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干部法律宣教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04 10:46:00
導語:司法干部法律宣教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政法委:
為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和“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按照市政法委關于廣泛深入持久開展“警民親”活動的要求,局黨委先后召開局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全局專題會議、中層干部會議、縣(區)工作座談會,對“警民親”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服務機構要以落實服務群眾“八件實事”為平臺,采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目前,全市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服務機構正積極投入到此項工作中,整體工作呈現出有序推進、日趨完善的景象?,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科學謀劃,進一步優化工作方式
(一)建立“三三”工作制度,為推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完善市司法局三項制度,即:每月召開一次局務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全市專職司法助理員專題會議(視頻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縣(區)司法局局長會議。二是健全縣(區)司法局三項制度,即:每月召開一次局務會,并要求本地區內專職司法助理員參會;每月向縣(區)黨委政府匯報一次工作,報送一份矛盾糾紛研判材料;每季度召開一次法律服務機構業務工作會。三是推行鄉(鎮)司法所三項制度,即:每月開展一次所務自查并向縣(區)司法局、鄉(鎮)黨委政府書面匯報一次工作;每季度檢查一次村(社區)調委會工作,對轄區人民調解員進行一次業務指導;每年撰寫一篇以上專題工作調研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工作意見和建議。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司法行政的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依托我局首創的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機制建設成效,加快推進共建共享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強新創的“特殊人群社會危險性評估暨重新社會化機制”的應用完善工作,探索、研發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業務工作信息系統,切實提高運用現代化信息科技手段進行決策、組織、管理和指揮的能力,努力推進我市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和專業化。
(三)堅持統籌兼顧,切實抓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一是科學制定工作情況統計表。按照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我局結合實際,制定了市司法行政系統“警民親”活動服務群眾“八件實事”《情況統計表》、《法律服務職業人員每月工作情況統計表》、《法律服務機構每月工作情況統計表》、《鄉(鎮)每月工作情況統計表》,對活動開展的整體情況、人員工作情況以及機構工作情況逐項進行更加直觀、明了的分類和量化統計,實行自下而上、層層上報的月報制度,以便準確真實、客觀的掌握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分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全面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為“八件實事”的有效落實提供參考依據。二是有針對地召開群眾座談會和現場工作會。進一步樹立“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理念,局黨委書記、局長程德輝同志帶頭主動深入企業、街道、鄉村,與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根據實地調研情況,先后在滎經縣、名山縣、雨城區等地召開現場工作會,對服務群眾“八件實事”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通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方式,帶動全市此項工作的開展。
二、依托載體,力促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全面啟動“我為黨旗添光彩法律援助惠民服務”活動,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同志出席啟動儀式并作重要講話,目前,全市已成立“黨員法律援助服務隊”9支,隊員112名,聘任法律援助首席律師25名;組織召開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座談會暨《省法律援助十項制度》培訓會,對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單位有關科室負責人,監獄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員以及部分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機構執業人員進行了培訓,并指導縣(區)法律援助中心在本地區范圍內參照召開了座談會和培訓會,市法律援助中心還印制了1000本《省法律援助十項制度》分發到各法律服務機構,達到人手一本,掀起了法律援助新高潮。指導各法律服務機構開展各項上門法律服務,目前各公證處已相繼開通“綠色通道”積極為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上門辦理公證,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有效樹立了法律服務良好形象。
(二)窗口建設邁出新步伐。近日,我局與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共同在鄉鎮便民中心增設了司法行政服務窗口,開展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和法制宣傳工作,努力實現“群眾的事有人管,矛盾有人解,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幫”,同時加強監管,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推動司法行政便民服務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目前,全市各鄉鎮已陸續正式掛牌開展工作。
(三)法律服務工作取得新成效。進一步明確服務我市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發展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標,加大為外來企業、項目建設單位涉及的土地、環保、拆遷、招投標、勘察設計等事項以及“三農”問題中涉及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綜合改革等事項提供法律服務的力度,切實提升服務質量。截至7月底,全市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等法律服務機構共開展法律服務宣講58次,擔任招商引資部門法律顧問21家,開展“百家”企業法律體檢活動49家,擔任行業協會(商會)法律顧問10家,辦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57件,調解案件496件,擔任鄉(鎮)法律顧問29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擔任法律顧問4家,為農業龍頭企業擔任法律顧問7家,提供其他法律服務634件。
(四)專業性、行業性、區域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開創新局面。深化“大調解”工作體系建設,不斷加解組織網絡建設,已相繼建立交通事故、消費糾紛、林權糾紛、旅游糾紛、勞動爭議糾紛、工業園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專業性、行業性、區域性人民調解組織。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人民調解組織116個,今年以來,全市人民調解組織依托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機制共受理矛盾糾紛6376件,調解成功5674件,成功率為88.99%。
(五)特殊人群“親情教育”取得新突破。加強“特殊人群社會危險性評估暨重新社會化機制”的創新試用工作,突出針對性,對癥下藥,因人施矯(幫),通過進行三個一”行動(即:一個電話、一聲問候、一次慰問),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及時傳達黨委政府和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做到思想教育從嚴,生活關心到位,加強與監獄、阿壩監獄的聯系,積極開展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陽光夏令營暨百子幫教活動,目前,我局已與監獄一同為來自名山、滎經、天全、蘆山的12名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及其監護人開展了開展了一次陽光夏令營。
三、注重階段性總結,認真分析工作中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
通過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廣大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市服務群眾“八件實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三個方面的簿弱環節,需要在下一步工作進行加強和完善。
(一)進一步加強人員、經費保障。隨著司法行政職能的不斷強化,人員和經費的需求量顯著增大,而實際的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僅市局機關就缺編33%,各縣(區)司法局也不同程度存在同種問題,鄉鎮司法助理員雖近幾年招錄人數有所增加,但在受鄉(鎮)政府和(區)縣司法局的雙重領導下,能夠專職承擔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較少,市、縣、縣三級司法行政的物資裝備經費和辦案經費也遠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我局將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省司法廳的支持,多渠道爭取人員和經費,形成與現實工作需要相一致的保障機制,促進工作更加有效開展。
(二)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要通過集中培訓、視頻會議、發放學習資料以及學習交流等形式,對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干警、法律服務工作者等進行業務培訓,特別是人民調解培訓率要達到100%,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推動服務群眾“八件實事”和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水平上臺階。
(三)進一步推進加強專業性、行業性、區域性調委會建設。不斷加解組織網絡建設,特別是行業性、專業性、區域性調解組織建設,力爭把我市專業性、行業性、區域性人民調解組織數量從現有的116個增加到300個,以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達到10個。
- 上一篇:縣長在減災救災專題會發言
- 下一篇:林業部門年終服務三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