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大視察縣域經濟座談會上的匯報
時間:2022-07-21 11:13:00
導語:在市人大視察縣域經濟座談會上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
近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五跑”,加速龍山區經濟突破步伐,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截止今年7月末,全區gdp完成50260萬元,同比增長1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3300萬元,同比增長4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8700萬元;全區財政收入實現3321.3萬元。
下面,我把龍山區加速經濟發展的情況做以匯報:
第一,明確工作思路,強化組織領導,凝聚全區之力抓區域經濟突破。
今年初,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縣(區)域經濟發展的意見》要求,結合區情,明確了發展區域經濟的總體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契機,以“五跑”為主線,以工業經濟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五次全會、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工業經濟、項目建設、產業化經營、民營經濟、招商引資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切實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努力增加財政收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區域經濟總量進位次,人均收入居前列,發展速度爭上游。同時,確定了2004年區域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即,本地生產總值(gdp)750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5000萬元;招商引資20000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706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56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0元。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為完成預期目標,我們切實加強了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一是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區里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組長,以分管副書記、副區長為副組長,以兩鄉及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區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抽調了精兵強將,組建了專門辦公室,由區長助理為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考評激勵機制。制定了區域經濟工作考核辦法,層層落實了責任,分解了指標,細化了任務,建立了目標考核、末位淘汰、升位晉級、責任追究的激勵機制。三是凝聚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合力。原創:今年初,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針對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動員全區上下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創業意識、人才意識、進取意識、安全穩定意識,進一步解放了思想,堅定了信心,激發了動力。在半年經濟工作調度會上,區委書記冷延明同志要求要圍繞區域經濟突破,力爭先進,加速“五跑”,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極大地調動了全區干部群眾干事創業、跨越趕超、爭創一流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區級五個班子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用,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共謀發展。全區上下合力強、人氣旺、干勁足,形成了一馬當先、群馬拉車、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
第二,選準突破口,把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經濟常抓常新、常抓常緊的重中之重。
沒有項目,就沒有后勁,沒有發展,沒有未來。為此,我們全面貫徹市委“打造新材料主導產業,發展健康產業,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總體要求,把項目建設作為常抓常新、常抓常緊的重中之重。
一是突出“大”字抓項目,打造立區企業。今年,全區共確立了12個重點項目(有8項列入全市“3.20”重點項目)。其中在建項目5個,新開工項目3個,做前期工作項目4個。這些項目2004年預計投入25640萬元,可實現產值44450萬元,利潤660萬元,稅金615萬元。到7月末,已累計完成投資額15770萬元。靠大項目打造四大立區企業。金昌集團投資一個億、年屠宰加工20萬頭肉牛的項目,引進了德國設備,已經試車生產,其產品以綠色、健康的知名度,打進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并銷往中東等國家。利源鋁型材的優質產品,被用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列上。其二期工程占地15萬平方米,投資兩個億,引進德國先進設備,目前已經開工。這兩個企業的項目達產后,銷售收入、稅金均在10億和5千萬以上。真雨集團成為集服裝生產、數碼監控、醫藥為一體的跨行業的企業集團。其投資4千萬的數碼監控項目是第八期國債項目,現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內裝,即將投產,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年增產值1個億。其新發展的醫藥項目,目前正在進行gmp改造。北方工業硅集團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期。僅今年上半年就上繳稅金165萬元。同時,投資億元的鎂型材項目已經啟動,正在協調運作當中。
