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堅破難中轉變發展方式
時間:2022-01-07 10:45:00
導語:在攻堅破難中轉變發展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與開放互動,創新與創業互動,四川正處于攻堅破難、奮力爬坡、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要認真分析國內外形勢,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置于國內外大環境下去研究和思考。對于四川來說,當前必須緊緊抓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環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個轉變”,“五個堅持”,轉變發展方式是根本問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分析四川的省情與發展,我們面臨的發展難題比較多,既有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要素結構的問題,也有人口、資源、環境的突出矛盾,根本問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實現“三個轉變”,即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轉變發展方式,關鍵是“五個堅持”,即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必須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必須堅持內外協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我們深入思考攻克發展難題、突破發展制約的問題時必須堅持的基本思路。
轉變思路,創新驅動,改革開放是根本動力
發展的先導在理念,發展的動力在創新。
轉變發展方式,首先要創新發展理念。對四川而言,當前要深入思考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把城鄉二元結構的壓力轉化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動力,如何把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壓力轉化為區域協調發展的動力,如何把節能減排的壓力轉化為科技創新的動力,如何把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滯后的壓力轉化為增強發展后勁的動力,如何把國際競爭力不強的壓力轉化為開放合作的動力,如何把8700多萬人口的壓力轉化為全民創業的動力,如此等等,都是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只有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思考,轉變發展思路,才能找到破解之策,贏得新的發展空間。
改革創新是跨越發展的根本動力。攻克發展難題,突破發展制約,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促進創新創業創造,向創新要發展的動力、發展的資源、發展的空間。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是根本途徑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趨向,決定了新時期農村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城鄉統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途徑。
當前,四川統籌城鄉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2006年,我省人均GDP達到1355美元,非農就業比重超過50%,城市化率達34.3%。我們要緊緊抓住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機遇和市場機遇,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破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促進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在城鄉之間互動。要堅持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在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市呈現出城鄉統籌發展的良好態勢。成都要大膽探索,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全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梯級試點要積極推進,創新突破。
開放合作,內外互動,自主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決定了“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內外互動。面對國內外市場競爭,我們要有全球化的新視野,既要采取開放合作的新思路,又要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四川是一個地處內陸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工業大省,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和利用外資的質量,實施充分開放合作,主動融入區域合作,善于在合作中發展自己,努力從外部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向外部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要鼓勵更多的企業“走出去”,到省外海外拓展,與國內外大公司進行合作競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態勢,使我們走向國際市場的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
創新能力日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當然也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將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工業強省的突破口。2006年,國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啟動,我省長虹、地奧、攀鋼、東電入圍。要認真總結過去不少企業淪為“殼資源”后進行資產重組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把企業產權改革與企業內部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結合起來,以企業制度創新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轉變職能,依法行政,公平競爭是最好環境
攻克發展難題,突破發展制約,需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城鄉統籌,還是開放合作,無論是全民創新,還是全民創業,總是成本越低越好,辦事越快越好,競爭越公開公平公正越好。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關鍵是轉變政府職能,核心是依法行政,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的公平與有效性。
政府是創造環境的主體。目前,四川正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21個市(州)政府全部建立政務服務中心。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使全社會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走向市場,走向開放,走向創新。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四川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