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交通重點工程監督制度
時間:2022-01-09 05:06:00
導語:建立健全交通重點工程監督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重點工程往往是腐敗行為的多發區域,工程建設投資巨大,動輒就是上億元,甚至幾十億元,如果沒有完善的監督制度,沒有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措施,沒有嚴格的管理,很容易產生腐敗行為。加強制度建設,是建立監督機制的有效手段,運用制度這個載體,落實工程建設中各方所承擔的責任,將監督工作滲透于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通過分解、制衡權力,防范權力不當運作,及時發現、處理違紀違規問題,防患于未然。
一、交通重點工程監督制度現狀
改革開放特別是“八五”以來,我市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來抓,僅*年至*年全市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就達40億元。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在加快國民經濟發,擴大內需,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紀檢監察部門圍繞交通工程建設加強制度建設,開展跟蹤監督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建立紀檢監察組織網絡,保證了交通重點工程建設順利開展。根據江蘇省紀委《關于對“九五”期間高速公路開展監督檢查的意見》,自*年以來,市紀委、監察局和交通局緊密配合,建立了交通重點工程紀檢監察工作三級網絡:一是紀檢監察機關網絡,由市和工程沿線的地方政府及有關責任部門、管理單位的紀檢監察機關組成。負責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外部監察、宏觀協調和專項檢查;二是建設單位網絡,由市交通局及各公路現場指揮部、現場監理組等單位組成,負責單位內部的日常監督檢查;三是施工單位網絡,由施工單位組成,負責本施工單位自身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三級網絡都落實了負責人,健全了組織。
第二、建立了監督檢查制度,為重點工程建設提供監察依據和紀律保障。建立規章制度是開展交通重點工程項目管理和依法監察的客觀要求,近幾年,我局市先后出臺了《交通建設市場管理實施辦法》、《交通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管理辦法》、《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分包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建設單位也結合工程管理,總結、制定出了一些具體的工程制度。例如市公路建設處不斷完善《監理工作大綱》、《計量管理辦法》和《財務管理辦法》,市公路管理處制定了《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等制度。這些強有力的工作和監督管理制度,為工程建設提供了紀律保障。
第三、紀檢監察工作滲透于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全過程,切實發揮督促檢查作用。我局在招投標工作中規定,凡是進行公開招投標的工程,紀檢監察部門均要參與招投標主體資格審查,對程序的合法性,標底的保密性,操作的規范性進行監督;在征地拆遷工程中,市紀委監察局、市交通局紀委監察室及時協調解決了建設單位與地方政府及群眾的矛盾,對拆遷補助款項的足額到戶、到位等環節也重點進行監督;在建設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監督中,紀檢部門對建設單位是否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工程建設的財務審計制度,是否做到專款專用,是否按設計標準和規定計量支付工程款等進行了嚴格檢查。對施工單位高估冒算、虛報多領、截留、挪用、亂支工程建設資金等現象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在工程建設的質量管理,建設材料、設備采購等重點環節上,紀檢監察部門也都采取了必要的監督措施。
總之,在近幾年的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在廣泛宣傳教育、加強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加大違法違紀行為查處力度等方面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客觀分析,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除《公路法》已正式出臺以外,《航道法》和《港口法》等都還沒有形成,紀檢部門開展對重點工程紀檢監察工作主要還是依據各級領導和政府的行政命令,缺乏對交通重點工程建設進行監督的法律依據,難于起到長期性、穩定性、強制性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紀檢監察工作在交通重點工程中的法制化管理力度和自身執法監察的力度。根據當前重點交通工程建設現狀,迫切需要國家加大法制建設步伐,盡快出臺一些交通行業建設法規,明確紀檢監察部門在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的地位和職能,為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合理、合法的履職依據。
交通重點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交通部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要使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就必須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即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制度來規范制度的執行者。根據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紀檢監察現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建立相關制度。
1、建立交通重點工程廉政建設領導責任制