二是瞄準“高”字抓項目,增加經濟效益。抓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的項目。金昌集團從牛血、牛肝等副產品中提煉的sod產品,不僅具有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功能等奇特功效,而且僅一頭牛的牛血提煉出的sod,就等于一頭牛的價值。現在從牛肝中提取的sod至少是牛血中提取sod的2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目前,sod已通過國家審核,獲得全國唯一的食品“健”字號批文,并列入吉林省高新科技計劃。sod項目將成為全省、全國的亮點,能夠拉動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該集團的一拉熱罐頭,能在幾分鐘將冷凍熟肉加熱到90℃以上。在今年四月下旬舉辦的北京-國際軍需食品博覽會上,受到了中央軍委首長和世界一些軍隊后勤部門的青睞。
三是著眼“優”字抓項目,啟動新興產業。貫徹我市發展接續產業的政策,優化經濟結構,用項目強力啟動新興產業,初步構建了三大主導產業。即,與我市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的政策對接,發展以利源型材公司工業鋁型材、工業硅集團的鎂合金為代表的金屬型材業。目前,金屬型材業實現的產值已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0.6%;與我市發展健康產業的政策對接,發揮金昌集團、大拇指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發展以牛肉制品、奶制品精深加工為代表的綠色食品業。目前,綠色食品業實現的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8.2%;與我市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政策對接,發展以新型塔機、鍋爐制造、選礦設備為代表的機械制造業。現在,全區機械制造業已發展到23家,組建了松散型的利益聯合體──遼源重型機械制造集團。機械制造業實現的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6.7%。初步構建起了以金屬型材、綠色食品、機械制造為主,以服裝加工、化工醫藥、包裝加工、木業加工為輔的產業框架。
四是圍繞“多”字抓項目,擴大民營優勢。幾年來,我們通過深化改革,把原國有、集體的企業全部改制為民營企業,實現了工業經濟民營化。為把民營經濟這個優勢做強擴大,我們狠抓全民創業,努力激活民資民力。在支持民營項目上堅持大的小的一起撿,高的低的一起抓,一二三產業一起上。只要符合國家政策、有利于經濟發展,我們都要、都上、都干。形成芝麻遍地開花,總量集聚擴大,群小相加,星火燎原的態勢。現在,全區商貿、餐飲、娛樂、服務等各類工商業戶已發展到7100戶,涌現出了以全聚樓美食城、吉源傢俬等為代表的利稅大戶。圍繞增加財政收入發展建筑開發業,現已有28戶企業,今年共開工項目29個,開發施工面積達207835平方米,到8月末已上繳稅金483.8萬元。目前,全區各類民營企業已發展到227戶,構成了區財政的主體財源。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加速龍山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第三,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發揮區位優勢,構造城郊特色,加快農村“三化”進程。
城市里的農村經濟是龍山經濟中的一大特色。在抓近郊農業和農村工作中,我們結合城郊的實際,發揮區位優勢,重點在農民增收,特別是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上做文章。
一是圍繞農民增收,發展鄉村工業。根據城區農村人多地少的天然劣勢、得天獨厚的近郊優勢,我們及時把農村工作重點轉到工業項目上,把寶貴的、有限的土地資源用到工業項目上,把鄉村的資金、房產等有效資產投到工業項目上。近郊兩鄉的企業和項目不斷增多。工農鄉建新村引進了生產復合地板的雅美居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和福來豆制品加工廠,葦塘村引進了順達塑料廠和興農生物有機肥廠,興國村引進了泰和儀表元件廠和民俗村,工農村引進了旭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向陽村引進了金帆飲料責任公司。山灣鄉引進了宏鵬鑄造廠、國慶塑料廠、朝陽骨膠廠、國慶選礦配件廠、奧盛混凝土攪拌站等項目。一批立鄉立村、強鄉強村的企業和項目正在紛紛上馬。特別是全區的細木工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大,已發展到8戶,共12個生產場地,年創產值1.6億元,產品不但覆蓋整個東北市場,而且打入了北京2008年奧運場館建設工程。目前成立的龍山木業協會,為組建遼源板業集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圍繞農民增收,調優農業結構。鞏固牧業基地建設。以金昌集團、大姆指食品有限公司、蒙牛乳業為依托,走公司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加強了福源、吉康、長富、飛洋等13個牧業小區的建設。引進了蒙牛乳業的收購站項目,日收購鮮奶達10噸,現正準備投資150萬元建設二期工程,帶動了養牛業的快速發展。全區生豬發展到5.1萬頭,牛發展到9515頭,禽發展到195萬只,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8.6%、4.8%、3.2%;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5130噸、7369噸、4960噸,同比增長9.5%、3%、12%。擴大棚室經濟規模。今年上半年新建蔬菜大棚210棟,面積150畝,全區保護地已發展到3400畝,形成了以七一、向陽等村為代表的綠色蔬菜、花卉種植的特色村屯。新建的大拇指莊園和福源農業開發園區,是集餐飲娛樂和郊游度假為一體的近郊農業項目新亮點。
三是圍繞農民增收,發展勞務經濟。區里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兩鄉都成立了勞動就業保障站,配備了專職人員,配齊了辦公設備,構建了城市再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平臺,加大了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和引導力度。為了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全區今年上半年共辦班12期,培訓2200人次。為了保證勞務輸出工作的連續性、持久性,我們利用戰友情、同學情、同鄉情等一系列親情網和關系鏈,鞏固和發展域外勞務輸出基地。先后在大連、深圳、北京、日本、韓國等地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
