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財務管理  資金源頭扼腐

時間:2022-01-10 04:51:00

導語:強化財務管理  資金源頭扼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財務管理  資金源頭扼腐

***報告中指出:“堅持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年12月總書記在中紀委四次全會上再次強調:“反腐倡廉,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近年來,根據黨中央提出的標本兼治的思路和對策,溧水縣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動員、利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以改革的思路,從加強財務管理人手,采取一系列措施,扼制滋生腐敗行為的資金源頭,加大對經濟案件的查處力度,努力將標本兼治方針落到實處。

一、實行村帳鎮管制度,規范村級財務

針對近年來農村財務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我們會同縣委農工部在認真調查摸底,先行試點、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在全縣推行村帳鎮管制度,經過近五年的運作和完善,形成了“四統一”的村級財務管理模式。(1)統一記帳和結帳時間。每月4—5日為固定報帳日,村會計必須在期限內將原始憑證交鎮會計站,經審核無誤后方可入帳。(2)統一票據和會計檔案管理。村提留、鎮統籌使用省里統一票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使用市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統一印制的票據。實行專人管理,以舊換新、領用登記制度,加強票據管理。村級財務檔案由鎮經管站負責建立檔案室,做到分類立卷,裝訂成冊,專人負責。(3)統一資金管理。村集體資金往來一律通過銀行結算,杜絕坐收坐支現金。村級支出發票必須具有“三人兩章”即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民主理財小組監督章、經管站審核章方能人帳。對非生產性開支,堅持“雙重控制”即開支總量控制,每個村按其可分配收入的10%作為年度開支;開支增幅控制不得超過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幅度。實行限額審批制度,非生產性開支在500元以內的,由村主任審批,并報經管站審核;500元以上的報鎮分管領導審批。(4)統一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堅持每月對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逐筆審核。按照村務公開的要求,村財務每季度公開一次,接受群眾監督。

二、實行“鎮收縣管”制度,加強計劃外生育費管理

*年3月起,我縣開始實行計劃外生育費“鄉收縣管、財政監督”制度。一是規范票據。由縣財政統一扎口管理,各鄉鎮計生辦到所在鄉鎮財政所領取。計劃外生育費的征收,一律使用“江蘇省計劃外生育費收款收據”,對*所有舊票據進行全面清理,登記上交。二是建立計劃外生育罰款分戶設卡制度及罰款檔案。對*年以來的所有罰款,每戶建立一卡,以便查閱和留存。三是加強帳冊管理。各鄉鎮對計劃外生育費管理必須健全6本帳,按縣計生委規定的13個記帳科目記帳。四是嚴格執行計劃外生育處罰的規定。嚴格執行處罰標準,嚴禁鄉鎮、村自行其事。五是統一報表時間,及時準確掌握鄉鎮計劃生育費的征收和使用情況。六是上繳下撥制度。要求鄉鎮計生辦征收計劃外生育費后,及時上繳縣計生委財務專戶,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用款計劃,經縣計生委同意后,按計劃下撥到鄉鎮計生辦的帳戶上,方可使用。*年以來,全縣“鎮收縣管”計劃外生育580多萬元,占全部計劃外生育費征收額的88%,有效堵塞了計劃外生育費征收、管理、使用方面的漏洞。

三、實行“收支兩條線”,對預算外資金集中統一管理

*年6月,全面推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規定行政事業性收費從6月1日起統一由縣收費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征收,人縣財政專戶,實行財政綜合預算管理,接受財政的管理監督,收費方式分為直接征收和委托征收兩種。委托收費單位統一使用縣收費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監制的行政性收費票據,用完后及時與收費辦結帳,不設收入過渡帳戶。受委托收費單位無權減免費款,否則一經查出,按違反財經紀律論處。同時各鎮參照上述做法,由鎮財政所負責對“七站八所”的預算外資金集中統一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并在實踐中鞏固和深化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一是強化預算約束機制,嚴格收支計劃管理。將預算外收入納入部門預算,結合行政事業性收費上繳預算外財政專戶情況,統一審核執法單位的年度預算,并嚴格按照收入進度和支出預算撥付資金。二是完善票據管理辦法。將票據管理與資金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禁止非法票據出現,做到票款統一,以票管費,杜絕亂收費現象。三是完善“單位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管理”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并對單位開設的銀行帳戶進行專項檢查,規范帳戶設置和預算外資金管理。

四、全面推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和會計業務制度

*年8月出臺了《溧水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及會計業務試行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明確了會計委派和會計業務的實施范圍、委派會計的任職條件、委派人員的選拔、任用和免職、委派部門對委派會計的管理、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等有關獎懲事項。在39個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一級會計委派,在21個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一級會計業務。實行會計人員委派的部門、單位根據會計人員任職條件,從其在編在崗會計人員中擇優選拔、經人事、財政部門考核確認后,辦理《財務主管任職證書》等相關委派手續后,正式到崗就職。實行會計業務單位按期限完成會計檔案、往來款項、各項財產物資的清理工作,財務交接手續后,撤銷原銀行帳戶。

五、建立會計核算中心,推行財政集中支付制度

會計核算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對全縣所有財政性資金(含預算外資金)進行監控,實行收入一個進口、支出一個漏斗、管理一個渠道的財政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具體做法是:統一會計。縣級黨群、人大、政府部門、政協、政法部門和縣屬事業單位全部取消會計機構,其財務審核、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等業務統一由會計核算中心。對各單位的財務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開戶,分單位核算”。各單位資金的所有權、審批權、理財權不變。單位進中心后,涉及到單位的財務事項,統一由會計核算中心辦理和承擔,各單位保留一名會計人員,負責向會計核算中心收支報帳。各單位在法律上仍具備會計主體資格,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仍是會計工作第一責任人,繼續負責編制單位預算,依法組織收入,統籌安排使用資金,保障正常運轉資金需要。全額撥款部門和單位7月1日第一批進入縣會計核算中心,其余單位分批次進入,年底前全部到位。統一銀行帳戶。各單位會計業務移交中心后,在銀行的所有帳戶一律取消,所有帳戶存款余額一律劃轉會計核算中心專戶。中心對各單位的資金實行統收統支,無論哪個渠道來的資金,都必須進中心單一帳戶的“籠子”,無論哪筆支出都必須經中心審核后撥付。統一支出模式。各單位所有的經費支出,按年初預算,由會計中心集中支付。單位人員的工資發放,由中心按工資統一發放程序,直接打人職工工資卡;單位的正常經費開支,按規定由單位主要領導審核簽字后,到中心稽核后報帳;政府采購支出,由中心憑政府采購中心相關憑證,直接支付給商品供應商;單位向下屬單位轉撥經費,同樣由中心按規定辦理轉撥手續。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制定統一的財經紀律和財產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監督管理機制。各單位除嚴格按財經紀律辦事外,有義務加強對下屬單位財務的跟蹤和監督。會計核算中心負責對撥付款項的跟蹤管理和審核監督。

在完善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監督,著力治本的同時,加大對經濟案件的查處力度。*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318件,其中經濟類案件占44.3%,萬元以上的大要案117件,310名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