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諧才優質

時間:2022-11-30 05:45:00

導語:企業和諧才優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和諧才優質

什么是和諧企業?企業在處理內部關系、內外關系時要體現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和諧企業,就是要把企業建設成為“循環發展、遵章守法、誠信至上、團結協作、關愛員工”的企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破壞自然環境平衡,不是和諧;職工住房、保險不落實,上訪頻繁,不是和諧;只顧企業利益,在生產經營中偷工減料、偷稅漏稅、制定霸王條款,更不是和諧。

和諧是企業立足之本、發展之需、傳世之必備條件。企業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效益。但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不斷開拓創新,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諧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必不可少。企業不和諧,就根本談不上發展,反而成為發展的絆腳石。商海起伏、大浪淘沙,有多少企業在名聲大噪、顯赫一時后,就黯然倒閉。看其表面原因,有的是因為決策失誤、有的因為領導層內斗、有的因為嚴重質量問題引發信譽危機……但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出現了各種不和諧因素累積到臨界點。

如何實現企業和諧?和諧企業的本質是管理規范、凡事有矩可循。企業作為產生利益、分配利益的主要場所,也是各種矛盾多發地。只有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管理章程,才能做到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才能從根源上預防和解決各種矛盾。制度建設應當成為和諧企業的建設重點,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更應以構建和諧企業為己任,努力完善資金管理、干部任用方式、方法,讓國有資產優質化。

構建和諧社會與構建和諧企業相輔相成。和諧的社會環境需要企業和諧作為基礎,企業發展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在經濟概念中,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利潤,但在道德和法律的范疇中,企業是比個體公民更為強大的“企業公民”,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企業的利潤來源于社會,企業只有在履行經濟責任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獲得社會認同感、產品公信力,才能擁有利潤生長的土壤。同時,作為和諧社會的主導者,政府要轉變職能,依法行政,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為構建和諧企業創造良好條件。

有專家預測,由于新《公司法》的頒布實施,企業注冊門檻的降低,2006年將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注冊公司最多的一年。有多少企業能夠經濟、社會兩條腿一起長,持續發展,真正和諧?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