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改革主題報告
時間:2022-02-25 01:51:00
導語:工會改革主題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總工會在這里召開座談會,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周年。以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改革開放大潮波瀾壯闊,勢不可擋,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年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初浦東開發開放以來,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生活顯著改善,城市面貌顯著改變,城市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取得舉世驚嘆的進展。回顧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作出的巨大貢獻和取得的寶貴經驗,能夠使我們明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肩負的新的使命和職責,進一步提高認識,堅定信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把*工會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年前,黨中央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吹響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年來,*工會在市委領導下,旗幟鮮明地站在改革開放前列,適應時展新要求,順應職工群眾新期待,把握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背景下工會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工會組織體制、工作機制、活動方式的創新和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在*工運發展史上譜寫了嶄新的篇章。
凝聚發動職工,充分發揮改革開放主力軍作用。*年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的解放和發展,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得到極大的激發和釋放。*各級工會順應時代前進潮流,始終以推動經濟發展為己任,致力于調動好、保護好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完成*改革發展每個階段的目標任務作貢獻。1978年9月召開的*市工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就已明確今后*工會的任務是要把全市工人階級動員起來,為加快實現新時期的總任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全市各級工會廣泛深入地開展“為四化立功”活動,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活動,重點工程實事項目立功競賽活動,合理化建議活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比武、技術協作活動等,為職工群眾在經濟建設主戰場上施展才華、建功立業搭建了廣闊的舞臺。近年來,伴隨*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的步伐,工會建功立業活動的形式、內涵、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和豐富,引領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主題競賽,*職工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創建“工人先鋒號”,職工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我為節能減排作貢獻”等活動,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展示工人階級的主力軍風采。各級工會高度重視勞動模范和先進典型的培養、選樹、宣傳工作,包起帆、徐虎、李斌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以杰出的貢獻和先進的思想展現新時代勞模精神,成為激勵全市職工在新的征程上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教育引導職工,努力成為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安定團結的中堅力量。改革開放是一場艱巨的革命,帶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引起了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的調整。*工會堅定地支持和擁護改革開放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在職工中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和思想宣傳工作,抵制錯誤思潮的干擾,教育引導職工正確對待改革過程中的利益調整,理解產業結構調整、國企轉改制的重大意義,增強大局意識、競爭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發揚艱苦創業、甘于奉獻的光榮傳統,成為貫徹改革開放方針的有力推動者和實踐者。教育引導職工不斷增強法制觀念,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堅持開展職工普法教育,幫助職工依法理性地表達利益訴求和維護自身權益,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教育引導職工不斷提高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和業務能力在內的整體素質,堅持開展振興中華讀書活動、職工素質工程、“創爭”活動等,工作成效顯著。堅持職工文化主旋律,以話劇《于無聲處》、《血,總是熱的》等為代表的職工文化創作成果豐碩,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人心,*工人階級作為先進階級的力量更加強大、先進性進一步增強。
切實維護職工權益,不斷強化工會的基本職責。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勞動用工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勞動力市場逐步發育完善,勞動關系利益主體更加明確,勞動關系契約化、市場化、多元化特征日益凸顯。在這一過程中,突出工會維權基本職責,在理論上逐步廓清,在實踐上不斷創新,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權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各級工會發揚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精神,認真履行維權基本職責,切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把維護貫穿于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積極參與、大力幫扶的全過程,建立完善維權機制,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探索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加大源頭參與力度,積極參與法律法規政策的制訂,建立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和三方協調機制,拓寬和暢通職工訴求表達的渠道。加大機制保障力度,推進建立勞動合同制度、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工資協商制度、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廠務公開制度、勞動爭議調解制度等,落實企業改革轉制過程中的民主程序,積極參與協調和化解勞動爭議,不斷提高工會維權工作的有效性。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會運作、職工參與的工會社會化維權機制,切實增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合力。
竭誠服務職工,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職工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建設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年來,*職工年平均工資從1978年的672元,增長到了2007年的34707元,工作條件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改善。與此同時,在企業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中,部分職工生產生活遇到實際困難,不同職工群體的收入差距有所擴大。全市各級工會急職工所急,想職工所想,努力為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建立健全工會再就業援助服務網絡,加強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扶持生產自救帶頭人,創辦女職工周末學校等。近十年來,工會系統共幫助33.6萬人次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培訓生產自救帶頭人1.77萬人,建立再就業基地、自主創業組織*00多家。各級工會滿腔熱忱地幫扶困難職工,幫困送溫暖工作已持續開展16年,全市19個區縣、197個街道鄉鎮先后建立了職工援助服務中心,做到了一般困難機制幫、突出困難重點幫、突發困難及時幫,基本實現了工會幫扶工作的社會化、規范化、制度化。市總工會積極參與構筑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成立了職工保障互助會,目前,四項醫療互助保障計劃已覆蓋了全市近55%在職職工和96%退休人員,累計給付保障金25.22億元。保障農民工群體的合法權益,幫助農民工解決收入分配、勞動保護、生產安全、教育培訓等實際問題,讓廣大職工都能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廣泛組織職工,進一步增強黨的執政基礎。*年來,隨著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職工隊伍發生了深刻變化,至2007年底,本市非公企業職工總數已是國有、集體企業的2.3倍,380萬外來務工人員已成為本市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經濟社會和職工隊伍的發展變化,*各級工會在黨的領導下,發揚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進工會組建,循序漸進地探索組織體制創新,在街道鄉鎮總工會、行業工會、樓宇工會、經濟開發區工會等的建設上取得了成功經驗,在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工會組建上獲得了重大突破,在基層工會建設上形成了大量創新成果。市、區縣(產業)、鄉鎮街道三級組織、四級網絡、產業和區縣條塊結合、行業聯合、全面覆蓋的工會組織體系已基本健全。目前,全市會員總數已達到690萬,建立工會組織48572個,覆蓋單位超過18萬家。農民工入會達250萬人。全市工會工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工會組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為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作出了積極貢獻。
