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交農業稅后可能引發的農村爭地糾紛應引起高度關注
時間:2022-02-16 07:17:00
導語:免交農業稅后可能引發的農村爭地糾紛應引起高度關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額取消農村農業稅是省、市為減輕農民負擔的重要舉措。對此,廣大種田農戶從內心感謝黨和政府一心為民、富民利民這一好政策,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但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可能會引發出新的爭地要地糾紛,也應引起高度重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據對我市部分村鎮的初步調查,由于1981年第一輪土地承包政策規定,承包人的責任田30年不變。20多年因生老病死、婚嫁遷移等諸多自然因素,逐漸形成了一些農戶人多地少、地多人少,甚至出現空掛戶的現象。當時土地承包政策還規定,承包的土地如需調整,必須經本組2/3的農戶同意,然而人多地少的農戶始終達不到2/3,調整土地的愿望無法落實。這期間,雖然地少的農戶堅持要地,但由于多承包土地多交農業稅實際收益并不多,地少的農戶心理上尚能平衡,矛盾雖有,但不突出。免交農業稅政策出臺后,新的爭地矛盾逐漸凸顯,并有擴大趨勢,主要表現有四種形式:一是地少或缺地的農戶爭要責任田的要求更加強烈,地多的農戶依政策更不愿意放棄責任田,由此引發的農戶與農戶之間、農戶家庭內部之間的糾紛日漸增多;二是由集體依法轉包給外來人口或當地種植大戶的原農戶拋荒地或閑置邊角地,農戶要求重新擁有承包權,由此引發農戶與集體之間、農戶與外來人員或當地承包種植戶之間的矛盾糾紛;三是對原農戶二次轉包租種地,發包方要求中止原轉包協議或補償因免交農業稅后增加的收入,由此發包方與承租方產生矛盾糾紛;四是部分村民還要求對農轉非人口的原責任田進行流轉承包,也引發了新的矛盾。據了解,上述幾類矛盾在我市部分村鎮有的已相對突出,并有群眾因而多次集體上訪到鎮村,外地甚至還出現因矛盾激化而導致過激行為發生,成為影響當地社會穩定的一種潛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