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參保有新規
時間:2022-01-07 10:52:00
導語:農民工參保有新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養老金按三種辦法轉移接續
由于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長期以來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加上農民工流動性很大,他們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保等社會保障后,很難得到實際保障。
因此,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要求各地積極探索農民工養老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辦法,并明確規定企業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后,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按照三種辦法進行轉移、接續處理:
———在省內企業重新就業或跨省統籌范圍就業的,轉移其養老保險關系和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農民工個人賬戶中的全部儲存額資金。
———回原籍但自愿保留養老保險關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保留個人賬戶并按規定計息,以后在原參保地重新就業時接續養老保險關系。
———不愿保留養老保險關系的,戶籍所在地開展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社保經辦機構向所在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轉移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以及農民工個人賬戶中的全部儲存額資金。
對戶籍所在地未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根據本人申請終止養老保險關系,社保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其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農民工個人賬戶中全部儲存額資金。
農民工參加醫保
回原籍治療也可報銷
對患大病的農民工,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繼續為其繳納醫療保險。自愿回原籍治療的參保農民工,在原籍所在統籌地區定點醫院治療的費用,按參保地相同等級定點醫院的支付標準報銷。所有用人單位必須及時為農民工辦理參加工傷保險手續,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3年左右時間,將煤礦、非煤礦山和建筑等高風險企業的農民工基本覆蓋到工傷保險制度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