回顧在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工會工作取得的發展和進步,我們深切感受到,必須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與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工會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同時,全面履行各項職能,把握新時期群眾工作特點,增強在職工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匯聚力量。必須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同改革創新緊密結合起來。把握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推動理論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以創造性的工作更好地服務大局和服務職工。堅持工會組織上的高度統一和工會工作上的“百花齊放”,始終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全國統一的工會組織領導體制,實現工人階級隊伍的廣泛聯合和工會組織的高度統一,同時,在工會工作上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勇于突破,使*工會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必須把組織職工、引導職工與服務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緊密結合起來,工會組織要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善于傾聽職工呼聲,及時反映職工愿望,熱情解決職工困難,切實保障職工權益;又要引導職工正確對待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同時,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國家建設作貢獻。
撫今追昔,繼往開來。我們要在認真總結*年寶貴經驗的基礎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努力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為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
一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我們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的根本原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也是中國工會*年發展的必然結論。各級工會要學習貫徹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中關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指示精神,準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精神實質和基本內涵,牢牢把握工會工作的正確導向;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會運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和解決問題、推動體制機制和工作創新;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這一黨的根本指導方針貫徹到工會各項工作中去,把廣大職工群眾組織到工會中來,團結在黨的周圍,進一步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二要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實現“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是中央對*的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定位,也是廣大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各級工會要圍繞和服務*改革發展大局,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在*發展轉型的關鍵階段更充分地發揮工會組織作用。要圍繞當前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著力抓好形勢任務教育,幫助職工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增強同舟共濟、共度時艱的主人翁責任感,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貢獻力量。要圍繞世博會籌辦工作,全面落實*職工迎世博行動計劃,擴大各項建功立業活動參與面,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支持和參與世博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職工科技創新工作力度,加快職工創新成果轉化,為盡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作貢獻。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對職工隊伍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實施職工素質工程,把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更好地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為*經濟發展培養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專家型的高素質勞動者。
三要切實履行維護職工權益的神圣職責,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表達和維護職工群眾利益是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工會要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堅持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把工會基本職責落到實處。要推進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職工權益機制,著重拓寬源頭參與渠道,使職工群眾的意愿和要求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中得到充分反映,使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在基層民主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大力推動勞動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開展集體協商。要推進構建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著重健全勞動爭議預警和調處機制,加強對行業、區域、企業勞動關系狀況和職工思想動態的調查研究,把勞動關系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要推進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和工業園區,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努力倡導企業發展和職工權益的互利共贏,為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要推進困難職工幫扶工作,充分發揮職工援助服務中心功能,提高職工互助保障計劃參保率,及時為權益受侵害的職工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對困難職工、農民工、非公小企業職工的幫困送溫暖力度,扎扎實實為廣大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各級工會要堅持以職工為本,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職工的勞動經濟權益、民主政治權利、精神文化權益和社會權利,使廣大職工能夠更體面地勞動,更幸福地生活。
四要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會情的深刻變化,*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加快推進,對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和改進工會自身建設的任務更加艱巨。各級工會要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想觀念和突出問題,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以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和推動新時期工會工作的理論創新。要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在政府機構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國企轉改制中,及時調整完善工會組織格局,積極探索工會組織對用人單位和職工群眾實現兩個“全覆蓋”的途徑和方法,加快形成體制開放、布局合理、制度規范、運行高效的*工會組織體系。要高度重視基層工會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加強企業工會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以建立健全勞動合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職代會這三個基礎性工作制度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增強基層工會工作的活力和效率,創新工作機制和活動方式,更好地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要切實加強工會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工會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群眾意識,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繼續推進工會干部的職業化、社會化,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群眾觀念牢固、業務能力過硬、工作作風優良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為工會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年風雷激蕩,*年滄桑巨變,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令世界贊嘆,中國工會發展道路無比寬廣。我們要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堅定前行,與時展同步伐,與改革開放共命運,與黨和職工群眾心連心,不斷創造*工運事業新的輝煌!
- 上一篇:職工立功競賽工作講話
- 下一篇:解放思想討論交流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