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旗幟戶”活動 深入實施“地方先鋒”工程

時間:2022-02-22 03:14:00

導語:“黨員旗幟戶”活動 深入實施“地方先鋒”工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旗幟戶”活動 深入實施“地方先鋒”工程

20年3月,施甸縣甸陽鎮沙壩腳村被省、市委組織部確定為“云嶺先鋒工程聯系點,縣委抓住這一機遇,

及時派出“云嶺先鋒”工程工作組進村入戶進行調研,深入基層了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通過調研,發

現沙壩腳村黨組織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黨員帶頭作用不明顯,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能力較弱。施甸縣委

經過認真分析,明確提出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以解決農村黨員的帶頭問題為抓手,在沙壩腳村開展

“黨員旗幟戶”活動,力求達到“組織樹旗幟、旗幟帶黨員、黨員帶群眾、農村奔小康”,切實改變農村黨

員面貌,提高黨員帶頭致富的本領和帶領致富的能力,塑造農村黨員的新形象。沙壩腳村“黨員旗幟戶”活

動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標準、明確目標,認真評選“黨員旗幟戶”

第一,制定標準。沙壩腳村黨總支根據農村黨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評選“黨員旗幟戶”的五個條件:一是

年齡在55歲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身體健康的黨員;二是在家庭中起主導作用,能較好地安排家庭的生

產生活;三是掌握一定技術或愿意接受新的技術,思想解放,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四是能履行黨員義務

、服從組織安排,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在群眾中有一定的威信;五是有較強的帶頭致富愿望,愿意參加“

黨員旗幟戶”活動。

第二,嚴格程序。在評選工作中,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取公推直選的辦法,嚴格程序,評選產

生出“黨員旗幟戶”。一是公布評選條件和辦法,廣泛調動廣大黨員參與“黨員旗幟戶”活動的積極性;二

是充分發揚民主,各支部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推選黨員旗幟戶;三是張榜公示各支部推出的人選,接受群眾

的監督;四是村黨總支部委員會認真審核確定。經過認真評選,全村確定了17戶“黨員旗幟戶”。

第三,明確目標。沙壩腳村黨總支在“黨員旗幟戶”確定后,對“黨員旗幟戶”提出了爭做七面旗幟的目標

要求:一是做解放思想的旗幟。摒棄不思進取、保守陳腐的觀念,增強黨員意識、先進意識;二是做帶頭致

富的旗幟。改變致富本領不高、致富門路不寬的現狀;三是做科技示范的旗幟。努力提高科技素質,掌握先

進農業適用技術;四是做產業發展的旗幟。積極支持縣、鎮、村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產業向規模化、市場化

、集約化發展;五是做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旗幟。帶頭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群眾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

方式;六是做扶貧幫困的旗幟。幫助困難黨員群眾理清發展思路,帶動他們共同致富。七是做結對培養的旗

幟。結1個群眾致富能手,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培養教育,引導他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斷壯大黨員隊伍。

第四,加強管理。對評選產生的“黨員旗幟戶”,村黨總支分別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黨員旗幟戶家庭成

員情況,家庭收入來源,主導產業發展狀況,急需解決的困難及落實情況等,并針對每個“黨員旗幟戶”的

不同情況,對“黨員旗幟戶”實施跟蹤管理。

二、采取措施、重點扶持,夯實“黨員旗幟戶”基礎

施甸縣各級領導班子和各級部門積極支持沙壩腳村開展“黨員旗幟戶”活動,采取八項措施,進行重點扶持

,加強對“黨員旗幟戶”自我發展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培養,并為每位黨員發揮先鋒作用搭建平臺,營造

