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時間:2022-11-30 05:45:00

導語:以創新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創新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創新基層組織建設領導模式

●創新村干部選拔管理培訓機制

●創新黨員隊伍保持活力的有效機制

●創新農村民主管理監督機制

●創新干部激勵保障機制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農村迎來可喜的發展契機。在新農村建設中,一方面,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陸續出臺,將為新農村建設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對新農村建設的內因條件———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行研究和探討,切實改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將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加強和改進基層組織建設,要著力以下“五個創新”。

創新基層組織建設領導模式。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如何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創新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模式,成為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一要創新組織設置。在堅持按地域、建制村為主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產業集中、行業就近、突出特色、利于管理”原則,積極探索按照產業鏈條、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的形式,積極推行“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等模式。二要整合工作力量。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一步整合力量,明確區委、區級部門、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工作職責、主要任務,形成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

創新村干部選拔、管理、培訓機制。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關鍵是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要選拔一批高素質的村干部隊伍。要堅持選拔標準,把那些有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人選拔到班子中來,特別注重選好村黨支部書記;要拓寬選人途徑,既可以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選拔村干部,又可以選派縣鄉機關干部到村任職,也可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公選一批村干部,還可以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上任職;要體現群眾意愿,推進和完善“雙推直選”、“公推直選”、“公推競選”,注重群眾意愿。

創新黨員隊伍保持活力的有效機制。農村黨員是黨在基層的細胞,是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員隊伍建設,創新黨員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要進一步落實發展黨員推優、預審、票決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不合格黨員的處置力度,建立不合格黨員幫扶機制,規范處置不合格黨員程序,暢通黨員“出口”。要健全完善“”制度,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管理制度、黨員分類管理制度,增強黨員黨性觀念。發揮流動黨員管理中心(站)的作用,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有效管理。

創新農村民主管理監督機制。農民群眾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新農村建設必須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積極擁護和參與。要完善村民自治制。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健全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完善村委會、村民代表大會為主要形式的民主議事制度,落實好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民委員會定期報告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制度,完善“一事一議”制度。要完善黨務公開制,落實群眾知情權、監督權。要完善村干部監督機制,建立村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廉政談話制。要加強財經管理,推行村賬鄉管,充分發揮村民理財小組的監督作用。

創新干部激勵保障機制。一是提高政治待遇激勵。認真探索、研究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的途徑。二是提高經濟待遇激勵。解決好村干部的經濟待遇,將村干部待遇列入財政預算。建立起村干部工資不低于當年農民純收入的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村干部養老保險機制。三是評選表彰激勵。區委每兩年對優秀村干部、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獎勵,并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掀起爭先創優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