匯報。三是檢查走過場多,解決問題少。群眾稱“轟轟烈烈走過場”。據查閱26個支部“”記錄本,部分黨委檢查支部“”,既沒有提出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指導意見。甚至少數黨委對“”長期不考核、不講評。造成“”制度形同虛設。

4、客觀因素制約。在農村,隨著行政村合并,黨支部覆蓋地域范圍擴大,黨員數量增多;在城鎮(zhèn),社區(qū)不斷擴張,黨員也在增多,組成越來越復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人員流動增大,流動黨員猛增;非公企業(yè)發(fā)展,都增加了黨支部開展“”活動的困難。比如活動場地不足、活動設施匱乏、支部財力薄弱等制約了“”質量提升。

三、進一步提高“”質量的對策思考

1、提高認識,落實責任,是提高“”質量的基本點。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A不牢,地動山搖。因此,要從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高度,充分認識提升“”質量增強支部凝聚力、吸引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性。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提高認識是落實行動的基礎。各級黨組織只有對“”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才能真正重視“”;只有落實了相關責任,“”的質量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努力形成黨委、支部、黨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

2、嚴格管理,增強素質,是提高“”質量的關鍵點。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的素質決定著“”質量。要把增強基層黨務干部素質作為龍頭工程來抓。一要建隊伍。黨委著力把素質好、黨性強、業(yè)務精、懂管理、有奉獻精神的黨員選拔到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的崗位上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隊伍。二要抓培訓。落實支部書記上崗資格培訓制度,通過上崗資格培訓、業(yè)務輪訓提高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素質。三要嚴管理。要加強日常管理,落實支部書記例會制度、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工作檔案制度,用制度管人,憑制度管事,逐步實現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

3、完善機制,加強考核,是提高“”質量的著力點。一是根據《黨章》及有關規(guī)定,結合黨支部工作實際,制訂“”質量評價標準,建立嚴格的質量保證機制。二是建立逐級督查制度,各級黨組織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形成融“”內在質量與有效監(jiān)督為一體的督查機制。三是堅持過程性考核與效果性考核相結合,以效果性考核為主的原則,真正把著眼點放在促進“”質量提高上,形成科學的考核機制。四是對“”措施實、效果好,作用發(fā)揮好的支部,進行必要的表彰獎勵,做到有為有位,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立足實際,努力創(chuàng)新,是提高“”質量的突破點。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新形勢下“”職能作用、活動方式、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一是創(chuàng)新組織設置。既要擴大組織的覆蓋面,使每個黨員都有溫暖的家,又要適時調整組織設置方式,將支部建在產業(yè)鏈上、建在樓道上,將黨小組設置功能化、特長化。二是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引導黨員按照黨章要求,發(fā)揮黨員主體作用,實行自我管理。改變統(tǒng)得太死、管理太細的做法,彌補黨員流動頻繁、組織管理難以到位的缺陷。要把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與黨員對黨員、群眾對黨員的民主評議和監(jiān)督結合起來,充分征求、聽取黨內外群眾的意見,讓黨員自始至終處于黨內外群眾民主監(jiān)督之下。三是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要重視更新教育內容,及時汲取現代科學發(fā)展的成果,不斷增加黨員教育的科技含量,突出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內的知識的教育,增強能力,提高素質,永葆先進性。同時要改變教育方式,建立靈活的開放的黨員教育體系,加大經費投入,利用現有的黨員電教網點和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lián)網絡等媒體拓展黨員教育的主陣地。讓黨員不受時間、不受空間、不受個體素質差異的限制,時時都能接受到黨的教育,處處都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四是創(chuàng)新活動平臺。要改變“”的固有模式,把“”的優(yōu)勢與經濟建設巧妙結合,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平臺,既推進經濟工作上水平,又促進“”質量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