良好環境。

一是實施“訂單”培訓。施甸縣委動員有關部門根據“黨員旗幟戶”的需求進行訂單培訓,通過實施技術講

座、參觀考察、發送科技致富系列電教片和適用技術資料等方式,對每個黨員旗幟戶進行了4次以上的培訓,

通過培訓,著力提高其種植、養殖水平和發展家庭工業、第三產業的能力。僅5—7月份,就舉辦黨課和適用

技術培訓10場(次),接受培訓人數達600多人次。黨員旗幟戶楊應勇經訂單培訓后改進養豬技術,擴大養豬

規模,增加收入2萬多元。

二是實行資金扶持。縣涉農部門和掛鉤扶貧部門,采取貼息貸款的方式,幫助旗幟戶協調資金、落實貸款。

在農業、扶貧等部門的扶持下,僅蠶桑發展項目就落實扶貧資金3萬元,全村建成一個桑樹種植基地,桑樹種

植面積擴大到260多畝,養蠶農戶戶均收入達1000多元。

三是進行技術指導。沙壩腳村黨總支從縣農業局、科技局、林業局、煙草公司等單位聘請30名技術人員以上

門服務、接待群眾咨詢和公開電話號碼等方式為群眾提供服務,及時解決旗幟戶和其他黨員、群眾生產技術

方面的疑難問題,被黨員、群眾親切的稱為“技術110”和“科技門診”。

四是提供信息服務。由科技、農業等相關部門提供信息,幫助黨員旗幟戶解決信息方面遇到的難題。縣政協

在沙壩腳村優質甜柿的銷售上,積極想辦法、出主意,將外地客商引到沙壩腳村。目前,全村的甜柿已被外

地客商陸續高價預訂,果子未熟果農就有了收入。

五是加強項目扶持。施甸縣涉農部門根據實際需求,將稻田養魚、生豬養殖、林果種植等多個項目優先提供

黨員旗幟戶。縣扶貧辦將沙壩腳村民小組的人畜飲水工程和改廁、改圈、改廚、建沼氣池列為“三改一建亮

化村寨”項目,為沙壩腳村引入國家無償扶貧資金8萬元。

六是積極樹立榜樣。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廣播等媒體,廣泛宣傳旗幟戶的先進事跡,增強知名度,塑造

影響力。黨員旗幟戶吳學康對食用菌種植和林果種植有較深的研究,僅2畝甜柿收入就達8000多元。在他的示

范帶動和幫助下,有6戶農戶學會了食用菌種植技術,每戶年增加收入1000多元;他聯系幫助的果農達40多戶

,林果種植面積達200多畝。

七是開展掛鉤扶持。全縣開展了部門包村、責任到人,不見成效不脫鉤的掛鉤扶持工作。縣委要求掛鉤的涉

農部門領導每年至少要結對一戶黨員旗幟戶,幫扶一名貧困黨員,辦好一件實事。縣農業局在沙壩腳村確定

了修建桑樹基地水澆池項目,交通局確定了村寨公路的修建項目,有條不紊地開展了掛鉤扶持工作。

八是建立協會扶持。沙壩腳村黨總支積極支持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的年輕黨員組建產業協會,引導農民

自覺組織起來,使分散的農業生產步入規模化、集約化的軌道,暢通了產品流通渠道,有效化解了市場風險

。黨員旗幟戶楊應海帶頭發起組建了生豬交易(加工)協會,以協會的形式與外地公司公平交易。目前,協

會已經建立了穩定的外銷網絡,月銷售肥豬達300多頭。

三、抓好結合、典型引路,發揮“黨員旗幟戶”作用

一是與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相結合。全村17名黨員旗幟戶與19名入黨積極分子結成培養對子,幫助積極分子理

清發展思路,落實技術措施,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加深對黨的認識和了解,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

力。

二是與結對幫扶困難黨員相結合。17名黨員旗幟戶每人與一名貧困黨員結成對子,為貧困黨員生產生活獻計

獻策,共謀發展,使多數困難黨員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子。黨員旗幟戶張瑞仙與老黨員張善寶結成對子,針對

張善寶年老多病、生活較為困難的實際,多次上門勸其種桑養蠶,在養殖環節上又經常上門指導,促其種植

了一畝桑葉,當年養蠶收入達800多元。

三是與培養村組后備干部相結合。通過專題講座、鼓勵參加學歷教育、參與村務活動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對

黨員旗幟戶進行政策法規、工作方法、領導藝術方面的培訓,加大對黨員旗幟戶的培養力度,有效儲備了一

批村級后備干部。在今年的村級換屆選舉中,有2名黨員旗幟戶進入村“兩委”班子,有3名當上了黨小組長

,有4名當選為村民小組長,全省農村的“三培養”工作通過“黨員旗幟戶”活動得到了較好的推進。

沙壩腳村通過開展“黨員旗幟戶”活動,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條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途徑,增強了黨員帶

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塑造了新時期黨員的良好形象,推動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