交通重點工程建設是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領域之一。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周期長、涉及范圍廣、涉及領域比較寬,資金集中、環節多,因而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比較多。如果有了比較健全的管理制度,嚴密的監督制約機制,就能防范于未然。根據《黨風廉政責任制》要求,明確建設單位廉政建設責任內容,明確各級領導、各級法人、項目法人的廉政責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須在工程建設中建立《交通重點工程廉政領導責任制》。
2、建立四方《廉潔協議》制度。為確保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四方在工程建設中自覺遵守國家的法令法規,做到依法建設,按合同施工、監理,規范各方行為,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防止不正當、不廉潔行為的發生,必須建立《廉潔協議》制度。通過雙方協商,制定出協議的具體內容。《廉潔協議》的簽訂不僅可以規范施工單位的行為,同時還能規范業主單位的行為,對雙方都有一定的約束力。如有違反,按協議予以處罰或經濟制裁。《廉潔協議》納入合同管理制范圍,作為合同的附件的工程建設中同步執行。
3、建立紀檢監察機關參與監督檢查制度。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是對重點工程建設進行監督檢查的重要手段,紀檢監察部門介人工程建設中的各個環節,深入管理實際,進行監督檢查,較全面地了解參建各方及有關人員的工程建設和行政管理中的行為,履行合同及履行職責的情況,才有可能全面地、系統地了解情況,才能發現問題。也只有通過分析情況和剖析問題,才能及時地提出整改建議,進行糾正和查處,達到抓廉政促勤政,抓勤政保廉政的目的。
4、建立社會監督制度。在加強工程項目建設內部監督檢查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社會輿論和社會全體成員的監督作用。建立相應的制度,通過輿論監督、社會監督來規范參建各方的行為,調查處理在建設過程中發現的腐敗行為。
5、建立案件查處制度。目前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的監督檢查中,紀檢監察部門始終把查處工程建設中的違法違紀案件作為維護黨紀、政紀的重要手段。隨著交通重點工程紀檢監察工作的深入,紀檢監察部門在幫助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建立健全制度和規定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對違法違紀人員的查處力度,建立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制度,通過抓典型案件,發揮懲戒和教育作用。
三、注重交通重點工程監督制度運作效果
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制度建設,切實履行監督職能,主動協調各種矛盾,主動服務于工程管理,必將形成工程建設領域紀檢監察工作新格局,也必將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嚴格執法監察,能夠確保交通重點工程建設質量,純潔工程管理干部隊伍。加強在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的監察工作,能進一步保證工程建設的進度、質量和資金等主要控制目標的實現,具體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一是對工程質量的保障功能。近幾年出現的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從客觀上分析,大多是與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有了制度沒有執行,建設、施工或者監理方職責不清,缺少相互之間的監督制約有關,例如:建設方資金到了施工單位,很難控制資金的專款專用;當監理方提出問題后,施工方未必采綱,而是聽從于出資的建設方;監理方的一些科學的設計變更要求,也可能因為建設方的資金問題而無法落實等。紀檢監察的參與,可以對工程建設中的三方進行全面監督、制約,特別是對建設市場中所謂的“面子工程”、“獻禮工程”,督促有關部門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杜約突擊上馬、限時竣工等不合理現象。二是對個人行為的監督功能。交能工程建設不合理現象。二是對個人行為的監督功能。交通工程建設容易發生個人(也有部分集體)違法違紀行為,滋生腐敗。因此,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通過制度建設,全程跟蹤監督,推動反腐倡廉工作,對工程建設的監督關口前移,同步跟蹤,尤其是過程中問題易發環節的監督檢查,使我們的干部時時處處感受到監督的存在,對我們各級領導干部也是一種愛護。
2、紀檢監督制度建設,有利于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市場“制約”與“競爭”機制的形式。在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業主單位自己施工,自己監理的做法,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三方之間責權不清,甚至一套人馬,幾塊牌子,很難談得上彼此之間的監督制約。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交通重點工程的管理,必然會向社會監理模式發展,即逐步和國際上的nDIC(菲迪克)條款接軌,在施工企業的選擇和監理單位的委托上均會引入“競爭”機制,完全脫離現在的“同體監理”模式,工程建設三方是合同關系,紀檢部門建立健全新的制度,監督合同的履行,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內部制約”和“外部競爭”機制,推動建設市場從“無形市場”向“有形市場”健康發展。
3、“堵截”、“疏導”等有效手段的形成將引導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向良性機制發展。當前,紀檢監察對發現的工程質量事故、貪污腐敗行為、資金截留挪用現象等違紀行為的查處,客觀上形成了采取“堵截”的方式。隨著監督制度的建立完善,紀檢監察工作在交通重點工程建設中的監督、檢查職能將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介入早,發現問題就早;滲透廣,問題本質抓得準;力度大,疏導矛盾就會快。從而把工程建設中的各方矛盾迅速協調,不良苗頭及時遏制。最終形成“堵”和“疏”并舉,“監督”和“查處”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引導工程管理向良性機制發展,使工程建設按質、按時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