通過壯大工業經濟吸納、調整農業結構轉化、發展勞務經濟輸出等有效措施,到目前,全區共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1234人,總共可增加農民收入5000萬元。
另外,區委、區政府始終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政策,特別是在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實施“一免三補”等重大決策上,做到了貫徹執行不縮水、不走樣。在落實糧食直補工作中,嚴格執行省里的“四不準”、“六到戶”的標準和要求,115.5萬元的糧食直補資金足額及時兌現到位。按照市退耕辦的安排部署,對還林戶進行了逐一核查,并按照規定的標準,及時將112.2余萬元的退耕還林糧款兌現到戶。全區農民對此很滿意。
第四,破解發展“瓶頸”,全力招商引資,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
發展縣區經濟,重點是項目,難點是資金,“瓶頸”在資金。因此,我們大力招商引資,努力解決投入不足的問題。到今年7月末,全區招商引資完成14200萬元,其中域外資金11500萬元,為年計劃的71%。
一是利用政策機遇爭取資金。充分利用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向上級爭取資金。重點是爭取國債資金。通過努力工作、精心運作,為金昌集團和真雨集團爭取到1.3億的第八期國債資金。今年,我們又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機遇,向國家申報了3個老工業基地改造項目。
二是擴大對外聯系引進資金。利用朋友鏈、鄉情鏈、親情鏈擴大對外聯系。借助外力,聯大聯強,先后與廈門外經局等單位建立了友好關系。積極工作,努力協調,爭取省市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去年以來,共為企業協調銀行貸款3000多萬元。
三是動員全區干部融入資金。在解決金昌集團第八期國債項目的自有資金問題上,我們發動全區公務員靠信用給企業擔保貸款。在農行的全力支持下,僅三天時間就信用融資900萬元,使國債資金及時到位,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一年多來,全區機關干部利用身份證、房照共為企業和項目建設信譽擔保貸款2400萬元,緩解了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
第五,轉變作風跑服務,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
面對龍山區民營經濟占主體的實際,面對城區職能部門嚴重不全的實際,我們各級黨委、政府抓經濟工作重點,就是全身心地為企業服務。
一是以跑的速度為企業服務。我們在全區樹立投資者至上的理念,對企業家高看一眼,心甘情愿為他們服務。從區級領導到一般干部,從經濟部門到非經濟部門,都為企業當服務員、辦事員、公關員、110,隨叫隨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利源型材公司建廠初期,我們專門派了兩名副區長,配備了一套專門的服務班子,與企業法人王民并肩做戰,吃住在工地3個多月,幫助企業踏查場地,征用土地,規劃施工,協調關系。在省國土資源局來項目現場放線時,兩名副區長像普通工作人員一樣,頂著雨雪,踩著泥濘,深一腳淺一腳,泥一把水一把,扯著丈繩奔走在場地上。餓了,吃口面包,渴了,喝口礦泉水。這種精神和干勁感動了投資者,感動了省市各部門,更感動了廣大干部群眾和建設者。正是以這樣的精神和干勁,僅用了105天,一座現代化的企業就拔地而起,創造了龍山的“深圳速度”。在利源2.2萬噸工業鋁型材項目征地時,有部分群眾不理解,我們及時抽調全區副科級以上干部近100人,利用雙休日和五一長假,兩次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中,反復講解政策,做群眾工作,贏得了大多數群眾的支持,保證了項目的如期開工。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一名副區長專門下到利源公司,幫助協調關系,解決問題。利源公司跑項目車輛不夠,我們還把副區長的公務用車借給了企業。
二是跑出去為企業服務。原創:我們采取領導包保、部門包保、下派干部的方式,深入企業和項目建設的第一線,提供一條龍服務,為企業跑立項審批、稅務登記、工商注冊、項目申報等一系列手續。在辦理易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項目時,區財政局長腳骨折未愈,就拖著瘸腿,忍著疼痛,為項目跑服務。既感動了投資者,也感動了省市直各部門,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所有手續全部辦妥了。
三是找準角度為企業跑服務。人大、政協既發揮了監督作用,又發揮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才庫、智囊團作用。紀檢監察部門既查處了干擾、破壞發展的人和事,又保護了想事干事成事的干部和企業家。政法機關以企業的發展為標準,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務、法律支持和法律保護。在抓經濟、抓項目的同時,我們注重抓好信訪、就業、治安、安全等工作,保證了一方平安,保證了經濟的發展。
雖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按照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還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大項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還沒有充分顯現出來,經濟總量小、財政實力弱的問題,還沒有有效解決;二是加快項目建設仍然存在很多困難,特別是資金缺乏的問題比較突出,融資擔保、貸款抵押等很多難關亟待解決;三是對外聯系還要加強,招商引資、引智的成功率還要提高;四是服務的水平還要提高,發展的氛圍還要營造。還存在畏難的情緒、無關的思想、飄浮的作風。個別部門、個別人沒有真正深入下去,服務的速度、力度、質量都還不夠。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特別是由于各種矛盾引發的信訪量大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五是人才隊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對于上述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逐步加以解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貫徹這次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以“五跑”為主線,以工業經濟、項目建設為重點,以跨越趕超、爭創一流的拼搏精神,堅定信心,鼓足干勁,扎實工作,加速龍山區經濟突破步伐!